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有哪些?
《祗树给孤独园》
《祗树给孤独园》为唐咸通九年(868年)出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扉页插图。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数字。画图的左上方“祗树给孤独园”,左下方刻“长老须菩提”,标明图意和图中人物。内容表现佛在舍卫城的祗树给孤独园中说法之事。画面上两个飞天正在散花,长老须菩提正合掌仰首向佛。画面众多人物安排十分谨严,线条疏密有致,刻工精美,是一件成功的版画作品,也是世界公认为最早、较成熟的一件版画作品。
这本经卷原藏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后为匈牙利人斯坦因劫走,现存英国博物馆。这件作品说明,中国早期的版画是为佛教宣扬教义所用。另外,以线为主塑造形象是古代版画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画的线描在版画的体现。
《悉州博古叶子》
作者陈洪绶,明代著名版画家,曾读《楚辞》有感,画过《屈子行吟图》,后被用作《楚辞述注》的木版插图。现代塑造屈原形象的美术作品,大多依据陈洪绶所刻画的屈原形象。另外,他还创作过《西厢记》、《鸳鸯塚》等文学作品的版画插图,以及版画《水浒叶子》。这套《博古叶子》是他去世前一年为汪南溟先生所作的。所谓“叶子”是流行于古代的一种酒令牌子,用于罚酒助兴之用。这套《博古叶子》共48页,画历史上各种不同经历的人物48个。无论构图和人物情态,比之他中年时的《水浒叶子》版画更为精妙,是他晚年的精心之作。
《持箭的女人》
伦勃朗(1606~1669)之作。他不仅是17世纪荷兰著名的画家,而且也是著名的版画家。他从22岁起开始从事版画创作,一直到1661年为止,共计创作了1000多幅版画。伦勃朗的版画采用腐蚀铜版法创作,他发挥了腐蚀铜版极善于表现细腻复杂的形体这一特长。在版画创作中融入他特有的光线处理手法,使画面达到完整和谐。《持箭的女人》铜版画是画家创作版画生涯中最后一张作品,也是他优秀的版画作品之一。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女性皮肤的质感和光线在皮肤上微妙的变化也表现十分成功。
《外与内姿八景》
《外与内姿八景》,是日本浮世绘画家安藤广重的著名睁猛蔽组画之一。“浮世绘”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形式:“绘本”和“一枚绘”。“绘本”即插图画本,江户(1603~1867,即日本封建社会晚期,亦称德川幕府时代)初期开始有古典小说的插图本,后来陆续出现了通俗的插图读物,到万治年间,随着市民小说的产生,这种“绘本”发展得更加兴旺。“一枚绘”,即单幅木刻画,尺寸大小不等,但要求画工更精细些。按刻制技法和套色多寡来区分,大致有20来种,如墨折、丹绘、漆绘、浮绘、锦绘、蓝绘,等等。
浮世绘的题材大都是民间风俗生活,所谓“浮世”,即指现世的各种社会相。它反映的生活面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古典名著图绘等。有的画家专事记录战争事件,抒写山川景物或描绘妇女生活。
这一幅《外与内姿八景》,是他初期专写美人闺房生活的组画之一(4张1组)。他细腻地表达了妇女闺房的薰炉绣被,倚翠偎红的妆奁情趣,颇为当时的观者所推崇,时人爱之者甚众。在图的右上方,加画了一幅圆框画,小题目是《走廊上的暮雪·台阶夕照》,这就告诉读者,这里提示着画面上的另一个“镜头”,使观者理解到,妇女在化妆的同时,感觉到门外的雨雪声,于是她走上前去,拉开门扉,看到了外面的景色,即“外姿”。也就是说,在一幅画面上分内外两姿,知碰闺房淑女的内心与外感两种姿态。右上方所加的圆框画,即妇女的“外感”,描绘的是妇女的姿态形象,而不是外景,主要画面是妇女的闺房生活。这4幅画合起来,构成8幅图景,称之为“八景”。这种带连续性的表现形式,是为了加强情节的心理描绘过程,读来别有一番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