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夕照》是陈澄波 Chen Cheng-po在1935年创作,風景画藝術作品,印象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91.5 x 116.5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私人收藏保管。
《淡水夕照 Sunset in Tamsui》
《淡水夕照》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淡水夕照》
藝術家名稱:陈澄波 Chen Cheng-po
《淡水夕照》是陈澄波 Chen Cheng-po在1935年创作,風景画藝術作品,印象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91.5 x 116.5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私人收藏保管。
从崎仔顶的高处朝海的方向遥望,小镇与世界相连的历史图景,沿着画中的烽火街,在陈澄波的眼前蜿蜒流转。礼拜堂的钟声敲响了马偕的传教故事,河畔的码头与船只,诉说着贸易如何带动近代淡水的繁荣。远处山岗上的红毛城,如同她的过去一般渺远。历史淀积在小镇的各个角落里,透过淡水河的夕照,在画里闪耀着粼粼波光。陈澄波 Chen Cheng-po 1895 ~ 1947 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及战後时期油画家,决澜社和艺苑绘画研究所成员。1926 年以一幅《嘉义の町はづれ》(现称为《嘉义街外》)的藝術作品,入选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院展览会」(简称「帝展」),这是台湾人首次以西画跨进日本官展的门槛;其後又数度入选「帝展」和其他各项展览。1947 年,二二八事件期间作为谈判代表,最终遭国民政府军队罗织罪名,枪决於嘉义火车站前,享年52歲。陈澄波经过严格的正统学院训练,严谨的构图,却又不失纯稚朴拙;特有的笔触,大胆的用色,令人不禁热血沸腾,这风格被称为「学院中的素人画家」。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人物与静物较少,但其风景绘画的风格,充满了强烈执着的「素人」个性,实有其独特的韵味。而其在 1921 年所写的《艺术观》自道自己的艺术哲学 : 「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扩大生活领域,更需宽容关怀事物。因真正的艺术家之感受性太敏锐了,若无宽大的包含量来容纳,感受进来的很快就超出平常的饱和点。他将在体内骚动,使精神失去平衡,也使艺术创作成为胡言乱语。」影片连结
作者陈澄波介绍
陈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湾嘉义人,台湾日治时期及战后时期著名油画家,决澜社和艺苑绘画研究所成员。1926年以一幅《嘉義の町はづれ》(现称为《嘉义街外》)的藝術作品,入选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院展览会”(简称“帝展”), 这是台湾人首次以西画跨进日本官展的门槛;其后又数度入选“帝展”和其他各项展览。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间作为谈判代表,最终遭国民党政府军队枪决于嘉义车站前,享年52歲。
陈澄波除了以〈嘉义の町中〉入选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展(1926),隔年又以〈夏日街景〉入选日本第八回帝展(1927)以外,其后也多次入选槐树社展、春阳展、光风展、台展、台阳展、府展等展览,并先后组织七星画坛、赤岛社、台阳美术协会等重要美术团体,其于绘画的成就,以及推展台湾艺术文化的努力,功不可没。
陈澄波经过严格的正统学院训练,严谨的构图,却又不失纯稚朴拙;特有的笔触,大胆的用色,令人不禁热血沸腾,这风格被称为“学院中的素人画家”。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人物与静物较少,但其风景绘画的风格,充满了强烈执著的“素人”个性,实有其独特的韵味。而其在1921年(大正10年)所写的《艺术观》自道自己的艺术哲学 : “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扩大生活领域,更需宽容关怀事物。因真正的艺术家之感受性太敏锐了,若无宽大的包含量来容纳,感受进来的很快就超出平常的饱和点。他将在体内骚动,使精神失去平衡,也使艺术创作成为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