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嬉春图页》是苏汉臣创作的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南宋时期的风俗画,书法篆刻题材的藝術作品,《百子嬉春图页》的尺寸37.2x65cm,使用绢画,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故宫博物院保管。
《百子嬉春图页》
《百子嬉春图页》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百子嬉春图页》
藝術家名稱:苏汉臣
馆藏地: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共有1152件藏品)
百子嬉春图页是苏汉臣创作的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南宋时期的风俗画,书法篆刻题材的藝術作品,百子嬉春图页的尺寸37.2x65cm,使用绢画,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故宫博物院保管。
《百字嬉春图》是一小幅纨扇,但却结构复杂精妙,画家利用台栏池沼等高低上下称景。将一百名儿童布满画面,三五成组,相互呼应,远近关系处理得明确而有节奏,丰满而不拥塞,繁复而不杂乱。画面描绘一个小孩左手拿着绳索,右手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张嘴摆尾的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旁边三个孩子正在观看戏耍,组成一幅童子戏狮的舞蹈场面。“狮子舞”是人们熟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有关狮子舞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魏人孟康的《汉书·礼乐志》注,注中说:“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所见最早的狮子舞形象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两人扮成的狮子。宋代狮子舞非常盛行,尤其是儿童们跳起狮子舞都兴高采烈。这一时期的狮子舞,注重武艺,表演常与打斗相结合。狮子有时还口吐烟火,以增强神威武勇的气氛。这幅以儿童生活为主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民间舞蹈的盛行。此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百子嬉春图页》藝術家簡介
苏汉臣(1094年―1172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画家。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任画院待诏,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南宋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1] 苏汉臣师从画院待诏刘宗古,所绘人物、士女及佛道宗教画,用笔工整细劲,着色鲜润。尤擅描绘婴儿嬉戏之景和货郎担,情态生动。传世藝術作品有《秋庭戏婴图》、《五瑞图》、《击乐图》、《婴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