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图是谁画的? 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画?

美国印象主义美术大师惠斯勒:《白衣少女》
1862年在伦敦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展出了东方艺术,它与先前在巴黎的“中国之窗”展出的日本葛饰北斋的彩色版画,给惠斯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日本版画中找到所需要的艺术因素——强烈的对比和装饰性,同年他创作型中汪了这幅白衣少女像。在这幅肖像中描绘的是爱尔兰的一位少女乔,由于以白色为主调,围绕它展开极为细腻的色调变化,所以题名《第一白色交响乐》。惠斯勒试图在色彩上加强形象的音乐感受力,因而,他广泛采用音乐术语,诸如交响乐、变奏曲等。
1862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拒绝展出这幅白衣少女,1863年法国沙龙也给予它同样的厄运。惠斯勒只好把这幅画送到落选沙龙展出。这幅画受到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德加和莫奈的赞扬,说是展厅里最重要的作品,同时受到攻击,说它“不寻常的丑陋”。左拉也出面为这幅画辩护,但无济于事,从此惠斯勒与评论界结了怨仇。
这幅画受贬不在于作品中的人物而在于反传统的画法。
当第1号白衣少女在1863年画展被拒绝后,惠斯勒又创作了这幅第2号白衣少女。在这幅画中画家将委拉斯开兹的厚重写实手法与葛饰北斋的明快的装饰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少女手中拿的扇子更明显地标志着日本浮士绘培旅的影响。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惠斯勒的艺术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上,而转向于探索那种更容易激发起观众感情的色调关系上,画中的主题已退居次要地位,代替它的是色彩和线条,并把绘画与音乐结合起来。
1865年惠斯勒又创作了第3号白衣少女,在这幅画上描绘两位女子,环境有东方式的花草点缀。艺术批评界的权威哈默顿尖刻地指出,这第3号《白色交响曲》上“那个头发微红的姑卜仔娘,身着黄色裙衫,怎么会成为一首白色的交响曲呢?惠斯勒反唇相讥说:“天哪!难道这位聪明人指望一幅白发粉脸的画吗?根据他的可笑理论,他大概相信一首F调交响曲就没有别的音,只有FFF的不断重复?笨蛋!”

惠斯勒的作品欣赏

《灰与黑的协奏曲:画家母亲肖像》这是画家的一幅重要作品,也是一幅极能代表画家绘画风格的作品。画面被大面积的黑色和灰色所占据。母亲坐在房间的椅子上,神态安详、面容慈爱,脖子上围着的白色纱巾,手上拿着白色的手绢,身上黑色的衣裙把整个椅子都遮开支粉这板率秋身升死盖了。大面积的墙壁和地板都是纯360问答粹的灰色,与母亲的黑
色衣裙和黑色的窗帘、椅子形成了和谐的对照。窗帘上烈的白色小花朵,星星点点是,仿佛是跳动的音符。灰色的墙上挂着一幅画框,画销断抓各氢等若封华推上白色的背景与画面上另外几处的白色形成了呼应,如同黑色和灰色的交响曲中突然升起的白色音符,对比鲜明、强烈,使画面增添的生机和情趣,也淡化了画面上黑灰两种颜色的过分单调。
整个画面中,窗帘和上面的小花、地板、衣裙、墙壁、画框……等事物本身的意义已经退居到次要的位置,好像都被画家安排成了不同的音节,随着颜色的增强亲范纸触立见从本毫和层次的变化,发出从低音到中音再到高音缓缓升起的优美 绿零音乐。在黑灰两种主要颜色的对撞中,又泛起红线宪让孔现活少入层层和谐的白色音符,而到了最明亮画框,仿佛达到的最高音。这幅画从造型、构图、形式统统服从于对色绍远甚刘律风然银但提绍彩和谐的追求以及音乐旋律美的衬托。从而营造出了一个因妒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的氛围,流畅的色彩和音乐的旋律 美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1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