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最先兴起在那个时期?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在英语诗歌文体和语言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则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在20世纪大放异彩,影响了整个现代英诗。
然而,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年-1834年)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歌极富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湖畔派三位诗人均蛰居于英国西北湖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
乔治肢丛·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滚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历备樱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包括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5年,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沉醉于古代世界田园牧歌的美景之中。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1823年)以创作小说为主,《艾凡赫》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他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德国
十九
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德国产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充满了神秘虚幻和恐怖荒诞的色彩,后期浪漫主义文学重视民间文学,民主性强。德国浪漫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她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与流行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形成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世界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成就最大的。英国的浪漫依始专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导罪起林边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
在德国、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法国浪漫主义电亚浓文学也在19世纪初兴起,并在1830年前后进入高潮。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1848年)和史达尔夫人(1766年-1817年)是法国浪漫主义出房有映早期代表。法国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包括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年-1869年)和阿尔弗莱·德·维尼(1797年-1863年)。1830年损守以后,维克多·雨果成为法树案印可清剂带振画府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导者,他议溶派门渐实分身件也是整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编防搞饭料肥成者。1830年,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在法国最终战胜了古典主义。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得稍晚,它是在西后投头措运重欧浪漫主义传入后在19世纪初发怕非调脸何敌奏互众展起来的。茹科夫斯基(1783年-1852年)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万层编风口层事学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莱蒙托夫是普希金的继承人,在俄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东南欧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作家借助文学作品鼓舞人们为民族的复兴与解放奋斗。著名的有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还波及到美洲。美国文英观赵二都苏八口景拉学史上,真正作为本民族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就是浪漫主针掌愿批市左进话放并义文学。美国前期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问派物包括华盛顿·欧文、詹姆斯·库柏和爱伦·坡。美国后期的浪着漫主义文学以纳撒尼尔·霍桑、沃尔特·惠特曼和赫尔曼·梅尔维尔为代表。
百度百科上的资料: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死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有使节环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