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专为华文原创图书图画书设计的奖项是?

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揭晓 华文原创图画书期待破茧
回答于2010-07-02
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揭晓 华文原创图画书期待破茧
《出版人》杂志记者 卢芳
7月22日,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揭晓。大陆作家余丽琼、画家朱成梁创作的图画书《团圆》荣获“最佳儿童图书首奖”,并获得两万美元奖金。此次颁奖典礼吸引了来自两岸三地的创作者、出版人等各界人士300多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丰子恺女儿丰一吟也到会祝贺,共襄盛举。
两岸三地风格各异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是迄今中国第一个同时面对内地、香港、台湾广泛伏芦征集华文原创作品的儿童图画书奖项,在为期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征集300多部作品,有158部作品进入最后角逐,最终12部作品获奖。该项华文原创图画书大奖由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斥资100万美金赞助,并由书伴我行(香港)基金会有限公司协办,将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报名参选的300多部作品是2004~20085年来两岸三地出版的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基本反映出两岸三地原创儿童图画书的普遍水准。研读初选入围的158部作品后,评审团一致认为,“经过一段时期以来的探索和铺垫,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的创作在整体上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具有比较独特的创意和风格,对图画书创作特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逐渐加深,文学和艺术品质不断提升的阶段”。
其中,三地因文化差异的不同,图画书创作出版经验的不同,地域性风格差异也得到彰显。大陆儿童图画书创作在文字和图画方面融入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显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倚重。比如入围作品《宝儿》(蔡皋)改编自《聊斋志异》,《灶王爷》(熊亮)则取材自民间故事,获得评审推荐创作奖的《一园青菜成了精》(周翔)则改编自北方童谣。“配合童谣背景,周翔巧妙融入中国元素,无斧凿之痕,例如援用京剧武打场面,扉页风景和《清明上河图》汴京城郊菜圃的联想。而朴拙画风则似承袭徐渭、齐白石,线条的表情丰富、力道十足。”艺术史专家宋佩如是评价。
台湾地区儿童图画书创作起步较早,对西方图画书的了解和经验借鉴更为丰富,因此在创意、类型、风格方面更为多样,同时更关注对当代童年生活和情绪的艺术表现。获得“优秀儿童图画书奖”的作品《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赖马)看似“识数”书,实则设计别具匠心,读者要从15个暗藏细节的画面中仔细对比才能找出“我是谁”。。另一本《想要不一样》(童嘉)则以左问右答的方式打破了对事物的刻板印象,给人以惊喜。而《池上池下》(邱承宗)是唯一一本入选佳作奖的“生态绘本”。该书透过一只来池塘觅食的小白鹭,让孩子了解蜻蜓的生命历程,以及池塘上下各种生物的共处环境,科学严谨又不乏想象力。《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安石榴)更是被评委刘凤芯誉为“在华文儿童图画书创作历程中具有重要标杆意义的作品”。该书以叙述者旁白、报纸文字、学生作业多重叙事构成,使用蒙太奇扒厅慎手法打破时间线性,颇具后现代风格。
香港的儿童图画书创作虽已起步,但过于偏重教育主题而未有暂获,不过评审团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的期待”。
大陆创作者尽管起步较晚,却“后来者居上”,此次摘获“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团圆》)、“评审推荐文字创作奖”(《躲猫猫大王》)、“评审推荐图画创作奖”(《一园青菜成了精》)三项大奖。
儿童性和恒久性受推崇
值得注意的是,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8位评委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生活背景。其中,既有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又有幼儿教育专家;既有文学评论人,又有小学图书馆馆员;既有来自大陆、春敬香港、台湾地区的成长背景,又有来自美国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有不同审美眼光和趣味。作品具备了什么特质才能打动评委获得大奖?
“儿童性是我们最看重的。” 评委之一、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方卫平说。据介绍,为了确保公正,评审团常常为了一本书辩论一个多小时,反复陈述、讨论、投票,“一定要所有评委都认可某个结果,才能确定”。评委们在反复研读中发现,“大量以表现儿童生活和心理为内容的图画书,常常表现出与真实童年感觉的疏离与隔膜;成人化的主观想象和臆测最终导致一些作品内容成为一种不可信的童年叙事”。
同时,题材内容的恒定价值观也成为此次获奖的关键。获得首奖的作品《团圆》描写的是一位离家打工的父亲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故事,其中分享的是作者余丽琼对父亲和家庭的理解,“当我找到那枚硬币时,这么多年郁积在内心的对父亲的感情倾泻而出。两年多来,出版社一直在等我,而我是在等我自己。”余丽琼说。这部作品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评价为“一部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中国,这种对家庭的眷恋,对团圆的渴望愈加引起共鸣,也为作品的恒久性加分。
获得“文字创作奖”的《躲猫猫大王》是作者将基于一段私人的童年记忆创作而成,其中童年玩伴小勇的形象感人至深,引领读者进入具有普世价值的童年世界。和余丽琼一样,该书作者张晓玲也是第一次创作图画书。在她看来,文字世界是她找到的可以暂时躲避现世纷扰的城堡。在那里,她可以获得灵魂的自由。而正是这种摆脱私心杂念的灵魂喷吐才赋予这段童年回忆永恒的文学性。
评审团对作品儿童性和恒久性的严苛要求,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评审团希望创作者们都能像丰子恺先生那样热爱儿童。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是蝴蝶敛住翅膀而同青虫一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儿童的心情和生活,而兴奋地认真地描写这些画。”丰一吟女士希望“在选拔中能有更多的敛住翅膀的蝴蝶破茧而出”。
荣耀之后的多重忧思
尽管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办得红红火火,原创图画书一派繁荣景象,大陆创作者成为“最大的赢家”,但是,荣耀之后,还有一些问题值得业者忧思。
“参选作品是5年来华文原创图画书的大集结,有的从酝酿到出版甚至有10年之久。” 此次凭借《西西》获得“佳作奖”的儿童文学作家萧袤对记者说出自己的担忧:“也许下届就不一定有这么多高水准的作品参赛,因为,图画书创作需要时间积累。”
然而,就目前大陆原创图画书的市场而言,有多少出版社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耐心积累呢?据了解,大陆原创图画书的平均印数仍徘徊在3000册~5000册,销量远逊于引进版图画书。明天社“绘本中国”系列至少经历了5年的酝酿才正式出版。 海燕社《安的种子》也是从2003年开始摸索。“出版社不愿意做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许多出版社开始以‘图画书’为名成系列地推‘插图书’,读者还处在培育阶段就被搅乱了胃口。”一位获奖者表达了忧虑。
这种打着“图画书”旗号的“图文书”出现,一方面说明“图画书”逐渐有了市场号召力,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大陆出版社图画书编辑素养的欠缺。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中的三个大奖虽然均为大陆创作者揽入囊中,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三本作品背后都有台湾信谊基金出版社的背景。而且从所有入围作品分析,近九成来自台湾出版社选送,其中包括信谊、天下杂志、格林、大块文化、远流、和英等出版机构。大陆地区仅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海燕出版社和连环画出版社的作品入围,而其中两家实力雄厚的少儿社的图画书产品都有合作背景,真正幕后力量除了信谊,还有蒲蒲兰。可以说,信谊基金出版社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台湾出版机构对原创图画书的编创经验和运作模式值得业内关注。
除此之外,台湾创作群体的多样性也颇引人注目:似乎因为地域狭小,反而想尽办法努力生长。大陆图画书创作群体相对还较少,用一位画家的话说“圈子很小”。南方有以蔡皋为代表的老一辈创作者,以周翔为代表的南京信谊创作圈;北方有熊磊、熊亮兄弟倡导的“五色土”,发掘了一批艺术院校的青年画者。据了解,最近也有一些原创新力量在生发。比如徐萃、姬炤华创作团队创办“扶犁绘本教育坊”致力于原创和推广,而保冬妮创办的“花婆婆绘本小铺”也在积极推出原创作品。
只有创作者和编辑共同成长,华文原创图画书的前景才能一片光明。
在本届大奖颁奖典礼上,台湾插画家几米分享了他和英国沃克公司编辑一起工作的经验,令人印象深刻。他说的最多的是英国编辑如何不厌其烦地给他意见,从最基本的开本尺寸到颜色到封面,常常是十几稿筛选。而编辑为了了解作品,甚至要去体验作者的现实生活。创作者和编辑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成长。
“别忘了哦,这是一个画了二十年的画者和一个做了二十五年的老编辑在做一本图画书。”几米意味深长地说:“做图画书真的不简单。”(文/卢芳)

国际儿童文学获奖

1.国际儿童文学大奖 –英国凯特格林威奖

设立时间:1955年创立。

主办单位:英国图书馆协会(The Library Association)

「英国格林威大奖」是由图书馆协会(The Library Association)于1955年为儿童绘本创立的奖项,主要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来自伟大的童书插画家凯特格林威女士(Kate Greenaway )所创设。

得 奖者除了可以得到奖牌,还有资格为图书馆挑选总价500英镑的绘本。自从2000年起,得奖者还可另外获得5000英镑,这笔奖金是由柯林米尔斯 (Colin Mears)所提供。柯林米尔斯是一名会计师,他收藏了许多童书,他死后,把遗产捐赠给图书馆协会360问答,作为英国格林威大奖的奖金。

英国格林威奖设有「格林威大奖」、「最佳推荐奖」和「荣誉奖」,虽然是英国儿童绘本的最高荣誉,但得奖者却不仅限于英国国籍的插画家,除鼓励英国本土的创作人才之外,亦不忘兼顾国际性,这也使得格林威奖在挟其致端续整米突英艺红口历史性权威之余,气势格局益加宏伟磅礴。

英国格林威大奖的遴选标准严苛,不仅讲求艺术质量,整本书在阅读上也要求能赏心悦目。既然是颁给绘本的奖项,插图绝对是最主要的元素,但是图文的整合也会是 评选的考虑。评审的觉项目光是大项目就有艺术风格、格式、图文整合、视觉印象,大项目之下又细分为四到五个细项,足见评选出来的作品水平之高。

评选办法和标准:

1.艺术风久绍

• 选择的媒材是否恰当?

• 画家的个人风格是否有创意且独特?

• 风格是否有助于表现主题?

• 整本书的插画风格是否一致?

2.格式

• 格式(字体、字型、间距等)适当与否?

• 格式有助集中读者注意力,或是容易分散张怎铁微军还注意力?

• 书的尺寸是析垂语苗兴笔对发措否适当?

• 封面、扉页和书名页直很缺鸡安记年测掌的作用如何?

3.图文整合

封美负记坐刑火这• 是否有运用反复的溶足担带煤四挥弦主题或图像加深读者了解书的内容?

• 排版上图文的整合程度如何?

• 图文是否有彼此呼应?

• 图是否有助于解释文,或者只是装饰作用?

• 如果书中有要传达的信息,插图是否正确且清晰?

4.视觉印象

• 是否有带给读者新体验或能反映读者既有的体验?

• 是否成功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读者?

• 在视觉艺术上的质量如何

• 带给读者的整体印象为何?

2.城小二粒看三江婷记国际儿童文学大奖 –美国凯迪克

凯迪克奖(The Calde失钢洋孔验终市北飞便cott Award),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37设立。

已有六十余年以上历史的“凯迪克奖“,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图画书画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蛋联爱州村配好, 1846-1886)而设立,每年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知多识rary Association),邀请教育学者、专业人士和图书馆员组成到林及看会粉率评审委员会,就这一年出版的数万本书籍,选出一名首里奖和二至三名佳作,颁赠”凯迪克奖”金奖和银奖。

1937年以前,每年世模跑著划杨刘美国图书馆协会都会将“纽伯瑞奖”(Newbery Medal)颁予前一年度所出版的最杰出的儿童读物,很多人认为应该训团华聚刘局仿照“纽伯瑞奖”,另外设置一个奖项,表彰并鼓励儿童图画书的序华危虽质井息露术画家。1937年,美国出版业巨子,也是儿童文学提倡者弗雷德里克·梅彻尔(Frederic G. Melcher)建议为儿童书成立第二个年度奖项,专门颁赠给该年度最杰出的儿童图画书画家。弗雷德里克·梅彻尔的提议获得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的热烈回响以及该协会执行董事会的认可,于是在193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凯迪克奖”。

“凯迪克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奖,得奖作品皆是公认的杰作,因此得到该奖项的作品,必然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画书。美国有关儿童文学的奖项种类非常多,“凯迪克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一致推崇,主要在于其评选标准的周延与创新,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通常出版商会在获得金奖、银奖的图书封面,贴上印有凯迪克著名插画“骑马的约翰”的奖牌,金色代表“凯迪克奖”金奖,银色代表银奖,得奖书籍会像获颁荣誉勋章的爵士一样风光。

“凯迪克奖”遴选标准:

1.何谓一本杰出的儿童图画书?

a.评审团必须考虑:

·是否使用优秀的艺术技巧?

·图画是否能巧妙完整呈现出此书的故事、主题或概念?

·图画的风格是否非常适合此书的故事、主题或概念?

·透过图画,是否能完整传递出书中的故事情节、角色、气氛与讯息?

b.评审团必须以儿童的理解力为前提,考虑该书是否有杰出的表现。

3.国际儿童文学大奖 –美国纽伯瑞大奖

美国纽伯瑞大奖(The Newbery Medal for Best Children’s Book)

约翰·纽伯瑞(John Newbery)是英国著名出版家,生于1713年。因开创了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他编写并出版世界上第一本专门的儿童书《美丽的小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专门的儿童读物印刷厂、第一家专门的儿童书店,崇尚“快乐至上”的儿童教育观念。

纽伯瑞大奖(The Newbery Medal for Best Children’s Book)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的分支机构—— 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 to Children – ALSC)于1922年为纪念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得奖者必须是对美国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者,并以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为限,自1922年起每年颁发给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国儿童图书作者。它与“国际安徒生奖”齐名。“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颁奖对象为上一年出版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每年颁发金奖(Newbery Medal Aword)一部、银奖(Newbery Honor Books)一部或数部。

纽伯瑞奖历史悠久,对美国和世界的儿童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凡获纽伯瑞奖的书籍,皆被列入少年必读之书籍。其题材包罗万象。内容除了针对儿童的恐惧、悲伤、幻想、幽默、冒险等心理层面做巧妙的设计之外,也蕴含了对全球人类以及自然万物的关怀。

4.国际儿童文学大奖 –国际安徒生插画奖

国际安徒生插画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 FOR ILLUSTRATION),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设於1966年,每两年由全世界会员国提名,经过层层评选,最后颁给一位对绘本有独特重大贡献的画家,肯定他的终生成就,又称“小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创设的宗旨,在推动儿童阅读,提升文学和美学的艺术境界,建立儿童正面的价值观,促进世界和平。所以安徒生插画奖的得主不只要求在艺术有独步当代的成就,他们的创作也必须能对世界儿童,产生健康、积极、爱的精神鼓舞。

5.国际儿童文学大奖 –林格伦文学奖

纪念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文学奖(The 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

在瑞典,有两个以林格伦名字设立的奖项。一个是1967年,在林格伦60岁生日的时候,由拉本和舍格伦出版社设立的“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奖”。

2002年在林格伦以94岁高龄辞世后,瑞典政府为了纪念林格伦精神,同时为儿童文学做出重大的贡献,决定设立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儿童文学奖,“纪念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文学奖”。 此奖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奖,它是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第二大文学奖。

“纪念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文学奖”的奖金为5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50万元,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或数位受奖人,他们可以是儿童作家,插图画家,编讲故事家,以及符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精神的阅读推广活动。2007年颁发给了委内瑞拉,一个叫做“图书银行”的阅读和图书推广组织。2009年,巴勒斯坦非政府教育组织塔梅尔公众教育协会因在动荡地区推动儿童文学发展而荣获此奖。

此文学奖能够吸引新的、有才华的编讲故事家、作家和插图绘画家来共同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它还向全世界的机构和组织发出了一个讯息:优秀的少年及儿童文学价值高昂;孩子是无价之宝。

此文学奖接受来自全世界指定机构推选的提名,并且由一个评委会选出获奖人。评委会也有权推荐自己的候选人。评委会观点是这个奖应该颁发给那些和孩子站在一起的人,因为这正是林格伦作品最突出的特征,她把孩子放在关注的中心。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提出问题,在成人世界中占有自己的地位都是他们的权利。

“纪念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文学奖”由瑞典国家文化事务委员会管理承办。

6.国际儿童文学大奖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是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 B B Y)于1956年开始设立的国际性文学奖,每两年一次,授予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以此奖励并感谢他们写出的好书。它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所以也有个外号叫做“小诺贝尔奖”。这个奖项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并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2006年IBBY大会将于在中国北京举办。

至目前为止有26作家和20位插图画家获奖(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名录)。至今尚未有中国作家获奖,但曾有中国作家和画家孙幼军/裘兆明(1990)、金波/杨永青(1992)、秦文君/吴带生(2002)、曹文轩/王晓明(2004)获得过该奖项的提名。2006年中国提名的作家是张之路,画家是陶文杰。

在IBBY评选安徒生文学奖之前,首先需要由设于世界各地的60多个IBBY分部进行提名,推荐他们认为在儿童文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作家和画家。参与提名的委员都是儿童文学界的专家,因此获得提名本身已经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3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