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女孩的中国油画
是这张吗?
作者简介:艾轩,1947年11月11日出生于浙江金华。曾任北京市政府高级文艺职称评审委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油画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1981年油画《有志者》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获银奖1984年油画《第三代人》参加“第六届全国优秀作品展”1985年油画《若尔盖冻土带》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86年油画《雪》参加“第二届亚洲美术展览”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1986年油画《她走了没说什幺》参加在法国举办的“第18届海滨—卡涅国际美术展览”并获荣誉奖1987年3月油画《陌生人》等参加在美国纽约哈克尼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1987年10月在纽约曼哈顿麦迪逊大道举办个人油画展1989年油画《孩子》入选“摩纳哥蒙特卡罗国际美术大展”1991年油画《歌声离我远去》参加英国克里斯蒂拍卖公司在香港举办的首次中国油画拍卖1993年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德国、荷兰、奥地利并举办画展1994年油画《荒原往事》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1995年参加“第一届国际艺苑油画展”1995年入编《中国当代10家风格与技法研究》1997年油画《又清又冷的空气》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回顾展”艾轩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怀。他画西藏高原的景色和孤独的人物,主要是为了塌并陆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蔽册感情,因此,他的作品与其说是西藏风情画,毋宁说是他内心的独白。在这一幅幅画中,都有艾轩的影子。沉默无语和静静思考,无名的孤独感渗透在画中人物和整个画面气氛之中。独自一人在一望无际的草地、雪野、荒原、他(她)们生活在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世界里。艾轩风格的另一特点是他巧妙地把孤寂的抒情性与少许的神秘感美妙地结合在一起。本来,孤独本身即有某种神秘性,在浩瀚的荒原中的孤独,其神秘的意味更浓。但作者始终不忽视人和自然景色的优美,团顷即使采用奇特构图(如《说不清明天的风》)加强画面不平凡的效果,作者也不忘记给予观众以审美的满足。所以,艾轩是用美的魅力把观众带进有宗教情绪和神秘气氛的艺术世界里的。他的画有象征的意念(如《也许天还是那样蓝》、《说不清明天的风》、《歌声离我远去》),运用的是点到为止的含蓄手法,似弦上之箭,引而不发,其征服力和感染力似乎更为强烈。艾轩风格中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提起的,那就是他绘画语言的洗练与精致。这种绘画语言的求得,既与制作的技术有关,又不全是制作的技术问题。他把粗俗的生活往“雅”里面,精心安排,覂意推敲。轮廓线的分明,外轮廓的大效果,和由此形成的空间分割,以及轮廓内的微妙关系(质地感、色调的变化等)……这都使他迷恋和陶醉。但他处理得谨慎而有分寸,既保留来自生活的感受,又赋予理性的秩序。当然,他尽量避免“做”的痕迹。艾轩近年来勤奋地劳动覂,推出一幅幅新作。我在他乐观、开朗而又深沉的性格中预感到,他的目标是既明确而又朦胧的,路是会越走越窄,也会越走越宽的。何以这样说?这是因为艾轩很有头脑和很善于思考,他会沿覂他自己选定的路向前走,至于那路的尽头是什幺,他自己似乎也说不清楚。他要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他还必须走窄路,走“独木桥”。到那时,他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前途无比光明。艾轩,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有追求的人。—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
求助著名油画《秋千》的作
《秋千》
弗拉戈纳尔】360问答(Fragonard, Jean-Honor,1细欢732-1806))是法国风俗画、风景获艺关画、肖像画,及历史画画也施汽有鲁十奏江笑家;也是图案师、装潢家及蚀刻铜版画家。最初接受夏尔丹(Chardin)训练,但为时不长,之后进入布歇(Boucher)的工作室,被布歇收为学生兼助手。
“浪漫爱情”的定格
这一幅著名建课拉压倒就占些获势的《秋千》,也是装饰性木板油丝确燃状画。就创作时间与艺术风格看,它与杜·巴莉夫人委托的五幅木板油画是完整的一组,都属于1765~1772年间完成的作权厚从值紧钢评品。
《秋千》一画描绘的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妇正在荡着秋千;在她的身后蒸言由市张,坐在石凳上哄着少妻玩耍的是一个至少比这个“少妇”大40岁的老夫。少妻玩的非常开心,老夫心里自然也非常高兴。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使他妻子开心的并不是他这个老夫,而是深藏在树丛中的一个小伙子。这个少妇不停的向小伙子眉目言光到承迫活传情,还有意把鞋甩向这个小伙子的方向。
据说,这个小伙子功益系试孩就是订画者、著名的洋区停高液游盟来环条银行家桑·朱理安。显占束义助须且错答它顾然,订画者是有意炫耀自己的这段“爱情”经历。
尽管画得十分细致,比如,花园的景色与树丛画得很美,但画意的格调却极其低俗。这幅画代表了当时贵族的艺术趣味。以调情为内容,在弗拉戈纳尔的全部作品中占有一定优势,而占认杀低曲除且无论从内容与形式上看叶虽苏套益又,比起他的老师布歇来,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诚然,弗拉戈纳尔的进步的艺术思想与颓废的贵族趣味是并存着的。后者在为显贵们订购而作的那些幅画上,表现得非常露骨,轻佻的内容与高超的色彩技巧,是弗拉戈纳尔继承布歇“向妇女献殷勤”的一种绘画“传统”。类似这种描绘男女间风流艳事的画还有好几幅,如描绘舞会上一位粒世再复感养特菜统少妇溜到侧室与情人仓促接吻的《偷吻》(藏列宁格勒艾尔米塔日博物馆)、抱着少女试行求爱的《门闩》、纨绔子弟用梯子爬到阳台上与心神不宁的少女幽会的《约会》等。有些方面几乎还显出色情描绘的成分。当时的沙龙内就有人抨击这种绘画。但他的名声也从此沸扬,他的画完全是迎合巴黎上流社会的。
不过,弗拉戈纳尔的艺术与他的品行有着明显的两重性。他国具南何简客块不象布歇那样甘为宫廷的雇佣画师,也不贪图官方的赞助。在整个18世纪画家中,他是第一个公然蔑视院士们的画家。1769年后,他避开了皇家美术学院。后来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推举为试场任架吃国立美术馆馆长与美术展览会叫映诗的评审委员。然而,在他艺术的繁盛时期,为了金钱,他却乐意讨按况血述策知欢生给富人们画一些爱情与放荡题材的小画。无怪他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可悲的“为混饭吃而粗制滥造作品”的画家。 这幅《秋千》约作于1766~1768年间,尺寸为83×66厘米,现归伦敦华莱士陈列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