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归纳一下外国美术史?

以下按照历史顺序:
一、原始、古代美术
(一).古代两河流域、埃及美术
古代两河流域地区
1、 美尔-阿卡德时期 (公元前3500-前2000)这时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起主要作用
对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建筑:冲积平原没有建筑石料,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砖坯,作主要建筑材料,为使建筑防水,镶嵌碎陶片,这方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该地区建筑一种特有的装饰。当地人崇拜天体,也崇拜山岳,把庙宇称为“山的住宅”,所以建造塔庙,乌卢克神庙是塔庙的典型代表。
雕刻 :
苏美尔人雕刻(重刻划头部和内在精神),在特勒阿斯布尔的阿布神庙发现13座苏美尔人雕像是其代表作。
阿卡德人的雕刻 (具有更强的写实性),萨尔贡王青铜头像(刻划写实,神情庄重威严,个性坚毅)是两河地区第一次发现的真正的帝王肖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
绘画 苏美尔人的绘画代表作是乌尔城出土的军旗(在刷有沥青的木板上用贝壳、闪绿岩、粉红色的石灰石镶嵌成战争和庆贺的场面)。《乌尔徽牌》镶嵌木版画。
工艺美术:苏美尔人的工艺美术是古代东方工艺美术的精华。1、乌尔城出土的《公山羊与树》,闪绿岩、贝壳、黄金制成。2、苏美尔人的牛头竖琴是最古老的精美乐器。牛头是天青石和金箔制成,琴架黄杨木制作,正面在沥青上用贝壳镶嵌人和动物。
2、巴比伦时期 (前1900-前1600)
巴比伦人在文化上继承苏美尔—阿卡德人的传统。现存盯罩神最完整的是《汉漠拉比法典石碑》,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石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3、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
建筑 亚述人的艺术主要为世俗生活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亚述人不重来世,不修陵墓,他们的艺术仅见于宫殿。这时期建造了两河历史上最宏伟富丽的宫殿建筑。胡尔西巴德的萨尔贡二世宫是主要代表。
浮雕:装饰亚述王宫的石板浮雕高达2-3m,镶嵌在宫殿内部墙上。它用长幅记载历代亚述王军事讨伐、重大事迹、宫廷生活等等。既有装饰作用又有纪念意义。《亚述军队围攻要塞》。 7世纪灭亡后,亚述艺术也随之销声匿迹。
4、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
建筑 新巴比伦历经10代国王,发展成为西亚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手工业中心。这一时期的美术集中体现在新巴比伦城的建筑上。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巴比伦城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长达11英里,幼法拉底河从中穿过。
5、古埃及美术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艺术,古埃及更是以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和风格特征,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建筑 埃及闷磨的建筑庞大而宏伟,深蕴着极强的宗教观念和精神力量,并显现着永恒的纪念意义。
金字塔是古埃及最早的一种陵墓建筑,它是埃及王权神圣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是埃及首府开罗一西的基泽金字塔,分别是第四王朝法老考拉、哈夫拉和胡夫三座大型金字塔组成的法老陵墓。
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埃及的主要建筑是神殿。其中最重要的有中王国时期的孟图荷太普三世陵墓建筑群,新王国时期卡尔纳神庙和卢克神庙、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陵墓以及阿布?辛贝尔的石窟神庙等。
雕塑 埃及雕塑无论在精神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规范性和程式化要求。埃及巨型雕塑的伟大杰作是古王国时期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浮雕与壁画 埃及浮雕和壁画在内容和形式上几乎有着相近的风格。埃及的浮雕刻线浅显,基本保持平面感,并追求线用线条造型的装饰趣味。《纳美尔岩板》是早王国时期第一王朝的浮雕杰作。
总之,埃及美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展示了古老的文明之国的文化精神。总结起来埃及美术基本特征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它强调功利性。其次,表现出强烈的宗凯亏教意识和神性观念。
(二).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古代希腊美术
1、古希腊美术的巅峰——雕塑
荷马时期的雕塑
公元前11世纪至前9世纪,是荷马时期。这时期的雕塑在各方面是比较稚拙的。
古风时期的雕塑艺术
公元前8世纪至前5世纪是古风时期。纵观整个古风时期希腊雕塑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颇为明晰的民族化风格。
古典时期的雕塑艺术
公元前449年至前334年,史称古典时期。希腊古典雕塑对西方美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完整而理想地确立了写实主义原则。特别是对人体艺术的创造与探索,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开辟了最具魅力的美感空间和塑造了十分精粹的艺术典型。那些由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普拉克西特列斯、斯珂帕斯、利西普斯等雕塑大师完成的艺术品,至今仍是人类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珍珠。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
公元前334年至前30年的300余年被成为“希腊化时期”。概括起来,首先是雕塑的艺术风格变得多样与丰富。再就是雕塑的艺术精神不断向现实性和自然性发展。三是雕塑的艺术功能具有明显的宫廷化和享乐性特征。
继普拉克西特列斯之后,女人体雕塑在希腊化时期达到鼎盛,最具代表的是《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即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希腊本土此期最具特色的神话雕塑。罗德岛的雕塑以《拉奥孔》最为著名,米隆《掷铁饼者》。
古希腊的建筑与瓶画
庄重而神圣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是神庙建筑。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宙斯神庙以及以弗所的阿耳特弥斯神庙就是这种格局与柱式的典型代表。古典盛期则发展为以神庙建筑为中心的卫城式格局,
精美多样的瓶画

(三).古罗马美术

一、伊特拉里亚美术
伊特拉里亚美术是古罗马美术的基础,共和末期和帝国前期的美术是其辉煌的顶峰。
二、实用与功利性的建筑
科洛西姆竞技场是罗马城贵族和自由民族观看斗兽和奴隶角斗的娱乐场所,可容纳8万多名观众。罗马万神庙是宗教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凯旋门是罗马统治者为炫耀武功和奖励征战,而在胜利者必经的道路上树立的纪念碑式建筑。纪念柱是古罗马统治者歌功颂德的纪念性建筑。水道是罗马统治者建设的公共性设施。
三、写实与个性化的雕塑
四、华丽与装饰性的绘画
最为著名的是庞贝城的壁画,除此之外,在罗马城、赫库兰尼姆等地也有十分精美的壁画。罗马镶嵌画艺术也颇为恢宏的景象。

二、欧洲中世纪美术
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并认为这段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的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圣索非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艺术的辉煌成就之一。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罗马式艺术与哥特式艺术
罗马式艺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纪念碑式的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被称为罗马式。英国杜勒姆教堂建成为标志,作为代表的还有德国的圣基列阿达教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哥特式艺术:12-13世纪——15世纪,哥特式艺术是整个欧洲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它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逐渐波及到雕塑和绘画。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平面是“十字架”型,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内部轻盈,窗户多事五彩的玻璃镶嵌的。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瑙姆堡教堂、科隆大教堂也很著名。

雕塑
罗:罗马式艺术的复兴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石雕的复兴。
哥:。最能代表哥特式艺术雕刻成就的法国的夏特尔教堂。
绘画
罗:手抄本的圣经插图和壁画。
哥:彩色玻璃画。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这是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
乔托(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
其代表作《逃往埃及》。
马萨乔(1401-1428),继承和发展乔托的艺术传统,代表作是《出乐园》,《纳税钱》。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代表作是《维纳斯的诞生》和《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
达?芬奇 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仅表现在艺术上,而且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等方面都有所反映。1482年到米兰,重要作品有《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在《岩间圣母》这幅作品中,芬奇使用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即人物被框在一个等腰三角形,而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玛利亚的头部,他的这一做法为当时金字塔型的构图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又用天使和婴儿加重右下角的分量,并通过左上方的光源使得整个画面得以平衡,象这样在复杂的动态中取得平衡的手法为后世艺术家广泛运用。1503年,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完成名作《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 走的是和芬奇不同的道路,他不象芬奇那样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而是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激情。
1501-1504年,米开朗基罗为家乡创作了《大卫》雕像,表现了一位建功立业前充满愤怒和力量的年轻人,大卫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1508-1512年,他受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
朱诺二世死后,新教皇里奥十世命他设计朱的陵墓。,其中《摩西》最令人震撼。晚年的祭坛画《最后的审判》1534-1541年,画于西斯廷礼拜堂。这件艺术品是对作者人生的总结和对当代历史的裁判。
拉斐尔 以优美、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人文主义理想,他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他是描画女性形象的大师,《西斯廷的圣母》是最有名的。1508年,应建筑家布拉曼特之邀来到罗马,为梵蒂冈宫绘制三幅壁画《雅典学院》、《圣典辩论》表现一个人文主义者对真理和幸福的追求。
提香和威尼斯画派
乔尔乔涅(1478-1510),代表作《入睡的维纳斯》
提香,代表作《酒神的狂欢节》。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原因:欧洲西北部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
扬?凡?埃克——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教堂中的圣母》、《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尼姑拉斯?罗林的圣母》、《凡?德尔?巴力的圣母子》等等。
团体肖像画家代表之一扬?凡?斯科列里,主要作品:《十二个耶路撒冷朝拜者》、《抹大拉的马利亚》。
扬?戈萨尔特:代表作品,《丹娜埃》、《维纳斯和爱神》、弗兰斯?佛洛里斯 。
彼得?勃鲁盖尔——伟大的农民画家(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风俗画大师。农民风俗画《农民的舞蹈》、《农民婚礼》,《农民婚礼》是勃鲁盖尔最完美的人间喜剧。风景画《收割干草》、《收割》、《牧归》、《雪中猎人》、《暗日》表现了尼德兰农村的风景。反映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统治斗争的作品《伯利恒的户口调查》、《伯利恒的婴儿虐杀》、《绞刑架下的舞蹈》。勃鲁盖尔以艺术作为武器,深刻的反映他所处的时代,从而成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西班牙地方画派中最著名的画家是埃尔?格列柯(1541-1614),格列柯原名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里,来自希腊克里特岛,因此人称“格列柯”即希腊人。“第一位打开西班牙绘画黄金时代的人”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1528) 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阿儿科的眺望》。丢勒还用版画反映更广阔社会生活,是欧洲最早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的画家之一。铜版画《农民和他的妻子》、《三个农民在谈话》、《农民舞蹈》,1513-1514年《骑士、死神和魔鬼》、《忧郁1》、《书斋中的圣哲罗姆》。
小汉斯?霍尔拜因(1497-1543) 是那个时代北欧最为重要的肖像画家。《伊拉斯莫》,《科勒菲》。

四、巴洛克河洛可可美术
(一)、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意大利学院派美术
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当时最著名的学院是波伦亚学院,建于1590年,创始人是画家卡拉契兄弟。
卡拉契三兄弟 是波伦亚学院的第一代代表,尤其是阿尼巴?卡拉契最为有名。阿尼巴?卡拉契善作壁画。主要代表作品:《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美惠女神为维纳斯梳妆打扮》,《女圣使在复活的基督墓前》》等。

巴洛克美术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特点:1、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色彩又有享乐主义的特色;2、一种激情艺术,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具浪漫主义色彩;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强调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6、有浓厚的宗教色彩;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远离生活和时代。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师,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组雕《阿波罗与达芙娜》,祭坛雕塑《圣德列萨祭坛》。贝尼尼也是一位建筑大师,1656-1667年间,受教皇委托建造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及柱廊。贝尼尼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克维里那列教堂,这是一件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彼得?保尔?鲁本斯(1577-1640)不仅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在整个西欧的代表。代表作《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下十字架》、苏珊.芙尔曼像》。

(二)、17、18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维拉斯贵支 是西班牙17世纪最著名的绘画大师,代表作《宫娥》。
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1828),是西方美术史上开拓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代表作:《裸体的玛哈》、《拿水罐的少女》。

(三)、17世纪荷兰美术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 – 1669)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现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主要作品:《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画家和他的妻子》等,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等。
哈尔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荷兰现实主义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吉普赛女郎》、《兰普和他的情人》,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烈射手连军官的宴会》等。
(四)、17、18世纪法国美术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让?安东尼?华多是法国18世纪罗可可时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代表作有《爱之园》、《舟发西苔岛》等
弗朗索瓦?布歇(1703—1770),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代表作《浴后的狄安娜》。
古典主义
尼古拉斯?普桑(1594-1665),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代表作《阿卡迪亚的牧人》、组画《四季》等。

五、19世纪法国美术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
雅克?路易?大卫(1748 -1825)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的著名代表,代表作《荷拉斯兄弟之誓》、《拿破仑加冕式》。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 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代表作《泉》、《贝尔登肖像》。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
席里柯(1791-1824)主要作品:《梅杜萨之筏》、《受伤的胸甲骑兵》、《罗马无鞍马的比赛》、
德拉克洛瓦(1798-1863),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代表作:《希阿岛的屠杀》、 《自由领导人民》、《但丁之舟》。

现实主义
柯罗,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代表作《蒙特芳丹的回忆》。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之一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拾穗者》、《晚钟》、《牧羊女》。
库尔贝
杜米埃,代表作,《三等车厢》
奥古斯迪?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六、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爱德华?马奈(1832—1883)虽《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
克劳德?莫奈(C1840—1926) ,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代表作,《印象?日出》《卢昂大教堂》睡莲系列。
德加,代表作《舞台上的舞女》
雷诺阿,是印象画派以描绘儿童,妇女肖像出名的画家

新印象主义
乔治?修拉生活在印象主义画派的初期,而且推动了了印象主义的发展。他对色彩的专门研究,使得他的作品层次分明,而他自己也成为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的代表。代表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现代主义的起源——后印象主义
保罗?塞尚(1839—1906),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绘画以其原始性与象征性的倾向,以及所谓“综合主义”的画风,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

七、西方现代美术
20世纪初期,主要有以下流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纯粹主义、奥弗斯主义、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

马蒂斯和野兽主义美术
20世纪最初的先锋美术运动是“野兽主义(Fauvism)。“野兽”一词正好在这里“用来形容他们的绘画,他们的作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曲扭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
亨利?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代表作《生命的喜悦》、《舞蹈》。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先锋运动。它对后来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 立体主义的创始人是巴勃罗?毕加索和参加过野兽派活动的乔治?勃拉克。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代表作《亚威农少女》、《三个女人》、《裸女》。
乔治?勃拉克
爱德华?蒙克,表现主义代表人物(表现主义强调表现和宣泄感情的重要性),代表作《呐喊》。
康定斯基,抽象主义代表(认为绘画是以各种基本的色调,通过形式的规定来表达人的内在情感)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代表作《埃赫特男爵夫人》、《吻》。
波丘尼,(未来主义),代表作《空间中的独特形式之连续》。
彼埃?蒙德里安(1872 -1944),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代表作《红、蓝、黄构图》。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代表作《记忆的永恒》。
达达主义与杜尚,杜尚代表作《泉》
莫迪里阿尼(巴黎画派),代表作《仰卧的裸女》。

八、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美术
在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中,除了以波洛克、德?库宁等人为代表的行动画派之外,还有另外一派以纽曼、斯蒂尔、罗斯科等为代表,其作品被称为色域绘画(colour—fieldpaint)。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
安迪?沃霍尔(1927—1986)。他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代表作《玛丽莲?梦露》。
奥普(OPArt)艺术

诗画本一律的具体意义?

奈莫洛夫曾经写道:“我总是喜欢闲散地观看绘画,闲360问答散地赞赏音乐的神秘。但我不是思想家,所以书籍对于打开我的眼睛是很必要的——比如贡布里奇、阿恩海姆。我也不会声称自己对感知的问题、或者思想与身体的问题做过多么深入的思考。我送给学生们的格言就是,思想家所思考的,我们却对之东张西望。”但是下面的文章表明,他对这样的主题有吸小光牛两海地征山船似过大量的思考。事实上,奈莫洛夫认为艺术家(画家或诗人)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以思考的方式去看。”
在诗歌与绘画之间存在着关联,也许“形象”和“语言”这两个词语将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两者之间的联系上,也同样使我们注意到两商国巴地安治希领织治伟者的区别。画家创造形象,诗人也创造形象;画家也有语言,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诗人的语言那么清晰明确划且;对于一片风景而言,调色板的作用就像一种消极类型的语法,婷师头鲁武范油跳从可能性的范围中排除了某些色彩;同样,它也是一种积极类型的语法,指明了从大地到河流、森林、天空的渐进可能性。

诗人和画家都想抵达语言背后的寂静,那种语言之马红乎煤台斗执内的寂静。画家和诗人都政知鲁干养层状决想要他们的作品不仅在阳光中闪耀,而且(无论凭借何种魔术)也在阳光内部闪耀;甚至也许从阳光内部闪耀要超过在阳光中闪耀,因为他们的许多作品始终都不是把在阳光中为人看见作为目标的,它们的目标是在洞装脱示穴、坟墓、死者中发挥魔力,也了许是对阳光的替代普假材注物。

诗人漫步在博物馆中,在他看见和听见的如此众多、如此不同的观念和处理方式之中,尤其有这样两件事物:寂静与光。把画框看成窗户,他向内看见里面的房间,向外看见了风景——即中国人所谓的“山水画”——他从寂静中知道他正在看见的是过去、死者、不可改变的事物;他还知道其他什么东西,即他看此七顶见的不仅仅是过去、难婷头注销少怕较故么示死者、不可改变的事物,也是从一开始就有意成为如此的事物:也就是从一开始就已成为过去的东西。于是,在如此多不同的主题和手法中便充满了寂静;于是,博物馆的庄严中便挤满了孤独;而绘画的光荣就立于生与死之间的某种着魔的空间。

他还看见这些矩形中的光似乎来自内部。在一位无名大师的作品中,他看见阳光中一座小瀑布薄薄的面纱——真是令人震惊!他倾身仔细去观瞧,水流变成了白色颜料,混合了少许的灰色,在一片灰的背景上——这又让他大吃一惊,但领复胞器和上次不太一样,那交叉的点,那精确的距离,在那距离之内,幻象变成了颜料,在那距离之外,颜料又变成了幻象。在弗拉曼克所画的河流中,河水薄薄的灰色表面承载着最薄的、颤抖着的灰色倒影,却是以最沉重、厚密、粗略的施色手养绍自上府似弱概家叫请段来完成的,其精湛技艺能够使颜料产生布误逐光的效果。又一次的震惊.

比奏较起来,他自己的诗歌艺术,开握香推坏围始显得像最为可怜的闲聊了,混合着不耐烦和各种意见。想到这里,诗人发现最好是赶快离开博物馆,那神奇的坟墓兼寺庙,在那里生者有权如此深入地观看已经不存在的东西,把他们自己的必死性作为一种庄严的寂静来体会;而这样的“深入观看”是在一个平面上完成的。

重新回到白昼的天光之下,他继续思考这件事情。首先是他同时代的几首诗歌,尤其是他所关注的,与绘画有关的几首诗歌。其中有奥登的《美术馆》,其沉思依赖于勃鲁盖尔的《伊卡洛斯的坠落》和《屠杀婴孩》。有约翰·贝里曼的《黄昏归来的狩猎者》,它也与勃鲁盖尔有关;有兰当·贾雷尔从丢勒的《骑士、死亡与魔鬼》汲取灵感的名诗;甚至还有他自己的一首诗歌,以勒内·玛格利特的《人类状况》为题。这些诗歌都与绘画有关系,但它们不是绘画。推测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应该是十分有趣的事情。

当然,诗歌不是谈论它们所涉及的绘画;不,因为诗歌提供的描述是相对稀少和有选择性的;没有任何派往博物馆的艺术学生胆敢带着这样的描述回来。不,诗歌谈论的是绘画的寂静;如果诗人足够幸运,他将直接说出绘画的寂静;诗歌所能说出的不过如此:它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它。诗歌在起作用的时候,也是被一种内在能量所照亮的浓缩形式;诗歌中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诗歌本身。这里,他同样观察到,所有在诗歌中发生的,也和绘画一样,是在一个平面上(纸页)发生的。

从另一方面,他放心地想到,曾经有这么多的绘画来自诗歌,涉及到诗歌,其本质和其主题一样富有诗意。例如,不仅有圣经的主题,而且有各种观念和风格使主题变形,把基督的受难诗化,在许多中世纪大师的作品中获得永恒的光辉,米开朗基罗超人的壮丽、格吕内瓦尔德的痛苦,勃鲁盖尔的普通白昼的光。

所以,画家和诗人都是形象的制造者,他们所创造的形象之间历来存在着关联。当我们说他们“制造”想象时,我们的企图不是把这种发明的组成成分加以区分。

画家和诗人都用语言写作。一开始,这似乎标志着一种关键的、难以沟通的差异,他们所用语言的差异。但是这需要做进一步的思索。

画家的语言当然拥有最古老的书写语言的光荣。矿物、植物、体液,甚至血液,在几千年前就已全部放弃了它们的本质,让位给知觉符号的再现,这些知觉符号建筑在恐惧、欲望、愤怒、梦想之上,还有一种装饰性的几何距离,以及某种冷酷。然而,书写的出现要晚得多。按照字母表的完全不依赖于绘画元素的书写的起源,通常认为不早于公元前第二个千禧年的中期。

|
也许字母表中的一切都可以在自然中看见:O是洞穴,W或M是远处的飞鸟,Y是树枝,如此等等。但那是不相关的。真正重要的是,任何字母都不能存在,只要这些符号被看成仅仅属于自然;它们必须摆脱自然,以便你可以写下C而不想到海岸线的弯曲,写下S而不想到蛇,写下任何字母而不想到别的,除了把它当作字母本身——某种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表面上“无意义”,在其巨大的组合范围内却能够“有意义”的东西。想想社会的保守势力对1913年的“军械库展”的反应,你就可以想像人们可能存在的对字母表的发明的巨大憎恨:“它和我见过任何东西都不像,”“一个孩子也能做那样的事情,如果他认为值得,”如此等等。

谈到绘画,与抽象时代格格不入的贡布里奇曾经写到再现艺术的神奇,他认为绘画也许是从自然的巧合中产生的——和字母一样,但是方向恰好相反。他推测,最早的洞穴绘画可能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岩石,岩石本身首先被辨认为与一个动物相似,然后凭借艺术手段予以加工,增加这种相似性的程度;最早的画像雕塑也把人的颅骨作为支架。

绘画的发展演变可以理解为三个主要向度。首先是更为精确地再现这一方向,其终结是蜡像的独特魔术,它马上就清楚地把自己同艺术的魔术分开了。第二种向度是装饰、韵律、形式、形状的方向,一种抽象性。第三种是语言的方向,字母和符号,终极是书写的魔术。这个过程可以在中国书法中感受得到;而在埃及,尽管书写和绘画明显是互相区别的,但是书写仍一直是具象绘画的一种,尽管特殊语言和非再现符号的引入使之变得抽象和有条件了。

值得记住的是库马拉斯瓦米在《基督教与东方艺术哲学》中所阐述的观点,他说在宗教艺术传统中,中世纪的基督徒和印度教徒一样,把绘画当作一种语言艺术;圣像画中人物受僧侣的编码语言的支配程度和对可见世界的观察是一样的;这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没有照相术的世界中,神和拯救者的形象是怎样这么快就变得固定不变的。

因而,在书写和绘画这两种语言中,大地的形式和本质上升起来,并获得了一种心理和精神的品质,在这两者存在之前的人看来,具有一种惊人的与世界脱离的力量。
也许这种比较必须结束了。因为写作和绘画“确实”是彼此脱离的。它们会合为一体吗?它们应该合为一体吗?如果它们相异却巨大的力量熔铸成与两者均不相像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呢?

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例子:地图、图表、表格、蓝图的绘制……在那里,绘画最为擅长的有形之物的再现,是以严格的抽象的书写语法来并行实现的,能够不改变它本身的性质来传达无穷无尽的信息,这是对书写语言的卓越贡献。这种书写与绘画的混合还有别的方式呈现于世吗?

在这样的问题上,我愿意做一次相当狂野的跳跃,并希望保持向前的方向。书写和绘画能够相遇,尽管我不知道这种相遇会产生什么。也许其产物是全然无形的。这里我从音乐或者有关音乐的思想中得到一个模糊的暗示。普鲁斯特触及过这种思想,但几乎是马上又放走了它:

“正如某些生物是自然所抛弃的生命形式的最后幸存的证明一样,我问自己,如果没有语言的发明,没有词语,没有对思想的分析——音乐是不是可能存在的精神之间交流手段的惟一例证。它就像一个在虚无中终结的可能。”

另一位作家弗朗索瓦·勒·利昂奈斯在《时间的东方之书》中,也激发了这种思考,但也同样没有例证,当他说某些音乐——他的例子是伊利莎白时代的维金纳琴师、巴赫、舒曼、韦伯——“不仅仅由能够愉悦耳朵的起伏的声音模式组成,而且也由还未编码的心理的象形文字组成。”
对我所提及的这个最为模糊的暗示,至少在现在,我无法继续探讨下去了,尽管我的一些读者也许能进一步去开掘。因为这个“象形文字”和“编码”有其自身的魅力,因为艺术在它们的流行通俗一面之外,始终与神秘有着深刻的关联,这是只有内行才懂的,这秘密本身就是神圣的。

1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