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戈纳尔画秋千的创作背景
法国洛可可艺术的盛行期,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致有三个阶段:一、奥尔良公爵摄政时期以及1726~1743年枢密主教弗勒里(路易十五的宫廷教师)摄政期;二、蓬巴杜夫人时期;三、1767~1774年的杜·巴莉夫人时期。我们已知道布歇是蓬巴杜夫人宠信的画家,他的艺术自然也反映着蓬巴杜夫人时期的特征;弗拉戈纳尔(1732.4~1806.8)的作品,则可以说是杜·巴莉夫人时期的艺术代表,尽管他在巴结这位夫人时未能凑上趣。杜·巴莉夫人曾委托这个被她称为小弗拉戈的画家画一组木板油画,总题目是《少女心中的爱情升华》,一共五幅,分别是《追逐》、《约会》、《问候》、《戴冠的情人》、《遗弃》。据说在其中一幅《约会》上,因男女主人公很象杜·巴莉夫人和路易十五而冒犯了国王。不过,有的美术史家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因。原因倒是在一幅题为《遗弃》的画上。本来它应叫做《欲望》,当全套组画呈上去时,不知谁改了题。其时,弗拉戈纳尔是最受杜·巴莉夫人——路易十五继蓬巴杜夫人后又一著名情妇——喜爱的画家。他擅长在妩媚的人物和华丽的服装上大显身手,在讨好女人方面很有功夫。最擅长描绘有关爱情或者偷情情节的肖像画,画面上常常是红花绿叶、流光溢彩,人物浓妆淡抹,极尽浓艳奢靡之能事。作品极富变化,大胆的情节、飞舞的笔触与传统手法大相径庭。比如在画中常常用东方的水彩、墨水渲染等多种手法来作画,使画面极富表现力。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在捕捉人物欢愉的细节以及描绘人物寻欢作乐的场面上,确实很有才华。这一幅著名的《秋千》,也是装饰性木板油画。就创作时间与艺术风格看,它与杜·巴莉夫人委托的五幅木板油画是完整的一组,都属于1765~1772年间完成的作品。 《秋千》一画描绘的是浮华贵族少年藏在树丛里偷看小姐荡秋千的场景: 这时秋千上的小姐一只高跟鞋不慎脱落并甩了出来,这位浪荡公子准备伸手去接。尽管画得十分细致,比如,花园的景色与树丛画得很美,画意的格调却极其低俗。这幅画代表了当时贵族的艺术趣味。以调情为内容,在弗拉戈纳尔的全部作品中占有一定优势,而且无论从内容与形式上看,比起他的老师布歇来,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诚然,弗拉戈纳尔的进步的艺术思想与颓废的贵族趣味是并存着的。后者在为显贵们订购而作的那些幅画上,表现得非常露骨,轻佻的内容与高超的色彩技巧,是弗拉戈纳尔继承布歇向妇女献殷勤的一种绘画传统。类似这种描绘男女间风流艳事的画还有好几幅,如描绘舞会上一位少妇溜到侧室与情人仓促接吻的《偷吻》(藏列宁格勒艾尔米塔日博物馆)、抱着少女试行求爱的《门闩》、纨绔子弟用梯子爬到阳台上与心神不宁的少女幽会的《约会》等。有些方面几乎还显出色情描绘的成分。当时的沙龙内就有人抨击这种绘画。但他的名声也从此沸扬,他的画完全是迎合巴黎上流社会的。社会评价不过,弗拉戈纳尔的艺术与他的品行有着明显的两重性。他不象布歇那样甘为宫廷的雇佣画师,也不贪图官方的赞助。在整个18世纪画家中,他是第一个公然蔑视院士们的画家。1769年后,他避开了皇家美术学院。后来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推举为国立美术馆馆长与美术展览会的评审委员。然而,在他艺术的繁盛时期,为了金钱,他却乐意给富人们画一些爱情与放荡题材的小画。无怪他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可悲的为混饭吃而粗制滥造作品的画家。 不过,当我们不用道德的标尺,而是用艺术的角度来衡量他的作品,会发现他在用色、构图、人物的刻画等方面确实很有天分。
请问谁知道油画《荡秋
作者是(法)弗拉戈纳尔:《荡秋千》(油画,81×64厘米,1768-176 9年,巴黎卢浮宫藏) 弗拉戈纳尔(1732-1806)是十八世纪法国深受上层社会赏识的画家,国 王曾在卢浮宫赐给他一个画室,并接纳他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绘画象布歇一样,主要是迎合当时上流社会的需要,多表现贵族跑量团天男女的爱情和游乐生活,并有明显的爱情成分。 这幅《荡秋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乍一看,这似乎是一幅描绘贵族男女游乐生 活的风俗画。参建次实际上,它是当时巴黎的圣朱利安男爵(就是画面左下角的那个来自男子)和他的情妇的肖像画。弗拉戈纳尔根据这位男爵的授意360问答,画成了现在画中所问量纪体现出的情景 。其中,男爵的位置,是根据他本人的要求,有意识地将他安置在能看到他情妇的大腿 的角度。由可团企诗见,像这一类绘画完全是为行对杂味晶将灭亡的封建贵族的荒唐的享乐生活服务的。当然,从油画技巧上讲,弗拉戈纳尔是以笔触轻快、有力、流畅为其主要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