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有哪些

1、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有唐代诗人李白,唐代诗人李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唐代诗人李商隐,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

2、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首凳野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者喊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3、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粗郑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英国浪漫主义湖畔派三位诗人

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360问答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频革打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1、罗伯特·骚塞(ROBERT S孔亮OUTHEY,1774-1843年),英国作家,湖畔派诗人之一。“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他曾一度激进,后反对法国革命,于1813年被国王封为桂冠诗人

作为早期的浪漫劳既硫态乎肉主义者,在他的带领下,民谣体诗得以复兴。他尝试使用无韵的不现帮规则诗句,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自由诗体运动的先行者。

2、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年),英国诗人和评论家,他一生是在贫病交困和鸦片成瘾的阴影下度过的,诗歌作品相对较少。尽管存在作前斯困田这些不利因素,柯勒律治还是坚持创作,确竖手立了其在幻想浪漫诗歌方面的主要浪漫派诗人地位。

3、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老互,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企娘放呀住游味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改书脱灯这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 ,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浪漫主义时期的积极派诗人

扩展资料

中国的湖畔派诗人:

国的湖畔派诗人的诗歌与英国的浪漫主义湖畔律早盟面修衡省屋越并派诗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其最有特色的是歌颂爱情的诗歌。20世纪20年代,中国爱情诗创作又一次进入了一个繁荣期。“五四”前后,在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下,沉睡的国人开始醒来,追求个体解放、婚姻自由。

《伤逝》主人公子君喊统阻愿乎川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吼声。《沉沦》主人公大胆宣称,余悔嫌“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不要,我所要的就是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以周作人《小河》、康白情的《窗外》为肇始,爱情诗的大幕徐徐拉开。1922年4月,湖畔社在杭州前铅成立,他们多写情诗,显示出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和激情。

潘漠华、冯雪峰、放换春谓列号生改架李丰应修人、汪静之四诗人,专事爱情诗写作,相继推出条九台任水斯卫兵诗歌合集《湖畔诗集》、《春的歌集》,掀起了“五四”爱情诗创作的一个新高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伯特·骚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胶修经问丝喜—柯勒律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廉·华兹华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畔派

1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