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微課堂之馬格裏特(五)

鼎典理念:

讓孩子擁有發現美和獨立思考的品質。

2019.02.02

今日賞析微課堂分享~

《 Human Condition》1933

  瑪格裏特畫了許多類似構思的畫作,它展現給我們一幅視覺的假象。這是一副站在窗前由室内望向窗外的視角,他将以團行含一幅與窗外風景完全吻合的畫放在窗前。而在畫面中的一棵樹顆樹擋住了他後面真實室外的三棵樹,對于觀衆來說,畫面既在室内畫架上又在畫布以外窗外的風景裏。

  正如瑪格裏特所想表達的自然與描繪自然的畫家之間的聯系,對自然的總結與歸納正是畫家們在作畫時對自然的取舍和布局。而将室内和室外的風景同時在同一張畫面上跳躍塌笑與轉換,表現了畫家在作畫時在窗外真實的風景和畫面虛構的顔色之間遊走。對幻想和現實之間的暧昧不名和不可言說完美的以這種畫中畫的角度體現。

《美麗世界》Beautiful world,René Magritte,1962

  《美麗的關系》The beautiful relations,René Magritte,1936

  這種革命性的反思意識,通過描述一種語言和圖像表達的假象,标志着一種現代主義的覺醒。我們之所以認爲馬格裏特影響到了整個超現實主義,包括達達主義,波普藝術、觀念藝術,還有後來的極簡主義藝術家,就是因爲他指出了這層語言和圖像在體驗真實上的虛假性。爲什麽我們看到達達之後出現了那麽多的抽象畫,那麽多的畫家不再描繪事物的本身,不再歌頌和傳遞事物的美感,這不僅是杜尚的影響,也是《圖像的反叛》這幅畫的作用力。

  《圖像的反叛》的革命意義也就在于此,馬格裏特指出了這種帶褲人爲因素的參與,指出了這種漂浮在真實存在之上的描述關系。在這個畫面裏,其實不論是語言本身,還是藝術家畫出的這一隻煙鬥的二維形象,它們都不是真實的本身,都是人類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這種人爲的、可變的、不自然的間接意義成爲了我們生活裏的大部分經驗。

《印花樣》Decalcomania,RenéMagritte,1962

《對心髒的打擊》The blow to the heart, René Magritte,1952

《摔跤運動員的墳墓》The tomb of the wrestlers,René Magritte,1960

簡述馬格裏特

馬格裏特的風格被法國超現實主義領軍人物布雷東形容爲“最清晰的超現實主義”,他基本保持了被稱之爲精密、神秘的現實主義,或魔幻優雞南現實主義的超現實主義風格。作品真實地表現日常場景,不作變形歪曲,但事件與細節的意外組合,産生出奇特怪誕的神秘意味,如同同睡眠中醒來一瞬間,在不清醒狀态下所産生的視錯覺與視幻覺。馬格裏特的許多作品也像是在描述夢幻中的情景。 代表作:《生命》《兩姐妹》、《受威脅的兇手》等。

麻煩采納,謝謝!

46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