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作品
表現主義涉及文藝各個領域的思潮和派别,作爲社團,他的主要活動基地在德國。 1,興起:19世紀末德國一些哲學家和美學家的理論對表現主義起了推動作用。直接對德國表現主義産生影響的是挪威畫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現強烈的表現主義因素。他的畫展推動了德國表現主義興起。蒙克代表作《呐喊》。 2,橋社時期:1905年德累斯頓成立了表現主義第一個社團橋社。代表人物:基希納,黑克爾,配希施泰因等。基希納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場與紅塔》 3,青騎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360問答個社團青騎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馬兒克、馬可等。康定農見身李核得題等把走期斯基代表論著:《論藝術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組畫《秋》、《冬》、《樂曲》、《即興往時力訴冷苗深曲》、《構圖2号》等。 4,新客觀社:德國表現主義後期社團,出現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羅斯、迪克斯、貝克曼,格羅斯代表題宜連思注李千線固香作:《夜》,《壕溝戰》盟北西提責皇記式利體制,《啓程》。
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有哪些?
是《亞威農少女》。《亞威農少女》改變了畢加索的藝術軌迹,這幅被認爲具有劃時代變革意義的作品也被認爲是畢加索走向立體主義的第一步,不僅是他個人的藝術突破,更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突破,它标志着立體主義的誕生。《亞威農少女》在以後的十幾年中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領域。不僅在美術上,連芭蕾舞、舞台設計、文學、音樂上,都引起了共鳴。《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這是一幅與以往的藝術方法徹底決裂的立體主義作品,畢加索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擴展資料:創作背景《亞威農少女》創作于1907年。《亞威農少女》構思靈感來源于伊比利亞雕塑和非洲面具。作者參觀巴黎人類博物館時,被非洲土著人藝術,特别是黑人雕刻的那種簡練樸素、怪異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畫中少女們變了形的臉,是畫家探索伊比利亞人和非洲黑人雕塑的結果。青年時代的畢加索曾長期在巴塞羅那生活,他對巴塞羅那的亞威農大街非常熟悉。亞威農大街是當時歐洲著名的紅燈區,是妓女和三教九流的各等人物常出沒的地方。畫家從青年時代的記憶中找到了靈感,以其在亞威農大街上見到的景象創作了這幅《亞威農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