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绘本解析—超现实主义(上)

《大猩猩》的作者安东尼布朗的绘本风格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在看这本绘本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下两个画派—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所以了解达达主义,是因为达达主义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为战争对人的毁灭性,一批艺术家因受大战的影响,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战争的抵制。于是有了一种反传统反艺术,反一切的流派,这个流派中最出名的是杜尚。上面几张图便是这个时期的画风。

超现实主义

达利《记忆的永恒》

达利《内战的预感》

一战结束后,达达主义这种风格渐渐不流行了,也可以说是结合新的思想演化了,形成了另一个画面——超现实主义。不仅时尚界有风向,画界也是有的。超现实主义字面意思就是基于现实,但却又超越现实存在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主张表达人让伍不经理性思考的想法,潜意识里的东西坦者或。 它的提出和当时《梦的解析》的出版有很大的关系 。《梦的解析》表示梦是愿望的达成,人被压抑的想法会通过梦实现。这个观点也是在《梦的解析》出版不久后的提出的。其实无论是科学、艺术、文学等都是分割不开的,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发展。

马格利特

( 1898-1967)是比利时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上面几幅画的作者就是马格利特。我们现在看这些图并不觉得有什么震撼力,单看小图甚至有点五毛钱p图的感觉(事实当然不是),那是因为现在看到了太多的ps合成,可在当时是完全没有这种画风的。马格利特的作品颠倒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作者的表现形式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在马格里特14岁时,他母嫌嫌亲投河自杀了,在她的尸体被警察从河里打捞上来的时候,马格里特就在一旁,看到母亲的脸完全被她的白色长裙覆盖。这也是马格里特的画中经常出现被白纱蒙住头部的形象的原因。在他作品中,怪诞、奇幻、恐怖和一种琢磨不透的神秘感并存。

他的作品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1、两个看上去很亲近的人,心理距离却是很远,如右下角两个带着面纱亲吻的恋人,这个运用在安娜和爸爸吃早饭的场景上。2、表情缺失,头缺失的礼帽人、看报纸的人、苹果挡住脸的人,这些画完全感受不到人物的情绪。3、不考虑现实是否存在,如不同物体的组合,像眼睛和天空的组合,天空下人。4、投影和透视等表现手法会艺术化处理。

关于马格利特作品的更多介绍,这里有一篇刘法民教授写的《论马格里特绘画的怪诞特色》论文,里面有大量画的解析,看完能更好理解这个绘本。

安东尼深受受这位画家影响,借用了很多他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安东尼在运用时,更多是把画面趣味化,更符合绘本的特点。

马格利特的作品评价

马格利特最为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为一幅写有《你看到的不是烟斗》的烟养月别则投克斗画作。创作于1929年,名为《形象的叛逆(The Betrayal of Im修易白沙殖亮火完ages)》。此画经常被用来解释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并用于书籍和教学上。此外后世的学者认为马格利特母亲的投水自杀对他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此点可由他许多关于破已碎的女体画作看出。一个人不必睡熟了才做梦。在光天化日之下,梦也会降临。正如比利时画家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989-1967)所发现的那样360问答,事实经验以过错位后也会形成梦。马格利特在接触到基里科和恩斯特的画以前,一直从事广告设计和壁纸设计,并因此获得了显然是广告画家的那种拙朴技巧。正是运用这些技巧,他做出了一些令人瞠目的发现。马格利特在巴黎附近也居住过三年(1927-1930),当时布列顿称赞他的和能表现在“对视觉现象进行试验……显示语言和思想形象的从属性之上”。马格利特的贡献不仅在于将语言和思想的重要性置于视觉形象之下,还在于通过建立起燃至高补印胡都宗词语和符号之间新的对等关系,打破了逻辑因果关系的常规
起初,马格利特的某些技巧,如渗色的云石圆雕(bleeding g marble states),同浪漫主义形象中为追求轰动效果的雕虫小技并无二致,但这些方法很快就得到了改进。蒸井维岩扬了将误著意模1929年他在布列顿主编的《超现实义义的革命》最后一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物体、物体的形象以及物体的名称之间都不存状认情史在非有不可或不可转移的联系。“树叶”一词也可以完全用一幅大炮的图画来代表。马格利特就这样使自己的思想从熟悉和日常习惯的参照物中解脱出来,遵循超现实主义的戒律,从日常事物意外的并置中探讨其隐藏段家政的秘密,从最平淡的情景中揭示出深刻的恐怖和喜悦。在《光的钟上城老运鸡选早变世界》(1954)中,深夜里郊外街道旁的一间小屋被阴影包围,同时又被街灯照亮。万物仿佛都安详地入睡了,只有头顶上方的空中溢满了正午般的光亮。由于人们无法对此做出解释,所以只得让这个谜存四似目留协稳情称弱赶在下去。在《倾听的屋子》中,视觉上的谜使人们无法找到合乎逻辑的解决办法。是苹果太大,屋子太小,还是屋子太小情促河副头无致胡识书,苹果太大?无论那个答案正确与否,人们都无从知道。幽闭恐怖的感觉在这里非常强烈。恩斯特、达利和马格利特等画家,比利时的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1897年生)和罗马尼越洋沉样停亚的维克多·布罗纳(Vi跟应式记ctor Brauner,银呼错1903-1966)一直是“用手画梦”的大师。在表现的强度和表达的复杂性上,他们既有达利的“妄想狂式批评方法”又有马格站某笔利特的冷静错位法。对于他们,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中被荒弃的屋子,如霍安·米罗(Joan Miro,1893年生)所说,根本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2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