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

西洋美术(英语:Western art)以西方造型艺术为主,包含绘画、雕刻和建筑等
1.奴隶社会时代
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2.封建社会时代
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封建中世纪。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拜占廷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升激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其杰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水平的典范之作。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拉斐尔则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圣母形象最为成功。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扰让文主义的理想。

4.17世纪时期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5.18世纪时期
18世纪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罗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代表画家有法国的瓦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的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奥岛的屠杀》和《自由引导人民》等。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6.19世纪时期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画家。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品质。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继印象派之后吵李袜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梵高和高更)。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凡"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他的绘画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绘画源泉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

7.20世纪时期至今
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米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沃霍尔等。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除上述之外,可以归入现代艺术范畴的还有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其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围。

埃德加·德加——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Edga少各程飞宪诉货九素流氢r Degas, 1834-1917

The Color Painter Using the Line

埃德加·德加是印象派中将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画家,

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德加自己说他是“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相对于印象派画家颤360问答动、迷离的户外风景,他笔下的画面冷静、理智、忠实地记录他的婷每坐个构节时代特有的繁华和躁动。

德加用画笔忠实地记录了一个不完美但是真实的世界,同时也留下更多余地让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尺度评判所看到的

埃德加·德加(Ed富赶派令gar Degas,18341917),法国画家、雕塑家,生于法国巴黎,原名为埃德加·依列尔·日耳曼·德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绘图大师之一,也是古典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联人物。他精通绘含吸刘纪见征多溶画、绘图、雕塑与摄影用或一移表第身长信。

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著名余甚国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印象派,但他展宗雷重药笔察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世上没有两棵一模一样的树,一棵左深树上也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印象派团体中的画家出身不同,个性各异,艺术主张也不尽相同,只因为承担了共同举陈销活号的命运,便在世人的心目中成为一个不可分元然进药频话望财五或味割的整体。德加并不是一位严格意帝村置友免程算女远测初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但是长期以来都被当作印象派状设传审女格标团体中有影响的主要人物,这或许可以归结于他们对学院派价值观念的反叛医用志销德考根善,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共同体现出来的异于传统的鲜明的现代感,尽管这种现代感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

德加年轻的时候经常到卢浮宫去临摹大师画作,他从来都认为临摹是学画的重要一课。多年以后,他还些景认真地强调要重新临摹大师画作,告诫说只有掌握了临摹的技巧,才可去写生。于是,1861年的一大,在卢浮宫临摹的现场,西班牙艺术大师委拉斯开兹的价育丝扩预画前,德加认识了马图写土奈,接着马奈把他介绍给印象派的同道。于是,德加也成了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的常客。

类似这种偶然的相遇和邂逅真是太平凡、太微不足道了,就如森林里一阵清风吹来,把两棵树上的两片叶子吹到了一起;然而,这也可能是某种历史的机缘,会让某种具有意义的事物的进程发生改变。德加生于1834年,比马奈小两岁。和马奈一样,德加也出生在富裕之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银行家,外祖父是从法国移民到美国新奥尔良的棉花商人。像那些富裕家庭的子弟一样,德加起初学的是法律。但他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他读书时最好的功课是历史和拉丁文,此外对素描艺术亦极有感觉。父亲是一位热爱艺术甚于商业经营的人,见儿子喜欢画画,又衣食无忧,那么就让儿子进美术学校,去做一个画家吧。

20岁时,德加进入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he)的画室学画,即使他在第二年考进美术学校,仍然没有离开这里。拉莫特的老师是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他自然将安格尔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的观念又灌输给自己的学生。第二年,德加因某种机缘与安格尔见过一面。那是1855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博览会的美术沙龙为当时年已75岁的绘画大师安格尔专门辟了一个展厅,用以展出反映他半个世纪创作生涯的几十幅画作。安格尔非常想将自己青年时代画的一幅重要作品《浴女》送交展出(这幅作品后来以收藏者的名字被称作《瓦尔平松的浴女》),可是当时收藏此作的瓦尔平松先生无论如何不肯将画借出。

德加的父亲与瓦尔平松是朋友,德加知道这件事后,很想帮自己仰慕的大师完成心愿。他主动找到瓦尔平松,收藏家居然被诚恳的年轻人说动了,安格尔得知德加是一位学画的学生后,十分高兴地与他交流艺术的体会,还反复对他强调了素描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画素描,年轻的朋友,多画素描;不管是根据记忆或是写生,只要这样做去,你便会成为很好的画家。”这位前辈还给了德加一条非常有名的建议—去关注线条。

19世纪中期,赛马在巴黎是一种时尚,上流社会的人士对这项运动十分热衷,马奈和德加都是赛马兄弟会的成员,他们有机会就会去新开的伦尚赛马场。德加作有许多以赛马为题材的油画、色粉笔画和素描,他画马的俊逸仪态,画骑手的潇洒英姿,画人与马的相依…加起来大概有300多幅。法国人似乎并非那种善于骑射的民族,但法兰西人对于马的认知却表现出审美与哲学上的聪慧。杰出的作家布丰对于马的高贵写出了堪称绝唱的散文,他在文章中说道,人对马的征服是人类所有征服行为中最为高贵的。布丰写马正是人类心灵史上关于马的审美描述的高峰,而德加画马虽然显得冷静有余激情不足,但你只要看过德加的一幅素描《人与马》,你还是不但能折服于德加画马的功力,而且更会被他对人和马之间的感情的理解所触动。

除了赛马场之外,德加不太喜欢其他的露天题材。他对人说过:“对你来说也许户外的大自然是

必要的,但是对我而言,我要的是人的文明生活。”而他对光的奇幻效果的兴趣,则来自于歌剧院和咖啡馆。

1917年9月27日,德加逝世于巴黎,享年83岁。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工作室里发现了大约150件的小型雕塑,题材也是赛马和舞蹈演员。雷诺阿认为德加的雕塑胜过罗丹,毕沙罗则将他看作是“我们时代的最伟大的艺术家”。

德加终身未婚,但不是孤独的。1877年,德加认识了从美国移居到法国的女画家卡萨特。生于富裕之家的卡萨特是法国人的后裔,在美国受过传统绘画技法训练。到法国几年后,卡萨特经常和德加一起作画,还在德加的影响下,参加了四次印象派的画展。卡萨特也终生未婚,与男性的交往也甚少,甚至连她的作品中都很少出现男性的形象,但她却非常乐意和德加来往。因为他们不但出身和学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连对绘画的看法也有许多共同之点。虽然卡萨特无论在精神和素描技巧上都距离德加甚远,但一直是他的好友和学生。惺惺相惜,卡萨特对德加的雕塑作品评价甚高,德加也高度赞誉卡萨特的版画:“此外还有能够像她一样巧妙地描画作品的画家吗?”

是否可以这样假设:因为有了德加,才有了为印象派女画家的卡萨特,才使得印象派的画家队伍里,女画家莫里索不至于孤军作战;而在艺术史上,美国也因此补上了印象主义这一课。德加逝世以后,73岁的卡萨特从巴黎写信给她美国的朋友:“我感到悲伤,他是我在这儿最老的朋友,也是19世纪最后的伟大艺术家我认为这里无人能取代他的位置。”同样的感觉。”德加是不轻易赞美人的,但他对卡萨特却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他看到卡萨特《梳头的女孩》时,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素描真棒德加在看了卡萨特一幅肖像画后,就对朋友说:“竟然有人与我有格调真高啊

德加与卡萨特也因艺术上的共鸣渐渐成为事业上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德加与卡萨特之间的师生关系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卡萨特后来对人说,她不可能选择一个比德加更好的指导者了。而德加与卡萨特之间因艺术而形成的纯洁友谊也成为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人刻薄,对己刻薄,对艺术的追求从不懈怠。那是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对艺术的爱情,超越了一切。处世的高傲,对艺术的执着,卓越的形式感,对痛苦的敏感,正是这些特殊的品质造就了德加,令他在印象派温雅绚烂的旋律中以尖锐的不和谐音振荡着世人的耳鼓,逼迫着人们在精神的层面上重新考量人生。如果说印象派画家笔下流泻出都关乎风花雪月,那么出自德加笔端的则关乎人生。

1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