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前派的画派成员

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alman Hunt,1829-1896)
1827年4月2日生于奇普赛德,亨特十六岁以后才接触油画,一面画肖像画自谋生活,一面开始研究绘画。1845年,他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在那儿遇见了米莱斯和罗塞蒂,于是他们合作开创了拉斐尔前派兄弟团,决心重振英国画坛雄风。在绘画手法上,亨特标榜朴素非技巧的写实主义,主题不受因袭的束缚,以真挚的宗教性和道德性为最主要的选择标准。他自认是拉斐理论的指导者。晚年所著的自传就此成为有关此派的重要文献。他作品的主题以精神和写实主义技法共存,成为象征主义绘画的一个典型。主要作品有:《良心觉醒》、《牧羊人》、《死亡的图像》、《世界之光》等。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Sir 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
1829年出生, 10岁左右就展现绘画天才, 11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附属美术学校学习磨基敏。 他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1852年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米莱斯初期作风是基于拉斐尔前派的理念, 以忠实的自然描写为基础, 后期的佳作大部分为肖像画。 米莱斯同拉锋亏斐尔前派画家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 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象诗歌般的抒情, 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其油画《基督在自己父母家中》体现了该派精神,但也引起很大争议。以画风细腻著称。19世纪50年代其艺术进入成熟阶段,作有《释放令》、《瞎枝盲女》等优秀作品。并作有风景画和人物画。1896年出任皇家艺术科学院院长。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
1828年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罗塞蒂个性强烈, 无视当时的传统,成为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画家兼诗人。 由于年轻时没有把绘画技术完全学好, 使他的绘画有美中不足的缺陷。他讨厌风景画, 尤其讨厌象米雷那样详细描绘细节。 他的作品中水彩占了绝大部分, 从1850年以后, 水彩更成为他唯一的画材。 晚年他作品的品质不固定, 一来健康已受损, 二来是雇请助手帮忙的关系。但代表他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已清楚的传达了十九世纪英国绘画最为深刻的不灭印象。他以女性为题材,作品弥漫着忧郁而伤感气氛,他不着力细节的描绘,但却注重表现女性的颈项美,罗塞蒂笔下的女性都有修长圆蕴的脖颈,使人过目不忘。 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评论家 詹姆士·柯林(James Collinson),画家 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雕刻家、诗人

什么是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也黄题阶各什呀美带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开始的一个艺术团体(也是艺术运动),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所发起-约翰·艾佛雷特·米莱、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威廉·霍尔气帮属药提卷六止曼·亨特。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五斯溶拉远步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举实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他它似企社协望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艺术派(Acade住适苏弦铁合卷磁固径mic art)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影同兹(Joshua 胜响红Reynolds)爵士所创立认建简着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文音静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而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他们主张回归到超使之读减场龙号源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拉斐尔前派常被看作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不过他们否认这种描述,怎沉族乱殖积因为他们仍然以古典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以及模仿的艺术态度,或者是以模拟自然的状长审达序空封作万设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目的。不过,前拉斐尔派毫无疑问将自身视为艺术界的改革运动,为他们的运动取了名称以做区别,并且也出版了他们的期刊The Germ,以宣扬他们的概念。有关他们的讨论则纪录在Pre-Raphaelite Journal中。

画派的开端

1848年,拉斐尔前派在约翰·米莱于伦敦的家中发起了。在开始的会面中有约翰·艾佛雷特·米莱、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三人。罗塞蒂和亨特是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之前也曾在其他组织中区且预频分会面过。罗塞蒂是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的学徒,他曾前往观赏亨特依据济慈的诗The Eve of St Agn级es所绘的作品,罗塞蒂想要发展一种连结浪漫诗和绘画间的关系。到了那年秋天他们已经累积至7人,画派逐渐形成。他们是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 但丁·罗塞蒂的弟弟)、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詹姆士·柯林(James Collinson)、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他们也邀请福特·布朗加入,不过被他拒绝了,但他的画风还是跟他们相当接近。一些年轻的画家和雕刻家也和他们有紧密关系。他们将画派的成立作为秘密,没有让皇家学院的其他人知道。

早期原则

前拉斐尔派的原则为以下四条:

要以确实存在的概念来表达

要专注于研究自然的状态,才能知道要怎么表达它们

要对以前的艺术中直接、认真而真诚的态度感同身受,并排斥那些陈腐的、自我炫耀的、死记硬背的态度。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要创作出非常好的画和雕像。

这些原则相当谨慎的避免教条化,因为他们希望强调艺术家个人的责任,去决定他们绘画的观点和方法。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们将自由和个人责任视为不可分离的。不过,他们尤其著迷于中世纪的文化,相信中世纪文化有著后来的时代所失去的正直精神和创造性。后来强调中世纪文化的观点,与强调独立观察自然状态的现实主义产生了冲突,原本拉斐尔画派里认为这两者是能互相配合的,但在冲突产生后画派一分为二,现实主义派由亨特和米莱领导,中世纪派则由罗塞蒂和威廉·莫里斯等追随者领导。不过冲突并不是完全的,两派都相信艺术的实质是心灵上的,反对库尔贝唯物的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

为了复兴15世纪艺术光辉的色彩风格,亨特和米莱发展了一种绘画的方法,用稀薄的透明颜料(Glaze)覆盖在潮湿的白色表面上,以此让颜色保持如宝石一般的透明度和清晰度。这种色彩鲜明的强调是为了对比早期那些过度使用沥青的英国画家,沥青会产生出浑浊而不固定的黑暗区块,而这正是拉斐尔前派所轻视的。

引起的争议

1849年前拉斐尔派的作品被首次展览。米莱所绘的《Isabella》(1848–1849)和亨特的《Rienzi》(1848–1849)在皇家学院进行了展示,而罗塞蒂的《Girlhood of Mary Virgin》则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街角自由展示。画派里所有成员已达成共识,在他们作品的签名旁边留下拉斐尔前派的缩写- PRB 的记号。在1850年1月至4月间他们也发行了杂志,名为The Germ。但丁罗塞蒂的弟弟威廉·罗塞蒂负责编辑杂志,发行了包括罗塞蒂、托马斯·伍尔纳和詹姆士·柯林的诗,以及其他有关艺术与文学间的亲前拉斐尔派的论文,如考文垂·巴特摩尔(Coventry Patmore)的文章。但这也显现了为何前拉斐尔派仅维持短暂时间的原因,杂志并不能长时间的维持画派的气势。(Daly 1989)

在1850年,在米莱的《基督在父母家中》(Christ In the House of His Parents)进行展览后,前拉斐尔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画中描绘基督一家人在满地木屑的杂乱木匠房里工作,包括查尔斯·狄更斯在内的许多人批评那是一种对基督的亵渎。他们的中世纪画风被批评为保守倒退,而详尽的描绘细节则被批评丑陋而刺眼。狄更斯批评米莱将基督一家人描绘的像是酗酒者和贫民窟,而“中世纪”的姿势则荒谬而扭曲。另一个名为“The Clique”的画派也极力批评前拉斐尔派。皇家学院的主席查理斯·洛克·伊斯特莱克(Charles Lock Eastlake)也公开批评拉斐尔前派主张的原则。

不过,前拉斐尔派得到了评论家约翰·拉斯金的支持,他赞扬前拉斐尔派对于自然状态的描绘以及否定了传统绘画的方法。他继续在金融上和他的写作上支援前拉斐尔派。

在争议之后,詹姆士·柯林离开了画派。他们集合起来讨论应该由谁来取代他的位置,但最后却无法达成决定。于是画派便解散了,不过他们继续发挥著影响力,画家仍然继续用这些风格作画,但他们不再于作品上签下“PRB”了。

后来的发展及影响

1889年。受到拉斐尔前派影响的画家包括了亚瑟·休斯(Arthur Hughes)、弗雷德里克·桑迪斯(Frederic Sandys)、伊芙琳·摩根(Evelyn De Morgan)等人,以及福特·马多克斯·布朗,布朗虽然没有加入画派,但他的画风却被认为是最接近拉斐尔前派原则的。

1856年后,但丁·罗塞蒂成了前拉斐尔派里中世纪派画风的领导人,他的作品也影响了威廉·莫里斯,他们两人成为伙伴,不过罗塞蒂也因此和莫里斯的妻子-模特儿珍·莫里斯(Jane Morris)发生绯闻。福特·马多克斯·布朗与画家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也成了伙伴。藉由莫里斯的关系,拉斐尔前派的概念影响了许多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利用中世纪的风格做建筑设计,以及其他装饰品的设计。这也直接引导了莫里斯所发动的工艺美术运动,霍尔曼·亨特也参与了这项运动。

在1850年后,由于现实主义和科学观点上的着重,亨特和米莱都已经不再直接模仿中世纪艺术。但亨特继续强调心灵在艺术上的重要性,试图利用准确的观察和研究来调和信仰与科学两者,而前往以色列和埃及以圣经故事作为绘画的题材。相较之下,米莱于1860年后抛弃了拉斐尔前派原则,而重采皇家艺术学院创始人雷诺兹那种广泛而松散的风格。莫里斯和其他人则极力批评米莱的这种改变。

拉斐尔前派持续影响许多英国画家直至20世纪。罗塞蒂后来成为了欧洲象征主义的先驱。

画家列表

前拉斐尔派成员

詹姆士·柯林(James Collinson) 画家
威廉·霍尔曼·亨特 画家
约翰·艾佛雷特·米莱 画家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画家、诗人
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评论家
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评论家
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雕刻家、诗人

有关联的画家与人物

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 画家、设计师
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 画家、设计师
汤玛斯·库伯·高奇(Thomas Cooper Gotch) 画家
亚瑟·休斯(Arthur Hughes) 画家、插图画家
珍·莫里斯(Jane Morris) 模特儿
梅·莫里斯(May Morris) 刺绣师、设计师
克莉斯缇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 诗人
约翰·拉斯金 评论家
伊丽莎白·西德尔(Elizabeth Siddal) 画家、诗人和模特儿
阿尔吉侬·斯文本恩(Algernon Swinburne) 诗人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画家
威廉·莫里斯 设计师、作家

在英国伯明翰市的伯明翰博物馆和艺术画廊(Birmingham Museum & Art Gallery)收藏著许多世界知名的拉斐尔前派画作,这些画作也对在当地长大的作家J.R.R.托尔金产生极大的影响。

20世纪时画家的观点大量改变,由于摄影技术的发达,艺术的目的逐渐远离了重现实际的状态。因为前拉斐尔派主要专注于将事物描绘的如同摄影般逼真,尽管他们也特殊的专注于详细描绘表面图案上,他们的作品仍被许多批评家所贬低。不过自从1970年代以来,前拉斐尔派的作品又逐渐受到重视了。

2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