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图的画作赏析

马轼,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60厘米,钤“练川马轼”印款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二段,取《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诗意,描绘陶渊明弃官归里,以驴代步,二稚童担书剑随行,歧途中问路,征夫为之指点。马轼能深刻领会原作意境,故能营造出一种深幽清雅的画面意境。 马轼,纸本,水墨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三段,取《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诗意,在“稚子候门让裤”中描绘诗人到家时,一家老小团聚之喜悦场面,其笔墨构图都具有南宋画院遗风。 李在,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3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核滑则中的第四段,取《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诗意,描绘诗人归隐后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景。诗人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秀色,似有所思,一侍童携杖侍立其后。画面构图疏朗开阔,极好地烘托了诗人的胸襟,也更加创造性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 李在,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4.1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五段,取《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诗意,描绘诗人眷恋自然山色的情怀。日将西下,诗人徘徊不忍归去,抚松而思。小童抱琴略显几分疲惫,晚风拂起衣带,增加了几分凄凉。古松傲立,正是诗人人格的真实写照。 马轼,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64厘米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六段,取《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诗意,描绘的是诗人通过农人耕种,得知春天到来时的欣喜心情。画面以左右对称的朴实构图,将诗人观耕和农人劳作组合在一起,通过诗人与牵牛农人的呼应来传达“农人告余以春及”这一主题。 夏芷,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9厘米
夏芷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七段,取《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诗意,表现诗人乘舟而去的情景。诗改棚人独坐舟中凝视着前方,小船慢慢地驶离岸边。岸边岩石后一仆正在收拾帐车,看来诗人是乘车而来,弃车登舟载书远游而去。景物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 李在,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4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九段,取《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诗意,描绘诗人凝思赋诗的情景。作品画一翁临流作诗,左手扶膝,右手执笔,书童研墨于身后。对岸的白鹭似乎触动诗人某种情感。

关于书画作品

看看《中国书画快》、《国宝沉浮录》两书即可,要是有时间可以看看张桁先生的著作

3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