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资料

奥古斯迪·罗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法国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雕刻家。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思想者》、《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巴兰钦的编创技法是什么

巴兰钦的编创技法是:交响编舞法。

20世纪初,当古典芭蕾艺术渐渐被华丽的技巧和精美的服饰所束缚而变得机械,苍白之时。乔治·巴兰钦用自己的勇气和创新拯救了芭蕾。他不仅成就了自己,也谱写了芭蕾艺术的新篇章。

一生编排了包括《堂吉诃德》等芭蕾舞全剧在内的200多部芭蕾舞,执导多部歌剧、音乐剧、电影的芭蕾布景。在为音乐剧《保持警惕》创作的《十号大街上的杀戮》中,舞蹈首次成为音乐剧叙事的一部分。

巴兰钦对美国芭蕾的贡献:

1、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建立起美国芭蕾舞学校和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1933年,巴兰钦定居美国,将芭蕾艺术这一“外来艺术”带到了美国。围绕着“办团先办校”理念,他先后主持了美国芭蕾学校和纽约市芭蕾舞团。巴兰钦将俄罗斯与欧洲先进且成卖睁熟的教育方法与美国的现代理念相融合,为美国学派芭蕾创建出自成一派的训练体系。

2、以“新古典主义芭蕾”创建起美国学派芭蕾。

他凭借代表作《阿波罗》,将古典芭蕾的本质其与美国的民族特色、青春活力和现代风格相结蚂链合,让“新古典主义芭蕾”顺理成章地扎根于新大陆。

3、以大量经典之作形成纯粹、多元、抽象的“交响芭蕾”风格。

巴兰钦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以纯熟而流畅的古典芭闷配孙蕾语言和多变的空间处理去充分地表现音乐以《小夜曲》、《水晶宫》、《四种气质》等系列经典节目,形成“交响芭蕾”的风格,让芭蕾真正成为其理想中一门“精彩绝伦、极具张力和美的表演艺术”。

3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