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皇後在馬賽港登陸》是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在1623年創作,巴洛克藝術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94 x 295 cm,使用材質油彩和畫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巴黎羅浮宮Musee保管。

《瑪麗皇後在馬賽港登陸 The Landing of Marie de ’ Medici at Marseilles》

《瑪麗皇後在馬賽港登陸》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瑪麗皇後在馬賽港登陸》

藝術家名稱: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瑪麗皇後在馬賽港登陸》是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在1623年創作,不詳畫藝術作品,巴洛克藝術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94 x 295 cm,使用材質油彩和畫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巴黎羅浮宮Musee保管。

這是魯本斯爲法國皇後以《瑪麗.美第奇生平》爲标題完成的第 6 幅曆史畫(共計 21 幅).魯本斯以半神話半浪漫主義的虛構手法将這真實人物與事件融進虛幻的頌揚環景中。美第奇家族是法國着名的名門望族.瑪麗.德.美第奇曾爲法國攝政皇後。這件藝術作品描繪瑪麗的宮船剛剛抵進賽富港.她盛裝待迎.準備接受法國最高規格的禮儀.船頭上戎裝的姑娘.身着古羅馬的服裝.伸開雙臂.表示了法蘭西的歡迎。豪華的宮船下面.許多海中女仙在拽着繩。《瑪麗皇後在馬賽港登陸》的構圖分爲上下兩個層面.它們把上層的寫實和下層的寓意、神話自由地融和到一起。畫中十分寫實的女王瑪莉.麥第奇﹝Mariede Medici﹞正從佛羅倫斯的豪華船上走下.陪伴她的是一群宮廷貴婦。一個披着飾有白色百合的披風正在迎接女王的人物是代表着法國和馬賽的拟人化人物.他那趨身向前的姿勢展示出歡迎與敬意.與瑪莉直聳着背脊的冷淡态度形成對比。在波浪中.向她歡呼的有保護她航行的海神波西頓﹝Poseidon﹞和水女神。海神長着一頭灰色的頭發.以手臂将觀賞者的視線引導向瑪莉。在這幅歌頌王妃的藝術作品裏.魯本斯在畫中安插古希臘神隻.是在暗示女王的地位是有如神明一般崇高。至於水女神則在波濤間扭動着豐滿的身軀.她們拉着系纜準備讓載着瑪莉的船停下來。這些水女神誇張地扭曲着的身體.與上方正進行嚴肅儀式的人們形成戲劇性的對比。這幅畫的畫面十分豪華.女性形象有如男性般的健壯.色彩光亮且醒目.這些特色使它成爲魯本斯藝術中最着名的片段之一。

作者魯本斯介紹

法蘭德斯畫家,是 17 世紀北歐最多才多藝、最有影響力的巴洛克風格的畫家。魯本斯的影響是勢不可擋的,很少有當代的美術家膽敢反抗他的風格。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錫根,父親是一名原籍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新教律師,爲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逃到德國。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 歲的魯本斯跟随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并在那裏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爲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魯本斯一生的創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話題材,他在基督教題材的創作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教會的制約,但在神話題材創作中,就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藝術個性。魯本斯從威尼斯大師們那裏獲得色彩造型的啓迪,在自己的創作中,色彩藝術得到了盡善盡美的發揮,已經超過了他所尊重的威尼斯畫派的成就。他曾調停西班牙與荷蘭的戰争,也使西班牙與英國奠定和平條款,而得到英皇策封爲騎士勳榮,他工作幾乎不間斷,單單個人藝術作品就超過 2000 幅以上。

40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