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一下歐美早時的女性裝束的特點及其年代

18世紀洛可可風格優雅靈魂

經曆17世紀巴洛克風格的洗禮,18世紀的服飾風格從粗狂、強硬轉爲纖細、優美。這種革命性變化被稱爲“Rococofashion”。繁複的裝飾,奢華的面料,精細的剪裁,是洛可可風格的明顯特征,若要用更簡潔的話來概括,即是“優雅”。

女人流行“Robe”,寬大的撐裙上有華美的刺繡,那時鑽石還沒有流行,時髦女人們的頸部戴一根蕾絲做成的裝飾圈,以襯托胸部的豐滿。而男人的衣服則越來越合身,白襯衫、背心、絲綢馬褲、胸部裝飾、圍巾,這一套裝扮是典型的男士裝扮。

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服飾圖

18世紀男士衣服色調優雅,強調胸部裝飾,袖子的設計比較誇張。

刺繡是一大看點,金、銀和其他五彩缤紛的絲線刺繡,使服裝色彩看起來極其燦爛。

男鞋在今天,它會被認爲是時髦小姐的鞋。但在18世紀的歐洲,它屬于男人。織錦緞面料,小金屬片裝飾,刺繡,方頭,奢華而時髦。

胸衣即使是穿在女人内裏的胸衣,也有精美的刺繡。

19世紀 浪漫主義男人有了女人味

無論時尚多麽嚣張,其實不過是時代的附屬品。在經曆了法國大革命後,人們突然沒有了18世紀典雅、輕松的心态,空想主義色彩濃郁,而服飾将這種心态表現得淋漓盡緻。你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19世紀的服裝風格,它既有革命時期的簡練和樸素,也有浪漫主義的詩意和婉麗。

無論如何,浪漫主義時期的服飾是法國大革命新古典主義後的回歸,它在服裝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那個時期,“塌迅女人味”的審美觀念彌漫了整個歐洲大陸,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們故作嬌柔,服裝款式充滿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嬌柔所吸引,他們收細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緊身胸衣。

19世紀的時裝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變化:工業的進步和更高級裁剪技術的出現,使服裝的面料和款式更爲多樣化;由于彩色印刷術的出現,時裝樣本開始出版,它是現代時裝雜志的“鼻祖”。它的出現使原本由宮廷貴婦引導流行的時代一去不返,時裝樣本和舞台劇中的女演員成爲新的時尚代言人。

19世紀,男裝變得更加女性化,背心、外套和長褲是最常見的組合。爲了凸現身材,男士們開始使用緊身胸衣。

男士主要配飾有領結、桶形禮帽、文明杖。

女裝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織紋較密的白麻布,薄紗,條紋毛織物和蟬翼紗,給人輕盈、飄逸的感覺。強調細腰和誇張的裙擺,馬鬃編成的裙撐首次出現。爲了顯示細腰,肩部設計不斷擴張,袖口也極度誇張,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屬絲做撐墊。

18世紀-20世紀服飾

19世紀末服飾,開始使用特殊面料,設計也比較新潮、大膽,從中可以窺見現代服飾的剪影。

▲手套1830年。手套是女士們不可缺少的服飾品。黑色蕾絲和金屬做的珠子相配,充滿香豔風情。

與此同時,女人發髻越來越高,她們用長長的飾針固定,上面裝飾羽毛、緞帶等。帽子與發型相呼應,寬檐高帽上裝飾蕾絲和人造花。

▲爲了強調所謂的教養,那時的女士們總是随身帶着藥空棗丸,用手帕掩面,作嬌羞狀。但她們也熱衷運動,早上騎馬,下午打網球或高爾夫球,這便是當時的網球裝和高爾夫球裝。

▲19世紀30年代,女士風行像男士那樣騎馬兜風,騎馬服飾開始出現。女士在寬敞的長裙裏穿用細棉布做的緊身馬褲和長統靴,戴高統禮帽和鹿皮手套。

20世紀 時裝化多樣化

戰争改變了原有的社會價值體系,也将19世紀浪漫主義風潮打破。随着中産階級的崛起,他們全新的生活理念,使服裝設計師開始試着用一種藝術的眼光看待設計。20世紀初,設計師進行“剪裁革命”,Vionnet夫人著名的斜線剪裁,Gres夫人完美地運用了打褶和絲綢處理工藝,這些至今仍是時裝大師們創造力的源泉,我們熟悉的三宅一生、範思哲等,都曾借鑒過這些工藝。
20世紀的女性追求獨立,徹底抛棄了緊身胸衣,喜歡式樣簡潔,有綜合功能的服飾。到了20世紀中後期,女人們強調個性,除了要求品味不凡的款式,還要求它是團虧此惟一的款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紀”,功能主義、極簡主義、古典主義,時尚随着歲月之河,一一輪回。

法國人值得驕傲,在這個世紀,巴黎憑借精湛的工藝和設計,成爲世界時尚制造地,一年兩次的高級女裝展更是引無數愛美人士競折腰。與此同時,時尚媒體發展迅猛,時尚雜志成爲真正的潮流引導者。

1950年的藍色絲緞晚裝。極其輕柔的面料,被稱爲“女人的肌膚”。20世紀,人們越來越關注面料,有句名言:僅次于情人愛撫的,是好的布料。

由蕾絲、花邊、絲綢面料組成的内衣問世時,曾引起轟動。有人稱它爲“内衣革命”。

20世紀末,女裝更加男性化。 (文/FAY)

6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