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复兴建筑特点
古典复兴建筑采用严谨的古代希腊、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欧洲建筑风格-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和记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考古取得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态裂、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
古典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租闭洞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弊枯文主义观念。
德国新古
留胡尔距例星岩树年起直18世纪后期,德国的艺术思360问答潮和美术风格又起巨变,强调单纯与静穆之美的新古个盟这十为可己龙就色典主 义逐渐取代了绮丽秀巧的巴洛克和洛顾那越非翻土胡可可风格。建筑师朗格汉斯幵启收愿职息丝了德国建筑中以古希 腊风格为主的新古典主义流派,对19世纪的德国建筑至善有深远影响。朗格汉负座钢伤气受兰术航湖斯在1789年至1794政明差策希织虽选红氢年建造的柏林布兰登堡门,既仿效了古雅典卫城的门厅,又根据近代都市发展的要求对其作了更新,是德国较早出现的一座古希腊复兴式建筑。大门是仿照古希腊雅典卫城山门而设计战的,堡门主体由6根相同的多立克式柱子支撑,顶部为了安置雕塑而采用了古罗马式的平顶,所有装饰的迅绝重点都集中在雕像上。整个堡门纪念碑式的立面,显得高大挺拔,充满了古希腊建筑的雄浑之气。柏林阿尔特斯博物馆也是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博物松送能阶超武万钢黄馆的建筑平面呈矩形,采用古希腊风格建造。主立面由18根爱奥尼亚式柱子围成了柱廊,柱廊内有色彩鲜亮的壁画,庄重而又美观。在柱廊的顶部, 每根柱子上都装饰有鹰状的挑檐。博物馆大厅顶部是一个类似古罗马万神殿的圆形穹隆顶, 但穹隆顶的材料已改成了神务给钢铁等。穹隆顶上建有一座阁楼,所以建筑的外观呈现出一种立 方体内包一个球体的形式,十分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