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1、约翰·德莱顿

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一生为贵族写作,为君王和复辟王朝歌功颂德,被封为“桂冠诗人”。主要作品有《时髦的婚礼》(1673)、《一切为了爱情》(1667)、《阿龙沙与施弗托》(诗作)、《论戏剧诗》、《悲剧批评的基础》等。

他也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学诗人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2、蒲柏

全名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因此他没有上过学,从小在家中自学,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

3、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1]

1625年,弥尔顿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文学凳行6年。1638年,弥尔顿到欧洲游历。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弥尔顿毅然投身于革命运模信动之中,并发表了5本有关宗教自由的小册子,1644年,弥尔顿又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

扩展资料:

蒲柏写作风格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1725年,他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用当时的标准衡量,作了不少改动,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他又写了《群愚史诗》,把批评他的人描写成“沉闷女神”的宠儿。

17世纪30年代他计划写一部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论:《人论》(1734年)。 1735年,他写作了《致阿巴思诺医生书》,讽刺了身居高位,逍遥法外枣码哗的道德败坏者。

昨天,小天读了小说“青铜葵花”。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中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作d

1. 昨天,小天读了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被誉为“新古典主义”的作家曹文轩写的。读了这本书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葵花的命运实在太悲惨了。 2. 昨天,小天读了小说《青铜葵花》。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中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的曹文轩。读了这本书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葵花的命运实在太悲惨了。

如果符合,记得采纳
歌剧鉴赏论文
歌剧世界真的非常迷人,不经意涉足于歌剧的殿堂,似乎流连忘返。在课上欣赏歌剧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忘却时间的流逝,会把自己的人生与其联系起来进行深切的思索,让自己置身于那巧妙的情节,美妙的歌声中。不过,不管歌剧演绎的故事有多么的感人,演员的歌声有多么的动听,最终还是要通过音乐的桥梁才能走过去,走入这迷人的世界。
听音乐,需要文化。这文化,不是指学校里学的数理化360问答,也不是语文课上对文章的分析,英语课上对语法现象的认识。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细细品味。在不同烈把限人的眼睛里,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对生活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也包括交响曲、甚至是一首短小稳推哪呢交都架常双试害的乐曲,再扩大一点,对一首诗、认妒钟一部小说来说,主观感受和品出来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那些歌剧名家,莫扎特、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瓦格纳等等,名家举不胜举,名作数不胜数。他们被誉为开创者,鼻祖,先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伟大的歌剧,也同时展现了情笔速时代的气息。他们不仅仅是用音符,更是用心在创作,用灵魂在解读,挥洒出自己的思想,对人生的追求,对命运的感悟。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没有雄厚的文学修养做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我觉得歌剧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是全世界共通的,但是由于各个地域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特点的不同,所形成的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会有所差别。无论是是在歌剧的样式、民族特点还是美学观拉就药胶围手买元建击打念上都体现了歌剧与文化相辅相承的特点。
例如,从歌剧样式上:叙事歌剧大体于18世纪产生于英国。歌剧芭蕾是否夫黄益秋下培18世纪法国歌剧的特定样式,大多产生于17-可决18世纪法国歌剧创建和发展早期。1855年在巴黎首次创建了滑稽剧院,出现了滑稽歌剧的样式。半正歌剧产生于意大利新古典主义时期,要比滑稽悲现天总带密的四燃永剧晚许多年。喜歌剧在法国1714年出现于集市舞台上,大体从1750年起,法国喜歌剧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
再从民族特点上看:在轻祖营早汽喜歌剧的样式方面,尽管法国、西班牙、德国与奥地利均采用舞蹈音乐,构成了边歌边舞的欢快场面,但由于国家和民族文化不同,舞蹈方式和音乐表现也很不一样。法国轻喜歌剧中经常采用小步舞曲,是因为小步舞曲是典型的法国宫廷舞曲,起源于法国路易十四宫廷,在法国歌剧鼻祖吕里的作品中经常使用。而奥地利与德国轻喜歌剧却大多是以华尔兹为基本素材写成的。至于西班牙的“萨苏艾拉”,则是西班牙所特有的带有歌舞式音乐伴奏的民间戏剧形式,大约在16世纪至17世纪产就思封生于马德里附近的萨苏艾拉宫。
但是好切像在同一个时间段朝里,歌剧的发展不是很明显。比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主义题材的歌剧中,每一部的情节都很相似,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大都不会有太多的差别。尽管可能音乐很好听,堪称经典,但是从题材和想要表现的思想理念上雷同,我想这是歌剧今后要发展改进的地方,在音乐创作的同时要提高戏剧表现的能力,有新意的情节会起大很大的作用。
在歌剧中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和感情分为: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切难高音等不同种类。歌剧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背固读浓衣者数进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格述体奏得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上面所说的音乐形式和十雨观万美穿球演唱形式是一点点由人们创造发展而来的,但形成时期已经和现在有一段时间了,说明人们在创新这方面没有更高的追求,只是继续沿用以前的模式。谁能保证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不会被渐渐的消磨掉,不会被时代的脚步甩掉,所以要开辟一条属于本世纪歌剧路线,让歌剧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

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