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毕沙罗《红屋顶》绘画风格

塞尚的画。毕沙罗来自画《红屋顶》就是受到了塞尚的360问答影响。

塞尚:打破印象派画风常规的现代艺术之父

保罗·塞尚,法国画家,是现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曾称之为“我们大家的父亲”,可见他的作品对后现代艺术家的影响之大。高粗困他的作品改变了现代艺术的走向,一是因为他的绘画风格,让印象派更具持久性;二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形式与结构研究的执着,令其表现风格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奠定了基础。他被公认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连接印象派与立体派的不可或缺的纽带。

由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大艺术家丛书系列之《大艺术家:塞尚》,以其童年经历为引线,记录了塞尚的艺术之旅,通过探寻其生活和工作所留下的足迹,带我们回顾他长期独居生活及其艺术影响力,从这些生活、工作、艺术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异于常人的经历造就了他观察世界的非凡视角。

了解塞尚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典型的艺术家特征,不修边幅、固执、独居,尽管有妻子和一个儿子,但他的时间大部分都在独自作画。不了解他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穷屌丝,实则不然,塞尚的父亲在去世时为他留下了巨额遗产,他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但他的生活却与同时期的许多艺术家不同,塞尚的生活大体平淡无奇,只有作画能让其充满激情,执着于尝试不同的创作之中。

本书在叙述塞尚艺术之旅的过程中,对其艺术之旅中的四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对比。年轻时的作品基调趋于阴暗,充满戏剧性和对抗性,其表现作品像《弹钢琴的少女》《大松树与红土地》《保罗·亚历克西斯朗读手稿给埃米尔·左拉听》等。

“不要害怕使用浓烈的色彩······不要被规矩和原则束缚,画你看到的,感受到的。大胆地、毫不犹豫地去画,因为画下你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你一定要放开胆子,即便有犯错误的危险也没关系。”

30多岁时,塞尚在毕沙罗的鼓励下抛弃了灰暗的色调和浓重的轮廓线,采用一种更柔和、更明亮的风格,用小色块技法作画。在这一时期,我们从塞尚的画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毕沙罗对他的影响。像《绞死者的家》,他在戚念这幅画里运用了明快、清晰的色彩,并利用温和、渐变的色调进行布局、构图。

之后的他便在长期的探索中,发展出一套再现对象潜在结构的绘画方法,令其技艺愈发纯熟。他将印象派画作中那些变幻莫测的色彩,运用结构将其凝固成一个凳羡清晰的色彩,并以此构建出作品中的客观对象和空间。

他的作品往往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却又展示了物体的解构,他对此曾解释道,他的绘画方法是对身临其境时的那种切身体验的回应:“画风景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表达你的感受。”

4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