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伦敦印象派?
印象派一词在英国的概念不是指某种技法或某个流派,而是指任何与批评家的传统观念和观众的传统欣赏习惯相悖的方法和风格。1886年在伦敦建立了一个英国新艺术俱乐部,其目的在于集合一批与皇家美术学院不合的青年画家。这个俱乐部并不十分激进,其中有一个10人小组以西克特和斯蒂尔为核心,在1889年举办了独立的画展,名为“伦敦印象派”。伦敦印象派标志着英国现代艺术的开端,而其中真正接受法国印象派手法的只有斯蒂尔(Philip Wilson Steer,1860—1942),他曾在巴黎学画,主要受德加和莫奈的影响。体现英国现代艺术精神的是西克特(Walter Richard Sicken,1860—1942)。他喜爱德加的画法,代表作《无聊》一画即可明显看到德加的影响。他是惠斯勒的学生,但他的艺术追求完全不同于惠斯勒的那种上流社会的高雅,而是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天然、质朴为特征,这种特质只存在于下层生活中。他的艺术观超出了印象派的纯绘画性而带有很强的社会性,他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代英国青年画家。
油画《
C解析:
《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置其适Willem van Gogh),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试述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美术发展中的地位及贡献。
展开全部印象派虽然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但它并不是当时惟一的一个流派。 印象派画家和现实主义画家不同,现实主义的画家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社会;而印象派的画家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印象派画家在发展风景画方面是有贡献的。在描绘自然风景时,他们追求着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从而使风景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具有清新、明亮、丰富多彩的特点。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他们反对物体的固有色,认为树干不一定是褐色的,树叶也不都是绿色的,不同的光照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他们注意光,对瞬间的观察很注意。莫奈在后期曾和一位老朋友说:“光变了颜色也要随着变。颜色,一种颜色,它持续一秒钟,有时至多也不超过三四分钟。”印象派画家认为阴影并不是黑的,应该也有光,只不过弱一些。总之,光的强弱,光的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印象派画家大多是用原色作画,所以色彩特别清新、明亮,没有浑浊之感,一些优秀的风景画简直是一幅幅色彩的交响曲。印象派画家所以能画出一些动人的风景画就在于他们“惟一的希望是和自然密切地结合”(莫奈语)。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不断勤奋地作画,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他们和巴比松画家一样,尊重客观,反对主观的臆造。后印象派是由于对印象派的不满而产生的。他们认为印象派过分重视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所以主张艺术应该区别于照相,要解释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行而在于写意。他们的这种写意手法是和日本画及东方艺术的影响分不开的。他们的理论近似中国的画论所说的艺术要“吐胸中之造化。”后印象派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为后来的野兽派、表现派和立体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