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在注视》是保罗·高更在1892年(43歲)时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创作的后印象派的藝術作品,属于现代艺术时期的裸体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幽灵在注视》的尺寸116.05 cm × 134.62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欧布莱-诺克斯美术馆保管。
《幽灵在注视》
《幽灵在注视》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幽灵在注视》
藝術家名稱:保罗·高更
馆藏地:欧布莱-诺克斯美术馆(欧布莱-诺克斯美术馆共有57件藏品)
幽灵在注视是保罗·高更在1892年(43歲)时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创作的后印象派的藝術作品,属于现代艺术时期的裸体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幽灵在注视的尺寸116.05 cm × 134.62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欧布莱-诺克斯美术馆保管。
《幽灵在注视》是保罗·高更在1892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高更的大溪地妻子特胡拉,当时她14歲。一天晚上,他回到家,发现她全身赤裸趴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恐惧,一动不动。当她看着他的时候,好像她直接看着一个幽灵。高更自己描述了这幅画的象征意义,表明明亮的色彩是黑暗中的磷光,大溪地人担心黑暗中明亮的灯光是幽灵。在他对妻子那天晚上的恐惧的描述中,他说她可能会把他误认为是一个鬼,但有人认为这更多是因为他对她的侵略性行为,而不是她的非理性恐惧。被单的黄色在这里把紫色的背景和橙黄色的人体以及蓝色的床罩连接起来。在我们眼前产生的,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充满着光彩的和谐,它使人感到仿佛就是那种被毛利部落的人们看作是游魂在闪烁。遗憾的是,由于高更遵循了象征主义的原则,在画中引入了幽灵的形象。这个形象在这里非常不协调。它只能削弱色彩表现力所造成的效果。这幅画上的裸体本身是很现实的,因此画中越少自然主义、越少离奇,她也才越比那些象征性、装饰性因素更鲜明突出。高更坚持探索和表现塔希提岛上土著居民的风俗和他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并从他们简朴的、近乎原始的生活中和富有特征的形象上获取创作灵感,这使高更的艺术独树一帜,这幅画也被包含在高更的一幅自画像藝術作品中《戴帽子的自画像》,其中出现在自画像的背景中,这更加表明了它对他的重要性。此画作被称为高更最优秀的人体油画藝術作品。
《幽灵在注视》藝術家簡介
欧仁·亨利·保罗·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法语:[øʒɛn ɑ̃ʁi pɔl ɡoɡɛ̃],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分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
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镇作画。1889年,高更创作《黄色基督》。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1894年,高更创作《敬神节》。1897年,高更创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1901年,他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1903年高更去世。
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去绘画之外,在雕塑、陶艺、版画和写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对色彩的使用导致了综合主义的产生,加上分隔主义的影响,也为原始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