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有达

唯一的一部电影 一条安铁烧达鲁狗

惟一能将我与疯子区分来自开的,就是我不是个疯子。

如果存在2000个毕加索,30个达利,50个爱因斯坦,这个世界将变得非常令人难忘。

纽约第五大道最繁华的两个橱窗的主人邀请我为他们设计两个超现实主义的橱窗,我费尽心思创作了很多东西,第二天却发现橱窗已经换掉了。据说是因为聚集的行人太多,我非常气愤,于是走进橱窗剁碎了360问答假人,砸碎了橱窗,然后坐等警察的拘捕。
————达利

加拉——一个被誉继牛川培损具跟金神叶管为“完美女神”的女人,达利惟一的女人,在达利的一生充当着重要角色。

达利的画作中有两个重要和间伟景鸡元银形象,反复出现。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妻子加拉。达利的绘画,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厌其烦地唱的对加拉的颂歌。在达利的艺术中,加拉的地位极其重要,她曾参与达利的创作,可以称作超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员。止庵分析说,画家达利与模特加拉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利的女人只有一个,就是加拉;这个女人是神。换句话说,把这个女人当成神的那个人是演员。“加拉的崇拜者”是他永远扮演着的角色。不仅如此,达利还强迫别人与他一同崇拜加拉。如果说达利是戏剧性的那么加拉就是戏剧性对象,是一个符号。上原变达利喜欢这种戏剧性的对应关系察文陈种即析,他对加拉所表现出的绝对真诚对我们来说,可能仍然是“达利式的恶作剧”的一部分。

比达利大九岁的俄罗斯女人加拉,原是法国头号诗人保罗•艾吕雅的妻子。1928年达利第二次去巴黎时结识了艾吕雅。第二年艾吕雅带着妻子同另外几位超现实主义朋友到加达克斯回访达利,此时的达利已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狂笑单农井头倍症”,看到加拉后,他一见钟情史配界新毛尔轻护,惊叹到:“加拉根反持跑,艾吕雅的妻子。就是她!复活了的加露兹凯(达利童年时幻想过的伴侣)。我从那裸露的背认出了她。这是她的皮肤,柔软而又光滑,如同婴儿的一样。肩胛突出,背部的肌肉强劲得像年轻的竞技运动员,臀部的线采家绝杂条优美,富于女性特集城云征,在这一切的衬托下,更显得她腰肢柔曼,甚至过于纤细——真是一件精湛完美的杰作!”在达利大献殷勤时,加拉也用爱销稳毫检意什情治好了达利的“狂笑症”和性焦虑。而这对情侣在同居了近三余穿大拉铁突修正十年,才于1958年在任字艾吕雅去世后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加拉的魅力让达利一生着迷,她给与达利的不仅是妻子之爱,还有母亲的关怀与情人知抓诉协均还力印的狂热;她不仅是达利的完服古士转香居加美女神,还是达利英明的经纪人和最钟爱的模特。还是听听达利是如何赞叹但席香路落品书吃长如细自己妻子的吧:
“加拉带给我无限的喜悦和征服世界的原动力,对我来说,她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画着加拉,我就接近崇高。”
“我毫不动摇地坚信,在涉及我未来的一切问题上,加拉都是正确的。”
“谢谢,加拉!还是亏了你,我才成了画家。若是没有你,我绝不会相信自己的天赋。”
通读达利结识加拉后的一幅幅杰作,“女神”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像一缕幽魂牵引着读者朝拜的眼神和达利惊心动魄的世界。

其实达利这位二十世纪的超级艺术家,终身热爱基础科学,像是基因,相对论,还有量子物理。同时达利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只是业馀玩家,知名的数学教授班考夫(T. Banchoff)就表示,达利和他是平起平坐的讨论,而班考夫是达利以纽约饭店为住所的座上客之一。此外,电影中也展现了达利和诺贝尔奖得主,比利时科学家普律高辛(I. Prigogine)间的友谊,他们彼此争论时间与相对论。这也间接提供了理解达利画作的参考点,像是许多作品中扭曲、折叠的时钟与时间。

事实上,达利不只和数学或物理学家交游,他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也有接触。像是知名的生物学家华生(J.Watson),一九六五年就曾要求达利为他的著作《双螺旋 - The Double Helix》绘制插图,虽然达利后来并没有接受,不过知名的DNA双螺旋结构与超现实的达利却有这麼一段渊源。 一九八六年,达利更邀请国际顶尖科学家在西班牙费格拉斯的达利美术馆举行研讨会,题目是「自然中的机会」,达利则是在病床上透过监视器了解会议进行。会议中,普律高辛与法国数学家童姆 (Thom)激烈争辩。达利最后表示,希望以薛丁格之名,两人能调和彼此科学观点的差异。主角之一的普律高辛后来说:他不知道为什麼达利要提到薛丁格。不过普律高辛与达利交往甚久,可能了解达利对旁观舌战十分有兴趣。

达利终其一生,自认天才,公认鬼才;是狂傲不覊的艺术家,却与科学有著半生情缘。尽管他遭到现世的超现实派除名,但超现实却是对达利最理想的描述,最贴切的分类。达利风格稳定后,持续六十多年的创作,世人早已臣服在他创造的想像空间。达利的灵感从何而来?人文思想对达利创作的激发似乎已经不多。达利自己表示:思想家已经不能给他任何东西,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甚至可以给他不朽的灵魂。天才之志,伟哉斯言。

艺术家经常吸取不同的知识养分充实个人作品。但是对西班牙的天才画家达利(S. Dali)来说,充实对他是一种蔑视,因为充实意味著不完美,预设著思考的方向,达利看起来根本不需要。他一幅又一幅令人惊叹的作品只会令人猜想:究竟他是从哪得来的灵感,又是从何得到的养分?谜底是佛洛伊德揭开的潜意识?还是妻子加拉带来的爱欲情仇?面对达利的作品,一般人的问题不是如何更好,而是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世界在达利眼下,一切显得深沉而不安。

达利一九八九年去世的时候,床边小几置有几本书。作者有物理学家霍金(S.Hawking),薛丁格(E. Schrödinger),还有数学家吉卡(M. Ghyka)。熟悉这两个领域的朋友可能会心一笑,原来达利画作中的养分,那些扭曲的空间,断裂的时间,甚至流动的宇宙,原来都是平日熟悉的科学世界。其实达利对科学早有一颗狂热的心,生活更是积极参与科学社群。达利的同乡,加泰隆尼亚导演尤比达,最近就拍摄了一部有关达利的纪录片,《达利空间 - The Dali Dimension》。内容就是叙述达利鲜为人知,属於科学的另外一面。

达利雕塑作品欣赏
抽屉人
青铜 1982年
长179厘米 宽58厘米 高95厘米 178千克
多年来,达利为这个形象作了多幅画。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版本里,作品的脸总是藏在长长的头发里。虽然作品显然是一个男人,但实质他不是一个人,因此作品被冠以人形的标题。抽屉是空的,似乎提醒我们有一个地方可以储存想象。而举起的手似乎在警示我们除非有足够的能力接受超现实,否则不要靠近他。

青铜 1981年
长155厘米 宽50厘米 高210厘米 304千克
达利总是把一些看上去根本不合适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加入超现实的意味。此件展品最突出的部分是女人的头上布满了花,像动物一样呈角状耸起。这件作品中拐杖的超现实运用,代表重生和复活。头上插玫瑰的女人站在两个拐杖上,一只支撑着她的右臂。两个没有现实意义的手上的手放在左臂上,稳住了身体。 就像达利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确评价一样:“富足但是脆弱”。这件雕像是达利狂想作品中的升华之作。

时间的轮廓
青铜 1977年至1984年
长100厘米 宽77厘米 高150厘米 141千克
这个雕塑是达利1931年绘画作品 “记忆的永恒”的回应,达利著名的融化、变形表在这里第一次出现。雕塑中钟表在枝头融化,变成一个人脸的侧面,表明了人和时间的结合。超乎想象的软化表也表明了时间的心理状态,同时自然流逝的时间是可以被人类所领悟的。时间变慢和它的非理性因素是达利想要告诉我们的。这只融化表的形象后来多次出现在达利的作品中。

梅维斯的唇形沙发
综合材料 1936年至1995年
长224厘米 宽75厘米 高85厘米 41.5千克
梅维斯的唇形沙发改变了以往达利偏执讽刺的手法,而从事物的本身表现。达利参照一个实际的事物,梅维斯的性感的嘴唇,制作了一件功能性作品。我们知道,梅维斯的美貌和她的俏皮话远比她的演技要著名的多。而达利是公众眼中的宠儿,在对梅维斯的敬意中产生了这个沙发的灵感。最早的沙发在达利的监督下于1936年在巴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师埃尔萨运用了 “鲜粉红色”,使这件作品变得非常流行,一再地被家具制造商们复制。其中一件保存在菲格里斯的博物馆里,从一定的角度望去,它精确地再现了梅维斯美丽的面庞。

斗牛士的迷幻剂
青铜 1970年至1976年
长30厘米 宽30厘米 高208厘米 74千克
在西班牙没有什么比斗牛士更传统的形象了。这件雕塑是超现实作品中的精品,几个不相适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有了新的含义。西班牙斗牛士迷幻剂的设计的意图是引起幻觉,藏在小号里的脸从一个超现实延展的肩上升起。当观看者转身离去时,他会发现难以忘掉这件作品。当然,这件乐器不能演奏,它的功能是束缚斗牛士。达利的雕塑想要从平庸中超脱,使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

记忆的永恒
青铜 1980年
长90厘米 宽40厘米 高191厘米 137千克
达利远离了人们广知的表的形象,并特别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柔软的表挂在枝头,是古典生活的象征。达利说:“时间是在空间中流动的,时间的本质是它的实体柔韧化和时空的不可分割性。”达利检验人们观察时间的速度,它不仅仅是用于科学精确度上的,而是取决于人们观察它时的感受。当我们做一件愉快的工作时,时间似乎在飞,而当我们感到乏味的时候,时间是滞留的。但达利的表不能完全的把时间留住,时间流失的速度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把握

达利 内战的预感

达利:《内战的预感》

西班牙画家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它的重要特点是以写实的手法或近乎抽象的手法表现人的潜意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或是荒诞的情景,或是奇特而又近乎抽象的画面。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属于前一种手法。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作品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附:

内战的预感
因为近日断断续续听到一些消息,突然想得几幅画作,于是攒成文字,给我的朋友。
选用的画作缘起于毕加索谈论格尔尼卡的一席话“我不是超现实主义画家,我并没有脱离现实而活,因此不会用更有文学味道,或者更有诗意的弓和箭来表现战争,美感固然重要,但是要表现战争,我就一定回使用冲锋枪和炸弹。”其间提到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让我联想起一些人和事情。
“冲锋枪和炸药”在这里象征的不仅仅是战争,还代表一类人,那些喜好毕加索的人。我的好朋友,她最爱的画家是毕加索(那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是否最爱,并不确定。)。看一个人的画能反应他的性格及行事风格,同样的习作,不同的人就宽启能画出不同的风格,色彩,构图。你想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的画,那是他灵魂的一个入口。或者对方喜好的绘画风格,也是一页小窗。

格尔尼卡 毕加索 3.5m×7.8m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这是一个很有炸弹能量的女人,爱也好,恨也好,总是能让人闻到火药味道,她旋风从身边刮过能让你感到幸福的疼痛。同时,她也是务实的,和她相处象脚踩在土地上,安全而稳定。如果要为她画一幅画,一定要用刀,刮上重重的油彩,颜色怎么浓烈怎么来,风格是“现实主义”。只是因为我的阅历有限,找不到合适的画作来表现,用了格尔尼卡,从画面蓄势也能感受一二。
关于我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我一直以为是因为我们性格合拍。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性格不是很象,或者说差异较大。她是一个火一样的女人,而我,在她心中大概是柔软无形的水。“我们的友谊那么稳固而长久,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和互补的性格。”她这么说。
同样是反映战争的题材,来看一幅Daly的作品《内战的预感》,Daly是我最喜欢的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内战的预感 达利 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多于内心的挣扎,恐惧与撕扯---《内战的预感》,这是我对听到的事情的直观感受。不过还是想再拿出另外一幅画:

圣安东尼之诱惑 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
画布油彩 1946 89.5×119.3cm

这副画被达利赋予了意义:人的理性与内心潜意识的力量之间的挣扎。
就此打住,自己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仅仅献上绘画,跟朋友分享。

“脊镇爱与美”以及“超现实”的两种力量——达利一生的绘画轨迹

概论
用一种比较不太精确的历史旷观,我们可以发现西洋绘画史有一种循环演进:首先画家追求艺术的『纯粹型式美』,因而发现『黄金比例』是产生美感的绝对标准;之后绘画技巧没有革命性进步,于是艺术以『表达思想』为主,所以基督教思想主导下的中古世纪艺术一律以表达『神圣性』为绘画主流;当信仰方式偏重灵性而反对肉体,绘画中的人物形体便空灵缥缈。文艺复兴时代绘画技巧产生革命性的透视法,慎野如促使达文西追求对的人物美而创作『蒙娜丽莎』,并且把蒙娜丽莎的原型转化成他其他的后期作品,如与蒙娜丽莎一样美的『施洗者约翰』。随后艺术家在既有基础上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直到印象派再一次产生技巧的巨大革命,莫内与雷诺瓦一生都为了使用最美的色表达最美的大自然光线;之后到了现代绘画,便很难说有什么彻底的技巧革命了,于是现代绘画明显地皆以表达某艺术理念为根本基础。对他们来说,艺术作品的目的不是带给人们美感经验,更适当的说法是,这些艺术作品是要询问观赏者:『这件作品为什么不是艺术作品?』。
处在以表达理念为主流的艺术时代中,透过绘画发掘人性潜意识的面貌当然可以成为艺术的一种表达。既然透过艺术表达神圣性是一种艺术,那么透过艺术表达人性潜意识的层面当然也是一种艺术。达利的绘画,正是这种挖掘潜意识的最佳表达;但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也深切反映出自己的深层意识。

“爱与美”以及“深层意识”的对抗
达利一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认识他永远的爱人加拉。第一次约见面时,他本想利用象徵性吸引她注意,他把衣服撕破剪碎再加以翻改,脖上挂珍珠项练,耳朵后插天竺葵花。刮腋毛时,把皮肤划破,把血涂身上,然后再抹鱼胶羊屎油混和在一起的混合物。但是远远一见到加拉的裸背,像遭电击,立即决定终止这个毛骨悚然的约会。加拉原本是超现实主义派诗人保罗.爱吕雅的妻子,后来成为达利的母亲、妻子、密友、模特儿与灵感的泉源。
这个故事正是达利一生作品的思想骨干。达利是一个善于作怪以世骇俗的人,所以他对于人性深层意识所有的阴暗面皆毫不保留的表达出来;然而,他对加拉『如遭电击一般』因而放弃搞怪的行为,说明他的玩世不恭却保留给永恒性价值的立足地。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搞怪,一但遇到真心的相爱『加拉』,马上恢复常人。换句话说达利的作品往往有两种力量的撕扯:一种是代表二十世纪迷失的潜意识阴暗力量,另一种是代表加拉的爱与美的力量。自达利后多少现代艺术家也尝试询问『为什么人性阴暗面不是艺术?』,但是当他们把杀人魔情境、奸杀现场当成艺术表达时,却只能让人质疑艺术至此是否走火入魔?是否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的『受胁迫的暗杀者』正转而控诉这些艺术家?
达利并没有走到这种地步,依我看正是加拉的对抗力量所阻止。

记忆的坚持(1931)
把达利的作品以『它触动我们对常态事物怎样的全新看法?』这种心理分析观点加以欣赏,通常是不错的方法。
在『记忆的坚持』之中的软掉的时钟正是一个代表。『由硬变软』对人类心理而言通常是一种『越来越糟』的时间感加失望感,对比的心理联想是食物腐烂、冰淇淋溶化等等意像。于是在我们寻常观念中冷硬的时钟在本画变软,马上很容易产生『越来越糟』的感觉;更由于主角是『时间』,更产生对青春白白浪费的恐惧感。所以展示这幅绘画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往往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这正是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画风要带给观赏者的心理感受。
与之略有不同的是,软钟还可以诱发具体的心理感受,达利有些作品则只是纯粹产生知觉重组的感受,而没有具体清晰的心理想像。最代表的是他许多『双重知觉』的绘画,如1936的『严重的狂想症患者』、1937的『倒影变大象的天鹅』、1940的『奴隶与隐藏的伏尔泰像』等。

西班牙内战的预感(1936)

透过性与暴力的想像,达利把人性的最强的厌恶感投射在对内战的绝望上。对战争之残酷与非理性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表达,然而达利完全单纯地表达『恐惧感』。他透过一只被拉扯的乳房与相对的一只足踝,以性暴力的型式诱发『恐惧』;再以一个狰狞哭号的人头,与诡异的几只手,进一步诱发恐惧。画面上没有一丝战争相关事物,只有心理上的感受与之相符。

加拉的实体与虚像(1944)

这幅画正是让达利从搞怪中吓醒的加拉之裸背,毫不作怪的画面主角后,是加拉裸背变形成神殿式建筑的幻想。这幅画与达利其他惊世骇俗画比起来要平实多了,但正是与前述画作相比,表现出达利受到『爱与美』力量拉住的事实。

『梦』(1944)也是类似的作品,图中仰卧的美女正是加拉诱人的胴体,以连续性的几个荒诞实物表达出惊醒前的梦是怎样的内容。如果不是加拉对达利的美与爱,这种恶梦的内容会被达利的搞怪玩弄出怎样色情又暴力的内容呢!

里加港的圣母(1949)

达利创作出许多以古人为本的宗教画,其中绝大多数都让加拉出现,凡是圣母像几乎全是加拉画像。事实上,以达利的个性不可能对宗教的神圣性产生顺从;然而透过画面中的加拉,处在超写实时代的破碎与虚无中,达利把加拉的爱与美变成他的宗教画中理应赞美的上帝。

『里加港的圣母』中,一切前人绘画留下来的神圣象徵图像全都破碎与悬浮,彷佛世界是不实在的空虚;然而不变的是加拉的脸一样充满著爱与美,虽然破碎但仍不失加拉形貌;这正是我所说的两种力量之拉扯。

相同的,1954的『耶稣受难』中,怪异地漂浮在空中的十字与耶稣,加上毫无钉痕的肉体,给人一种『耶稣上十字架是一种幻想』的虚无感。然而,下方的加拉是如此认真凝视著这个虚无的十字架,脸上的表情绝对意谓著认真与感动十架上的忧伤。在这两力量的拉扯下,达利究竟是走向那一边?我们真的无可得知。

当加拉不在场时,耶稣就彻底地虚幻了。1962的『山谷里的基督』完全没有加拉,于是耶稣只剩下一片雾蒙蒙的轻烟。

加拉于1982年去世,1982年仿古人的『圣母悼子』,圣母的脸不再能画成加拉;于是整个画面充满机械与金属,完全失去任何价值意涵,只剩下二十世纪苍白的机械时代。

结语
综观达利的作品,正是上述的两种欣赏方式:一种是纯粹让欣赏者产生各种心理感受,包括如『奴隶与隐藏的伏尔泰像』般的知觉重组感受或如『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般的情绪感受。另一种则是去感受绘画中的思想意涵,于是很容易发现达利作品中『爱与美』以及『现实性虚无』的对抗力量。
如果诱发心理感受是一种艺术,那么达利的成名,正是由于他的作品非常契合地表现出各种人类心理的现象。
达利因为拥有加拉的『爱与美』,所以安稳地走在超现实的路途上;而分析现代绘画,却发现除非像达利或夏卡尔这般拥有价值基础的人们,否则几乎都会走向虚无与疯狂。人终究得面对现实,超现实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现实批判,但是完全活在批判中却只能让人疯狂;因此当我们注意达利作品中的加拉,便可以发现支持达利生活的根源,更能理解为何加拉去世后达利不再作画。
欣赏达利是我们平常生活一个很不一样的、有意义的激动与灵感,然而我们看到作品中的加拉,我们就得知道,我们终究得回到我们现实的世界,寻找我们自己的加拉。

4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