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克裏姆特的蒙娜麗莎

克裏姆特于1907年創作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被稱爲“奧地利的蒙娜麗莎”,2004年6月被美國化妝品大王勞德以1.35億美元收藏。天啦噜!真值錢!

你肯定很好奇,這畫中的美女是誰?她看上去典雅高貴,又眼神迷離。她的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似乎在掩飾一隻殘疾的手指。

克裏姆特的這位模特兒是是奧地利制糖業富商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的妻子。她因爲在畫中身穿黃金衣服,又站在黃金色的背景中,被稱爲“woman in gold”。2015年上映的電影《The Woman in Gold》完整記錄了這幅畫的離奇遭遇。

阿黛爾·布勞赫-鮑爾小姐本來就是個美人,而克裏姆特用極具個人風格的畫筆,讓她的美成爲不朽的經典,完美呈現了奧地利黃金時代的輝煌和優雅。

阿黛爾出生自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她的父親是維也納銀行協會總經理、東方鐵路的總經理。1899年12月19日,十亮敏八歲阿黛爾嫁給35歲的富商費迪南德·布洛赫。而她姐姐特蕾西之前也是嫁給了費迪南德的哥哥古斯塔夫·布洛赫博士。阿黛爾和費迪南德沒有孩子。

Adele擅長社交,經常在家中舉辦沙龍,聚集了一批作家,政治家、藝術家、知識分子。夫婦倆個都非常熱愛藝術,收藏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費迪南德還熱衷于新古典纖清主義的瓷器收藏,到1934年,他的藝術品收藏超過400件,是世界上最好的收藏家之一。

費迪南德非常喜愛克裏姆特的藝術,委托克裏姆特爲妻子阿黛爾畫像。克裏姆特爲阿黛爾創作了兩幅肖像,而後來這兩幅畫都成爲過億的名畫。

費迪南德是希望把阿黛爾的畫像作爲禮物送給阿黛爾的父母。在1903年和1904年之間,克裏姆特爲此畫了一百多幅草圖來構思這幅作品。費迪南德還購買了克裏姆特創作過程中的大約16幅左右的草圖。 1903年12月,克林姆特訪問了拉文納的聖維塔萊大教堂,在那裏研究拜占庭金色馬賽克,克裏姆特後來說,“令人難以置信的輝煌的馬賽克”是對他創作阿黛爾最大的的“啓示”。曆時三年,他終于創作出帶代表自己藝術高峰的“金色時期”的巅峰之作。

阿黛爾小姐1925年死于腦膜炎。死前她叮囑自己的丈夫,在她去世後要把這幅肖像捐贈給奧地利國家美術館。然而随着二戰爆發,1938年,德軍占領維也納,身爲猶太人的費迪南德逃亡布拉格,繼而又轉輾奔赴蘇黎世。戰争期間,費迪南德的所有财産,包括克裏姆特的畫作都被德國納粹強行奪走。1941年,這些名畫又被奧地利國家美術館收歸國有。1945年費迪南德在瑞士蘇黎世去世,按照他的遺囑他的侄子侄女将繼承他的财敬豎枝産。而事實上,他的整個家族包括侄女瑪麗亞阿特曼,爲了逃避政府的迫害,都逃亡美國。

因此二戰後,阿黛爾一号成了國家資産留在奧地利美術館。似乎這并沒有什麽。本來也不應該有什麽。然而奧地利政府在理所當然的得到了這些畫時,卻宣稱費丁南德·布勞赫-鮑爾先生在遺囑中提及希望這些畫留在奧地利,所以他們就接管了這些畫。

鮑爾先生的侄女瑪麗亞女士震怒了。她決定起訴奧地利政府,發誓奪回屬于自己的合法财産。

最終,經過千難萬險,打了68年官司,直到1998年,奧地利政府才決定将阿黛爾一号歸還給布洛赫家族。然而,由于法庭需要合法擁有者出示身份證明,直到2006年,奧地利法院才裁定《阿黛爾·布洛赫-鮑爾夫人畫像一号》以及克利姆特其他四幅畫作的合法擁有者是布洛赫-鮑爾的女繼承人瑪麗亞·阿爾特曼。瑪利亞終于赢回了畫作,找回了屬于自己的五幅克裏姆特的畫作。這時她已經90高齡了。她帶着這五幅畫到了美國,将這5幅作品賣了3億美元。《阿黛爾·布勞赫-鮑爾》拍出了13500萬美元,成爲當時全球最貴的畫作。

“這是我們的蒙娜麗莎,是值得一生一次的收藏,” 2006年,雅詩蘭黛繼承人、買主勞德解釋自己以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的高價收藏克裏姆特畫作的原由。羅納德·勞德 (Ronald Lauder)創立的紐約新藝廊博物館緻力于收藏被納粹偷走的猶太人藝術作品。2006年11月,阿黛爾二号也拍出八千八百萬美元的高價。

也許正是有了這樣曲折的故事,更讓我們覺得這幅奧地利蒙娜麗莎的珍貴吧。而她竟然一直留在美國,才更加讓人覺得遺憾更加讓人覺得美麗凄婉吧!

學美術、最基礎的是素描嗎?

當然重要了,素描是一切藝術的基礎,素描作爲美術的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的。任何一位搞美術的人(在此主要指學習西畫的美術工作者),首先都必須通過素描來自這道門檻。它雖是繪畫的入門科目,但真正能夠體現一位畫家的功底及加死客協史段使重要穿藝術修養,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其素描根基。因此,要學好素描,是每位藝術家每位習畫者不得不認真對待的一個重要環節。 早在19世紀初,法國新古典主義畫360問答壇的著名畫家安格爾(Ingres)就對素描的重要性有一段極爲精辟斷的見解:“如果要我在自己門上挂一塊匾額,我将在上面寫上‘素描學派’四個字,因爲我堅信,一位畫家是靠什麽來造就的。”(選自《安格爾論藝術》)然而,當今中國美術界踐片似乎有很多人把素描的重要性給忽略了,甚至将其必兵受貶得一文不值。當今很多美術花初學者,素描根基一點都不紮實,不過關,就學着人家搞起所謂的“個性”創作來了。素描功棉拿皮争仍嗎錯底不足,自然就會出現透視錯誤,結構變形錯位,缺乏立體感以及空間的虛實變 化等毛病,但某些人爲了掩飾自身功底的不足,就幹脆打起“個性”的旗号,甚至把黃标朝房早介代巴伯羅·畢加索(Pabol Picasso)也給“擡”了出來,并自稱是大師的“忠實擁護者及追随者”長川推将縣斯号律。或許這些人還真不知道畢加索的素描功力有多深厚吧!人家是在基本功極其紮實的情況下才搞抽象創作的,并且鹽臉龍城各總錢令作品裏面是有很多深刻的涵意的,而很多人連基本透視和基本造型都打不準,就盲目地學着大師搞起變形與抽象,實在真有點講束和希樣雖好闆先功那個。倘若不信,您不防去看一看奧地利維也納分離派大師居斯塔夫·克裏姆特(Gustav Klimt)的作品吧!看看大師是怎樣将寫實基礎融入到吧操言維逐稱來狀抽象創作中的。想要真正得弦黃展效九到社會的承認,哪有這麽容易就能得呈的事!還是老老實實把基礎打好才是最實際的

20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