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瓶画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特具实用和审美意义。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指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流行的一种陶艺,由于对东方出口,因此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和实用,主要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其次是增强了装饰趣味,将动植物加以图案化。黑绘风格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黑指激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的陶器。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故又称红彩风格。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末。这种风格优越处在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条刻划人物的动态表情,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据说这种风格是由阿提卡的安杜基代斯完成的。 在公元前8世纪之前,在和亚细亚沿岸东方民族的交往中,希腊绘画艺术发展起来。 公元前8世纪的狄普隆墓地的陶瓶,虽已显示出瓶画艺术动人的面貌,但其的黄金时代还得说是在在希腊古风时期和古典初期(约公元前650年—约公元前480年)。 希腊瓶画经历了“黑绘式”与“红绘式”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黑绘瓶画上的图像是黑色的,红绘瓶画上的图像是赤褐色的。在不少没有留下姓名的瓶画家之外,也有一些人的姓名传了下来,如黑绘名家埃克塞基亚斯(活跃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普斯亚克斯(活跃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红绘名家欧弗罗尼奥斯(活跃于约公元前520一约公元前500年)等,这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叙述的绘画历史中,首次出现的创作者个人的姓名。 希腊的陶瓶艺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倒不是陶瓶材料的特殊,而是陶瓶画争得的荣誉。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以后,雅典陶瓶曾垄断了国外市场。它那匀称和谐的比例,精致的工艺,生动的造型,写实的手法,追求理想化的风格,饱满的构图,富于戏剧性的情节,散发出浓郁的高贵美感。希腊瓶画多用黑红两种颜色。早期以红色做底,绘以黑色形象,称为“黑花式”;公元前五世纪出现以黑为底,形象用浅红色描绘,名为“红花式”。刻画人或动物均以线造型,其准确程度令人吃惊。但线条自身多无变化,与中国绘画不同。中国画线条很重自身的美感趣味和风格。 进入古典时期(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23年),还出现了一种白底彩绘瓶画,绰号“阿喀琉斯画家”的作品代表了这种瓶画的风貌。 从黑绘到红绘,再到白底彩绘,反映出古希腊画家的追求,其中的发展变化,充分体现着他们把绘画看成是一面镜子,要复现自然的形态,使观画者注视画出来的图像时,觉得跟真实的事物和景象相似。这种模仿自然,再现对象的态度和方式,成为古希腊美术的基仔逗没本特点之一,对此后欧洲及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绘画与古代东方绘画相互映照,念纳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 人们可以从保存下来的古希腊瓶画中,看到当时古希腊艺术的素描水平。古希腊瓶画有三种式样。早期的是黑像式,即在白底子上把用线条勾画的形象涂上黑色,像剪影那样。后期叫红像式,即与黑式相反,背景填黑釉而形像留空白(空白处为陶器的红色表面,故称之红像式)。以后又发展到使用白描的瓶画。这些瓶画造型简练优美,结构严谨,本身就是一幅幅素描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