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内容有何不同
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稱義”,他認爲人的靈魂得救,要靠個人對上帝的虔誠的信仰,信仰得救,《聖經》爲人們信仰的惟一權威和依據,—不靠教皇,二不靠聖禮,隻有靠終生信仰上帝仔亂唯,與上帝直接交往才是正道。這同天主教的傳統說法,即主張隻通過教會和教皇才能贖罪,必須靠繁缛的宗教儀式才能使靈魂進天堂是根本相反的,這種論點對教皇和天主教會是一個沉重打擊。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興資産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實質上是新興資産階級反封建的社會運動,爲德意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動,自上而下地展開,國王在改革中成爲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有權任免教職和決定教義。亨利八世成爲英國第一位國教最高念培首腦2、沒有觸動天主教的教義和儀式,英國國教會成爲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主要内容爲:
1、1534年,頒布《至尊法案》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和經濟上與羅馬教廷的關系
2、規定國王爲英國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召開教會、審查教規的權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階制度,教義和儀式
4、沒收修道院财産歸王室所有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主要影響是:
1、擺脫了羅馬教權的桎梏,鞏固了日益強大的王權,
2、使英國基督教成爲英國國教,教會成爲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
3、天主教會被剝奪的大多财産落到新興資産階級手裏,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4、比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學思想方面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不利于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後出陪旅現清教運動。
馬丁路德和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後有沒有像加爾文那樣鎮壓抑教派?
應該是沒有..
這是我查到的資料:
馬丁路德:由于他個性保守,因此他改革的教會仍保留《聖經》沒有明文禁止的舊教傳統,如祭壇,蠟燭 ,基督畫像,造解禮,周日禮拜與聖誕節等。
英王亨利八十:1534年與東則鬥意練正教合作并共同通過“最高治權法案” (Act of Supremacy)宣布創立英國國教 (Anglican church),又稱指聖公會 ,與羅馬舊教的教義儀式并無二緻,隻木督是英國王代替羅馬教皇成爲政教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