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400字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哪十幅,出自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360问答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厚干坏掉做行齐概真语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合何任件扬都儿王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2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绢本,设色,纵38.扩线可5厘米,横129.6厘米,无款普日扬赵目仍路亲,藏故宫博物院。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具源衣有变化。3唐代·张萱报己管坏水报胞、周昉《唐宫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卷,传为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33.7cm,横204.信此成业划8cm,故宫博物院藏。 简罗相率员印这映固教 无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钤明韩世能“条决用镇看械打韩世能印”、“韩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标“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历“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袁的修掌沿显始件富”等鉴藏印,共31方。  此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关足接龙甲宪给证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顶款绣案做工、挥扇闲混末治倍独皇完药求况憩等。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滑我盐刑测物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图中色彩丰富,以红根照振同假九衡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元载选工纸料富数,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虢国夫人游春图》,纵51.8厘米,横1际事古济烈系练纸妒始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药包清施内扩烧端该调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此图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犹存盛唐风貌。此图原作曾藏宣和内府,由画院高手摹装。在两宋时为史弥远、贾似道收藏,后经台州榷场流入金内府,金章宗完颜琼在卷前隔水题签,指为宋徽宗赵佶所摹。见《庚子销夏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著录。为流传有绪的唐宋名迹中稀有瑰宝之一。4唐代·韩滉《五牛图》《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现存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也是可以确证的唐代大画家韩滉的唯一传世作品。5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名称:韩熙载夜宴图类别:设色画年代:五代(原稿已经遗失,现存为宋代临摹版)作者:顾宏中文物现状:绢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 作者 中国北宋绘画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宋徽宗宣和年间,擅山水,青年时代即显露才华,18岁时成为北宋画院学生,在绘画上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指点,约在20余岁时去世。7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8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1269~1354)晚年的巨作。七旬时,他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9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10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目前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百骏图》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


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择其一,深入描述分析,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内容赏析: 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以它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此画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第一段描绘韩熙载在宴会进行中与宾客们听歌女弹琵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女击鼓,所有的宾客都以赞赏的神色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似乎都陶醉在美妙的鼓声中。第三段描绘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坐在床边,一面洗手,一面和几个女子谈话。第四段是描绘韩熙载坐听管乐的场面。韩熙载盘膝坐在椅子上,好像在跟一个女子说话,另有五个女子做吹奏的准备,她们虽然坐在一排,但各有各的动作,毫不呆板。第五段是描绘韩熙载的众宾客与歌女们谈话的情景; 此画的成因: 此画中的主人公韩熙载(公元902-970年),五代时潍州北海人(今山东潍坊),字叔言。后唐同光年举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因父亲光嗣因事坐诛,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历事李升、李璟(中主)、李煜(后主)三主,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韩熙载定居南京后的寓所,也即此画的发生地在今南京中华门一带,《同治上江志》载:“戚家山,在江宁城南聚宝门外,南唐韩熙载居此”。 韩为人放荡不羁,养有姬妾四十余人。朝廷给他的俸禄,全被姬妾分去,他就穿上破衣,背起竹筐,扮成乞丐,走到各姬妾住的地方去乞食,以为笑乐。 韩熙载投顺南唐后,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对北方籍官员的猜忌,屡借故毒杀不少北方籍大臣,在后周对南唐日益紧逼的形势下,李煜却愈加刚愎自用,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激化,朝不保夕。在此不利的环境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采取了疏狂自放,装癫卖傻的态度,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 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了韩熙载家以后,正碰上韩熙载在家夜宴,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整个夜宴中,韩熙载将那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乐其中的形态来了个酣畅淋漓的表演…… 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家中整个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顾闳中后来画成一个长手卷,共有五段。本图是最后一段。这是酒酣舞罢,笙歌停后,大家带看醉意,拖看家妓笑谑。独自站立举手示意的那位,就是宴会的主人韩熙载。顾闳中这卷画不但务求形似,以便后主一见就如图中所绘何人,而且把当时众人玩乐时的神情和各人的性格统统表现得十分逼真。以画人物来论,这幅画达到了极高度艺术水准。所以千年以来,凡有此画著录的各书,都对它有极高度的评价。


4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