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高更做过什么工作?

保罗·高更 ( Gauguin, (Eugene-Henri-)Paul ,1848-1903年)与塞尚、梵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绘画,初期受印象派影响,不久即放弃印象派画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明丽色彩的装饰性。他到法国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岛——布尔塔纽(Bretagne),与贝纳、塞柳司尔等先知派画家一起作画,成为这个“综合主义”绘画团体的中心人物。他也到过法国南部的阿尔,与梵高共同生活两个月,但却导致梵高割耳的悲剧。 这位充满传奇性的画家,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他在1891年3月,厌倦巴黎文明社会,憧憬原始与野性未开化的自然世界,向往异乡南太平洋的热带情调,为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舍弃高收入职业与世俗幸福生活,远离巴黎渡海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Tahiti夏威夷与新春改数西兰之间的法属小岛),与岛上土人生活共处,并与土人之女同居。在这阳光灼热、自然芬芳的岛上,高更自由自在描绘当地毛利族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强烈表现自我的个性,创作出他最优异的油画,同时写出《诺亚·诺亚》名著,记述大溪地之旅神奇的体验。 1889高更自画板画现藏华盛顿美国国家画廊高更一度因病回到法国,1895年再度到塔西提,但因殖民地政府腐败,南海生活变调,高更梦寐以求的天堂不复存在,他在1901年8月移居马贵斯岛。当时法国美术界对他的画风并不理解,高更孤独病困,加上爱女阿莉妮突然死亡,精神深受打击而厌世自杀,幸而得救未死。晚年他画了重要代表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反映了他极端苦闷的思想。后来他在悲愤苦恼中死在马贵斯岛。英国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传记为题,写了一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艺术歼唯的创造(月亮)与世俗的物质文明(六便士=金钱)为对比,象征书中主角的境遇。 高更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现实不可解决的矛盾,又由于受当时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使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罗为难于理解。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以及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他在大溪地岛扒首上描绘原始住民的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20世纪以来,对原始艺术的再认识与研究极为盛行,更为艺术发展带来新活力,高更是先驱者之一。他主观感受强烈、色彩郁的作品,影响后来许多艺术家,更使世界人类产生无比的勇气与喜悦。 爱情 英国艺术批评家瓦尔德马·雅努茨扎克(Waldemar Januszczak)对高更的生平以及他离开法国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高更一直说他离开法国的原因是要去寻找“狂喜、平静和艺术。”但根据雅努茨扎克的研究,高更此举实际上是一次自我放逐,原因是他爱上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成就了高更,使他得以跻身20世纪最有影响的画家之列,因为他在玻利尼西亚找到了艺术灵感,画出了一批杰作。 当曾是交易所经纪人的高更刚刚开始把作画当正事来干的时候,他疯狂地爱上了17岁的美丽少女马德琳·伯纳德(Madeleine Bernard)。1888年夏天,高更经人介绍在朋厄温(Pont-Aven)认识了马德琳。朋厄温是一个小镇,自1860年以来,许多画家在那里聚居。 马德琳是高更的朋友、艺术家埃米尔·伯纳德(Emile Bernard)的妹妹,她甚至曾为埃米尔和高更当过裸体模特。格勒诺布尔博物馆中至今还收藏着高更所画的《马德琳·伯纳德肖像》。按照雅努茨扎克的看法,高更对马德琳情深一往,但她对此却无动于衷。 雅努茨扎克说:“高更喜欢她,但是又得不到她。在他的画中,马德琳长着尖尖的耳朵和眼睛,就像是一个魔鬼或是恶魔般的情人。” 1891年,心伤肠断的高更终于远走玻利尼西亚群岛的塔希提,开始了崭新的艺术旅程。 [编辑本段]年谱 1848 6月7日,保罗·高更出生于巴黎。父亲克罗维斯是撰写报纸专栏的自由主义激进家。母亲亚莉妮是作家佛洛拉·翠斯丹的女儿。前一年姐姐玛莉出生。(二月革命,路易·菲力浦退位,成立第二共和国。12月拿破仑就任总统。) 1849 1岁。拿破仑就任法国总统后,高更举家逃离法国,乘船移居母亲的娘家秘鲁的利马,航海中父亲猝逝(10月30日)。母亲带着两个女儿继续航程到达利马。(1月拿破仑解散共和派占优势的议会。7月制定新的新闻法,压制言论与出版的自由。高尔培画《奥尔南的葬礼》。) 1855 7岁。祖父吉姆·高更去世,保罗·高更继承其遗产,母亲亚莉妮带着高更和女儿从利马回到法国,住在奥勒安。(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惠特曼发表《草叶集》。) 1859 11岁。进入奥勒安神学中学校。(米勒画《晚钟》。苏伊士运河动工。) 1865 17岁。实习当船员,乘鲁兹达诺号从卢阿瓦港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首次体验航海经验。(4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林肯遭暗杀,美国废奴隶制度。马奈的《奥林匹亚》在沙龙展出。) 1866 18岁。10月,担任智利号船二等驾驶,航海世界一周。(康丁斯基出生。) 1867 19岁。7月,母亲亚莉妮去世。12月驾驶智利号船航海回到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马克思发表《资本论》第一卷。) 1868 20岁。入伍海军当三等兵,加入杰洛姆·拿破仑号舰队,从6月到7月巡航东地中海、黑海、爱琴海,9月至伦敦。(西班牙革命。柯罗画《戴珍珠的女人》。) 1869 21岁。5月至7月巡航地中海与爱琴海。(马蒂斯出生。) 1870 22岁。7月,在杰洛姆·拿破仑号舰上担任水兵,参加普法战争,巡航北海。9月,同舰改名杜塞号,出入大西洋。(拉杜尔画《巴迪纽尔的画室》。) 1871 23岁。4月,从杜塞号退伍下船。监护人亚罗沙为高更找到在巴黎一家股票经纪商的工作。与同事艾弥·叔福奈克一起开始学画。(卢奥出生。) 1873 25岁。11月20日,与丹麦籍女子梅特苏菲·嘉丝结婚。熟练的工作处事经验,使高更在此时已成为证券经纪公司交易的专家。(塞尚画《吊死鬼之屋》。) 1874 26岁。8月,长男艾弥尔出生。经常参观巴黎的画廊与展览会,并在杜朗·里埃及贝尔·坦基的画廊开始购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巴黎举行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莫奈的《日出—印象》参加展出。) 1875 27岁。冬天描绘《伊埃纳桥的塞纳河》。(法国制定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6 28岁。油画作品《威洛里森林的风景》入选沙龙展。会见毕沙罗。(巴黎举行第二届印象派画展。) 1877 29岁。长女阿莉妮出生。(俄罗斯、土耳其战争。高尔培去世,杜菲出生。) 1879 31岁。4月到5月,小立像参加第四届印象派画展。5月,次男克罗维斯出生。夏日休暇时毕沙罗一起到庞达凡度假作画。(德奥同盟成立。爱迪生发明白热电灯。杜米埃去世,克利出生。) 1880 32岁。以油画七件、大理石胸像一件参加第五届印象派画展,作《裸妇习作》。(德朗出生)。 1881 33岁。以油画八件参加第六届印象派画展。4月,三男詹尔奈出生。夏天与毕沙罗、塞尚在庞达凡度过。年底,决定专心作画。(法国确立集会与新闻自由。毕加索、勒泽出生。) 1882 34岁。以十二件油画与粉彩画、一件胸像雕刻参加第七届印象派画展。(德、奥、意三国同盟成立。勃拉克出生。) 1883 35岁。1月,辞去巴黎股票经纪公司的工作,投身绘画创作,每天作画。12 月罗伦(波拉)出生,准备移居巴黎郊外的浮翁。(马奈五十一岁去世,尤特里罗出生。) 1884 36岁。1月,与妻子和五个儿女一起移居浮翁。年底移居丹麦的哥本哈根,兼任法国商社代理人。(法国独立艺术家协会成立。罗丹作《卡莱的市民》。莫迪利亚尼出生。) 1885 37岁。夏,与妻不和,妻子与四个儿女继续住在哥本哈根,高更带着次男克罗维斯回到巴黎。面临经济穷困状态,持续作画。(梵高画《吃马铃薯的人们》,蒙克画《病中的孩子》。) 1886 38岁。十九件油画参加第八届印象派画展(最后一届)。6月,首次到布尔塔纽,滞留在庞达凡。6月会见艾弥尔·贝纳。11月回到巴黎见到梵高。12月,生病,住过巴黎的医院。(秀拉画《星期日午后的大嘉特岛》,罗丹作《接吻》。) 1887 39岁。做陶器。4月,妻子来到巴黎,带走克罗维斯。4月10日乘船到巴拿马。到马蒂尼克岛罹患赤痢,11月回到巴黎。(英国殖民地议会创设。塞尚画《大浴女图》。夏卡尔、葛利斯出生。) 1888 40岁。从2月到10月两度赴庞达凡,与贝纳、拉瓦尔一起作画,走向综合主义。11月在梵高弟弟迪奥的筹办下举行首次个人展览。10月20日赴法国南部的阿尔与梵高共同生活。12月24日夜发生梵高割耳事件之后,高更回到巴黎。 1889 41岁。世界博览会举行期间,与印象派级综合主义诸画友举行联展,影响了那比派的年轻画家。三度赴布尔塔纽作画。4月至秋天在庞达凡作画。画《黄色基督》。(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埃菲尔铁塔竣工。梵高画《星夜》、《割耳自画像》。) 1890 42岁。1月至6月在巴黎。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岛,结果决定到塔西提岛。象征主义画家们称赞高更为新绘画大家。结识奥里埃、鲁东、卡利埃尔。(莫奈作《睡莲》。梵高自杀。) 1891 43岁。2月,拍卖三十幅油画筹得大溪地之行的旅费。3月赴哥本哈根会见妻儿。4月4日到欧洲各地,6月8日到达大溪地岛,以大溪地少女杜弗拉为作画的模特儿。(西伯利亚铁路开始建造。那比派第一届画展。莫奈画《麦草堆》。秀拉去世。) 1892 44岁。2月至3月在大溪地的巴贝杜医院住院,学习此地的原始宗教。 1893 45岁。2月至4月视力衰弱无法作画。5月回到法国。8月在奥勒安的叔父去世,高更接受其遗产。在巴黎画室与女子安娜同居。11月在巴黎举行个展,影响了那比派画家。高更着手起草《诺亚·诺亚》手稿。日后作家查理士·莫理斯便依着这个手稿作了一个修订本。高更抄录修订本的散文另成一书,并加上传统毛利祭祀中的神话,完成《诺亚·诺亚》罗浮本。(米罗出生。) 1894 46岁。1月赴哥本哈根,与妻子最后会面。4月与安娜共赴布尔塔纽、庞达凡等地。11月回到巴黎,作一系列十大张与《诺亚·诺亚》有关的木刻画。 1895 47岁。返回塔西提。莫理斯继续修饰《诺亚·诺亚》,并在编辑上下功夫,以便配合高更的文章。 1896 48岁。健康不佳。为孤独与寂寞感所苦。11月身体稍加康复开始作画。高更为罗浮本追加附录,名为《多变的事务》。(第一届奥林匹克大会在雅典开幕。) 1897 49岁。得知女儿阿莉妮去世的消息,深为悲痛与绝望。描绘大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诺亚·诺亚》的片断刊载于10月15日和11月1日出版的《白色杂志》半月刊上。 1898 50岁。2月,精神极端苦闷,自杀未遂。4月担任大溪地巴贝杜公共土木事业局的事务员。画《白马》。 1899 51岁。1月失去事务员职位。画《红花与乳房》。6月在《崔峰》报社工作。8月自创《微笑》杂志批判殖民政策,鼓吹维护原住民利益。(海牙每一届国际和平会议举行。蒙克画《生命之舞》。) 1900 52岁。病发无法作画。3月以后,巴黎画商伏拉德每月定额金钱汇给高更,购买他的油画。12月,脚罹患湿疹入院治疗。(中国发生义和团事件。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第二届奥林匹克大会在巴黎举行。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 1901 53岁。8月离开大溪地,移居马贵斯、多米尼加诸岛。在希瓦奥亚岛的阿杜奥纳建造“欢乐之家”小屋,落脚于此。《诺亚·诺亚》羽笔本在巴黎出版。(英属澳洲联邦成立。英女王维多利亚去世,爱德华七世即位。罗特列三十七岁去世。诺贝尔奖颁布。) 1902 54岁。8月,脚部湿疹恶化,心脏衰弱,考虑回法国治疗,但未成行。岛上发生纷争。(西伯利亚铁路开通。左拉去世。) 1903 55岁。5月8日心脏病发作死去。巴黎伏拉德画廊举办高更画展,巴黎秋季沙龙举行高更追悼会。(巴拿马独立。毕沙罗七十三岁去世。) 1919 《诺亚·诺亚》首次译成英文,由纽约尼可拉斯·布朗出版社出版。1924年巴黎Crés出版社印行《诺亚·诺亚——大溪地之行》一书。

求采纳

凡.高简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凡·称前危迅正最察者型文冲高(本站简称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4年后,凡高育路女育马清与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小时候的凡高不爱学习,但他很有语言天赋。他会说英语,德语,法语,还会用它们写信。再加上后来学习宗教时学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母语荷兰语,他总共会六种语言。这说明凡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是个疯子!这一点必须澄清!请见《"疯子"是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文。
1861年凡高进入小学读书。1869年,16岁的凡高在画商文森特伯伯(与凡高同名,简称文森特伯伯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廊)的海牙分店工作。这家店是文森特伯伯一手创建的。现在的经理是年轻的特斯蒂格先生。店里出售绘画作品360问答和名画复制品。凡高在那儿当店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转到伦敦分店工作。凡高质朴,真诚,热情的性格,使别人都很喜欢他,他的前途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因为他的伯伯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之一,而他被认为是这位著名画商的理想继承人。
凡高在这段日子里通过左充哪适官钱工作,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站季台阻识,也读了大量的文意们迫既思学作品(凡高一生都很爱读书,从他的信中就可以看出),这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基,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映旧还那随银五给吸杰出的艺术家打下了基础。热古察介沿士热波端才本他最喜欢的画家是米勒,伦勃升破室朗,布雷顿等人。
1871年,父亲被调往海尔沃特
1872年夏天,凡高回到海尔沃特看望双亲,与在外万处明字地上学的弟弟提奥见面。8月台,提奥前往海牙,凡高与弟弟度过了一段愉快而难忘树末升示饭计代映万房磁的日子。提奥走后,他春书欢本们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书信来往。这650多封凡高写给提奥某叫错求革脸的书信,是我们了解凡高的最重要的资料。(请见本站凡高书信欢集)
1873年,提奥开始在古比尔公司布鲁塞尔分店工作,与凡高成了同行。
1874年,凡高在伦敦向房东的女儿求婚失败,受到了第一次巨大打击。心灰意冷的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顾客和同事都对他很有看法。终在1876年初,凡高被古比尔公司解雇。
凡高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在斯托克斯先生皇磁预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石稳婷当督武厂龙蛋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把记情派照云片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并在牧师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
12月,凡高回家过圣诞节。此后再没有返回英国。具体原因不详。
1877年,又是在文森特伯伯的帮助之下,凡高到多德雷赫特一家书店当店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宗教,怠慢了工作,4个月后再次失去了工作。
1877年5月,经父亲同意,他来到阿姆斯特丹,住在当时是荷兰海军司令的约翰伯伯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凡高的舅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但因为急于从事实际工作和痛恨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放弃了继续学习。
1878年7月,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但还是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同年12月,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凡高与矿工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形象过于“丑陋”,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凡高的行为得到了矿工们的尊重,有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再一次被解雇后的凡高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这时,他打算从事艺术了!
1880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布鲁塞尔边学习边创作。
1881年4月,凡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顿。他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其实一直都很失望)。可是此时,凡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
在埃顿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就是曾帮助过凡高的牧师舅舅的女儿),他和凯很谈得来,但当他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凡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凡高的请求,凡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凡高还是离开了。
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凡高来到海牙,他得到了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又译成毛威)的帮助,凡高在莫夫的指点下,绘画技法进步很快。他还得到了海牙古比尔分店经理特斯蒂格的支持。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凡高曾拒绝莫夫的建议:画石膏像。不过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因为凡高与*女西恩交往,才最终与莫夫和特斯蒂格绝交。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凡高自杀。
1882年2月,凡高结识了*女西恩并同她同居。出于对其悲惨生活的同情,凡高决定和西恩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结合,甚至是提奥。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9月中旬,与西恩分手后的凡高,离开海牙前往荷兰北部的德伦特,开始了几个月的流浪与创作。
1883年底已30岁的凡高来到父母在纽南的新家。
1885年3月26日,凡高的父亲去世。当年凡高完成了他的一幅著名作品(所谓著名是后来人的评价,当时的凡高根本无人知晓)《吃土豆的人》。这个时期的凡高受到荷兰画派,伦勃朗等画家的影响,画面深沉,厚实,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而喜欢画农民一方面是出于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崇尚,也是受了他的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
1885年11月,凡高到安特卫普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他开始推崇卢本斯,还接触了日本浮世绘。
1886年2月,凡高突然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凡高结识了保罗·高更、埃米尔·贝尔纳、图卢兹-劳特累克、卡米尔·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还结识了经营绘画用品的唐基。这一时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它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又称“南方画室”)。他的创作真正进入了高潮。《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收获景象》《海滨渔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他依然只能*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阿尔期间,凡高认识了邮递员鲁林,善良的鲁林可能是凡高在阿尔唯一的朋友。凡高还为他们一家画了很多肖像画。
10月,高更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这是凡高梦寐以求的。他为了装饰高更的屋子,打算画一打(12幅)的向日葵,可惜没有完成。他对高更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尊重高更,但他们因性格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后来凡高因过度劳累,而变得时常精神失常。在一次与高更争吵后,他失去理智,企图“刺杀”高更,高更跑开后,凡高回到“黄房子”,割下了右耳的一部分献给了一个当地*女…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凡高想建立“画家之家”的宏伟计划就此终结。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
1889年4月,提奥结婚了。
5月,凡高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圣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凡高得的应该是癫痫病,有人研究得到的结论认为:凡高得这种病有遗传因素,因为他们家族有这种病史)。
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次病,但平时他极为清醒(癫痫病人在不发病时就像常人一样),还创作了大量作品。这时的凡高已完全超越了印象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凡高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在凭感觉与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可以说,用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是此后一些画派,甚至整个现代艺术的主题。可在当时,凡高和高更等人根本不被理解,所以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他近十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在提奥的资助下进行的。《星月夜》是圣雷米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1890年5月,凡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和他的妻子,及他们刚出生一年多的儿子见面(凡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凡·高,后来成为出色的工程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就是在他的奔走下建立的。)
5月21日,凡高搬到巴黎附近的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切都很顺利。但《麦田与乌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凡高的死亡。
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也有说是子弹太深了,已无法医治。)
7月28日一早,提奥赶到奥维尔。他坐在凡高床边和他一起回忆童年的时光……
凡高说:“痛苦将永存”
7月29日黎明,凡高逝世。
7月30日,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提奥,加歇,贝尔纳,鲁西安·毕沙罗(著名画家毕沙罗之子),唐基。
自杀后,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凡高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提奥因过于悲痛也卧床不起,在凡高去世六个月后,也去世了。
后来,他与凡高一同葬在奥维尔墓园。他们兄弟的故事将感动全世界。
此后,在提奥妻子乔安娜的努力下(她把凡高的画借出展览。其实,在凡高临死前,已经有评论家赞美凡高了),凡高的名望越来越大。
1907年凡高的母亲去世。他活到了他儿子成名的那一天——-,她还为曾扔过凡高的画而感到后悔。
提奥的妻子乔安娜整理了凡高堆积如山的油画和素描,及写给提奥的几百封信。
1914年,凡高书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27年,乔安娜去世。
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传》出版。到了今天,此书已销售几千万册,许多人是通过这本书才喜欢上凡高的。
1962年,在凡高侄子的努力下,荷兰政府修建了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美术馆,永久珍藏凡高的作品和书信。这也是现在收藏凡高作品最多的艺术馆。
1978年凡高的侄子去世。他生前看到了凡高美术馆的建成。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他的《加歇医生像》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
凡高37岁就死了,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完成的。现存有油画800余幅,素描1000余幅,还有水彩,版画等作品。本站只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品向大家展示。
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他们都超越了印象派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导师和照亮人类艺术史的永恒的明星!

注:1987年3月伦敦古画拍卖市场上凡高的《向阳葵》被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磅的高价买下。(按近期比价1英磅=15。8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35550万元,即:3亿5仟5百5拾万元,另一次拍买会上《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元美元成交,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约合人民币6、8475亿元,真可谓价值连城。)

1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