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趣味中心”是文化艺术界常用的一个专业术语,通常是指艺术作品中最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引人入胜令人成胶回味的地方。通俗讲就是艺术作品次势防动中的亮点看点。文学作品比如小说中有趣味中心,叫“文眼”,艺术作品比如油画中也有趣味中心,叫“画眼”。趣味中心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要素。
对于喜欢油画的大多数读者来说,欣赏油画艺术作品,并非是想从中探索什么创作技法,也不甚关心它是什么风格,只是想从中获得视觉的美感和精神的愉悦,再进一步就是产生心灵的共鸣。而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油画伯判队送电树作品中的趣味中心。
一般来说找,经典的油画艺术作品都有它的趣味中心。不过,由于一哪妈纪步幅画中包含许多内容和要素,有主体,有陪体;有近景,有远景;有明年志式父资县尔宜核,有暗;有静,有动;不可能处处都是趣味中心。高菜明的画家往往会以恰到好答句议处的表现形式来显示画中的趣味中心。
油画艺术作品的趣味中心,有的体现在画中人物的形象表情上,有的体现在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构图设计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背景图案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色彩渲染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明暗关系上,有的体现在画面流早支液断露出的气息氛围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创意想象上。等等。
今天,笔者试以一些经典的名画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欣赏油画作品中的“趣味中心”这个问题。
一,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趣味中心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巨匠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西方第一名画”之称。该画问世500多年来,受到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喜欢。这幅画的“趣味中心”在哪儿呢?就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微笑”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开心愉悦的表情。但达芬奇塑造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却是“很不一般”。这微笑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女性的温柔宁静,有贵夫人的雍容优雅,有人性中的善良大度,有欲言又止的心事重重,甚至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这微笑中散发着柔美和谐慈布善的人性的光辉。几百年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仅打动了无数的人,而且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测遐县云还找大觉硫空想。
二,鲁本斯《三美神》的趣味中心
“三美神”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美丽、智慧、贞淑的三位女神,是西方油画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但影是17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鲁本斯创作的《三美神》却是与众不同。其他画家笔下的《三美神》或端庄秀美,或玲珑纤巧,或妖娆妩媚,或练杨点领盟秋属毛料顶屋风情万种,而鲁本斯的《三美神》中的三位女子形象却是人高马大膀阔腰圆臀厚腿害友粗甚或可以称得上“彪悍”了。其实,这恰恰是鲁本斯的高明之处,也是这幅画的看点、亮点和趣味温胡中心。其一,它特色鲜明。其二,它更显真实,更接地气。因为生活中的女子并九领液气渐速展病孔运根不都是极尽美丽的。其三,它富于动感,更具视觉冲击感染力。也正因如此,在众多描绘《三美神》的作品中,鲁本斯的《三美神》给人印象最深,名气最大,让人过目不忘。
三,安格尔《泉》的趣味中心
《泉》是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历经26年创作完成的一幅人体油画,被誉为西方人体油画的巅峰之作,并被许多国家列为美院教学的范本。如果单凭想象,一幅正面全身呈站立姿势的裸体少女油画,看上去难免会有些不堪。可是读者从这幅画中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低俗色情,反而是一种清澈透明的纯净,一种宁静典雅的庄重,一种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韵律。那么,这幅画的趣味中心在哪儿呢?不是人物裸露的身体,而是画面中释放出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纯正无邪纤尘不染的气息、氛围和神韵。这种气息、氛围和神韵,给人带来的是至真至纯至美的精神享受,而不会产生荒唐无聊的念头。
四,克里姆特《吻》的趣味中心
《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代表作,这是一幅表现爱情的象征主义油画,是克里姆特以他一世的情人米芙洛为模特创作的,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都看到过这幅画。这幅大异于传统写实油画的作品有两大看点:一个看点,是它新巧的构图。画面中,一对亲密恋人被裹在一个金灿灿的圆包里,两人似乎已经融为一体,男子似乎掩在画里,只隐约看到女沉浸于爱的幸福表情。再一个看点,就是它极尽华美富于装饰性的色彩图案。这两大看点构成了《吻》这幅画的趣味中心。
五,夏加尔《爱情》的趣味中心
夏加尔是20世纪早中期活跃于法国画坛的俄罗斯裔著名画家。《爱情》是他为纪念与爱妻结婚3周年而创作的。画中,玉树临风挺挺站立的是画家夏加尔本人,而他单手撑起的,穿着一袭紫红长裙在半空飘舞的女人,正是他的爱妻。这幅画的趣味中心在于它奇妙绝美的创意。画家以这样的画面预示爱情的甜蜜和伟大,预示爱情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预示让爱情无拘无束,自由飞翔。
六,达利《时间永恒》的趣味中心
《时间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代表作,达利被称作是西方画坛的天才、奇才、怪才,其很多作品充满魔幻般的想象。通常在人们看来,做为计量时间的钟表,不管是手表还是座钟挂钟,它们只会停摆,无论如何是不会弯曲的。
但达利的《时间永恒》却让一个个钟表呈弯曲状,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垂在平台上,有的搭在叫不上名字的动物脖子上。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同时启迪人们思考:画家让钟表弯曲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暗指不管有没有钟表,钟表是走着还是停摆甚至弯曲,时间都会照样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时间又是无限的、永恒的……
扛的是顶风的旗| Otto Wagner 奥托·瓦格纳 |奥地利邮政储蓄银行
1.奥地利连接着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是欧洲的心脏。维也纳被称为“心脏中的心脏。
维也纳的城市是由一圈Ringstrasse围合而成,中国人称之为“环城大道”,这一圈Ringstrasse便构成了维也纳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园、卡尔广场、博物馆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霍夫堡宫、市政厅、国会大厦、维也纳大学全部围绕环城大道展开。
环城大道原是兴建于13世纪的城墙,用释放英格兰理查一世的赎金修建,搏虚1529年土耳其围攻维也纳时进行了加固,并修筑了大约500米宽的壕沟。到18世纪后期,这样的防御工事已经过时,但是直到1848年革命才引发了根本性的改变。
13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维也纳就已闻名世界,它曾分别是 神圣罗马帝国 、 奥地利帝国 和 奥匈帝国 的首都及统治中心,在 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几百年的统治下,维也纳一度发展为欧洲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
2.奥地利的维也纳更喜欢被人叫成 Wien 而不是Vienna,这里曾是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的大本营。“哈布斯堡”其实是一个家族的名称,从北方的现法国发迹一路南下,秉承着占领土地不靠战争而靠通婚的家族原则,子嗣遍布欧培唤洲大陆,王朝的基地在维也纳建立了长达600年。
美景宫是奥地利亲王的夏宫,虽没有美泉宫的壮丽,但其珍藏的克里姆特的《吻》,其光辉足以掩盖所有其他维也纳艺术作品。此刻,面对真迹,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画面上人物的情绪,以及通过细节表达出的传神的动态。画面采用了平面图案式的处理,将两个人物紧紧的压在同一平面上,并不过分强调透视,并且在人物的衣服上使用了金箔来制作各种拼贴状的图案,更好的烘托了人物情绪。
在欧洲,几乎没有一座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七颗不朽的音乐明星——格鲁克、海顿、莫扎特配银凯、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曾在这里生活过,向全世界放射着光辉。这种兼容并蓄的艺术,这种犹如音乐柔和过度的艺术,从这座城市形成的外貌就可以看出。
——奥地利作家 斯・茨威格
在介绍赖特的拉金大厦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赖特曾经与瓦格纳合作过。奥托·瓦格纳(1841-1918)出生于维也纳的郊区,经由维也纳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学习和柏林工业大学的交换,培养了对社会变革和工艺革新的兴趣,提出建筑是所有艺术门类的综合。
从最早的别墅到后期的邮政银行,我们可以感受到瓦格纳对于设计理论和风格所进行的不断探索,在自我否定和创新中引领奥地利建筑迈入现代主义。以下维也纳的速写系列。
在瓦格纳的名著《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 1896)中曾提出建筑师(设计师)的培养是一生的事情,往往要到三十岁才能独立实践,四十岁才达到事业上的成熟。说这番话时,这位对二十世纪欧洲建筑与设计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已年过半百。而此时,早已进入成熟之期的他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自我更新,与时共进。并在十年后完成他的传世之作,被称为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的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the Postal Savings Bank, 1904-06)。
对比:
在维也纳这样的艺术之都中设计现代建筑,是难上加难的。瓦格纳的一生都与变革和革新产生着奇妙的联系,虽然在19/20世纪之交,保守而严谨的古典主义仍然统治着欧洲大陆,但时代的步伐如同春潮般涌动,瓦格纳的观念和作品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学生奥别列兹、霍夫罗等人组成了"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奥托·瓦格纳晚年重回古典。
1.东意建筑沙龙 《2015年8月德奥建筑考察回顾——奥地利建筑19-21世纪发展概述·维也纳篇》
2.吴若晨 《旅行丨维也纳蒙太奇 》
3.中西艺术欣赏《你绝对没见过的—瓦格纳 速写》
4.BOA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的现代性》
5.Mona 《50八卦 | 维也纳:这儿不仅仅有音乐》
6.德国优才计划 《最美不过奥地利专辑之:都市灵魂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