《萨拉纳特狮子柱头》这件雕塑有哪些特点?
《萨拉纳特狮子柱头》(现藏萨拉纳特博物馆)是阿育王石柱柱头的代表作。约作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高2.08米。这个石柱的柱身现已断裂,但柱头保存完好,柱头顶端有4只一组蹲踞的圆雕雄狮。背对背颈脊相连,面向四方,前肢挺立在鼓状四形的顶板之上,4只雄狮轮廓鲜明,拍册比例匀称,头颈和胸部的鬣毛被雕成一束束密集排列的火焰状,狮子上唇的髭须刻成三道平行对称上弯的弧线,眼睛呈倒三角形,这些造型特征吸收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雕刻程式化的手法。而雄狮的面容威猛沉雄,雕刻家对狮子咆哮的巨口和露出的牙齿刻画逼真,狮子腿部的肌肉绷紧,足掌遒劲,则洋溢着印度雕刻特有的生命感。圆形散基顶板上的浮雕饰带雕刻了4只动物:狮子、大象、瘤牛、马,每两个动物之间用一个法轮隔开。顶板下方是钟形倒垂的莲花柱饰,莲花的花瓣与萼片线条清晰。柱头所用的浅褐色楚那尔砂石表面高度磨光,非常光滑圆润,使整个作品显得既粗犷又细腻。《萨拉纳特狮子柱头》具有双重的象征,法轮是佛法或佛陀本人的象征,同时轮宝又是征服世界的“转轮圣王”的标志;这一柱头融合了亚述式的豪壮气魄和波斯式的装饰风格,形成了新颖的印度民族风格。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后将《萨拉纳特狮冲贺谨子柱头》选作国徽的图案。
天安
1.首先,画天安门主体石柱的基本框架2.然后,画石柱顶层的形状3.接着,画石柱柱子上面的装饰4.接着,画石柱左上角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