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名词解释音乐史

交响诗名词解释:

交响诗,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单乐章交响曲,最早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兹·李斯特创立交响诗的音乐结构形式并不固定,基本以奏鸣曲式结构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展。内容往往根据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为主,是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交响诗强调音乐的矛盾冲突,戏剧性与抒情性是其主要的表现内涵。

代表人物

李斯特

李斯特、理查·斯特劳斯、备则滑柴可夫斯基

浪漫主义时期交响诗的作曲家是

代表作品

《塔索》(李斯特)、《我的祖国》(斯美塔那)盯陵、《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格什温)

中国交响诗的发展

1944年,林声翕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交响诗《壮丽的海洋》。在这之后,有描绘山水风光的《祖国南海》(杜鸣心曲)、《北方森林》(张千一曲),有描绘民间故事的《汨罗沉流》(江文也曲)、《黄鹤仿腊的故事》(施咏康曲),有赞颂宗教的《巴颜喀拉》(黄安伦曲)、《拉扑楞印象》(王学诗曲),有表现革命斗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瞿维曲)、《八一》(刘福安曲)、《嘎达梅林》(辛沪光曲)等。

1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