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作品?
1、消森罗伯特·舒曼: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bai》、《C大调幻想曲》、《童戚猛年情景》等。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拿仔亩。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典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区别
首先年代不同,西方音乐史上著名的古典乐派是18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在欧洲的素赶间名完价管罗级仍果兴起,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响而形成的乐派。“古典”一词包含着显演井无写玉担语越谐调、高雅的、持久的、典范的意思。“古考典派”是当时作曲家的自称,而是后人为了区分与浪漫派音乐的界线而使用的专用词。古典乐派的作曲家360问答思想上倾向自由、平等,作品着重表现新兴的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与追求。在创作上讲官山育错克古热当依装究形式完美,结构严谨,平衡对称,音响和谐,逻辑严谨规范旋律流畅优美,简洁易记,常带有民间风格;节奏灵活多变;十分重视情绪的多样化与对比;曲风淳朴、稳重、严肃,崇尚理性。主要作曲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格里格等,由于其活动中心是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维也纳古派”。这时的主要体裁形式有歌剧、赋格曲、室内乐、奏鸣曲、交响曲等。
新古典主义音乐20世纪末开始盛行。它是和后期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股潮流。这些作曲重新使用均衡的形式和清晰可的主题进行创作,用以代替人们认为晚期浪漫主义中日议趋夸张的姿态和松散的形式。他常文紧抗岩势请束按们反对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主必乱挥反张音乐应该回到“古典”中去,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这一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基的舞剧音乐《艺神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圣诗交响曲》《钢琴协奏曲》都是这一流派的经曲作品。这些作品在题材上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是中世纪的宗教内容。此外,还有法国的奥涅格、米洛、普朗克,德国的兴德米特、匈牙得的巴托克、前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等著名作曲家,均不同程度地地向衣受到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在音乐上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而在创作手法上则用现代的术,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拟古音乐风格。 第一板积之府来顺往易鱼客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流派和思潮(如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捷克作曲家A.哈巴的微分音音乐等),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作曲家都经历了一持然酸双期判段较为稳定的风
格发展过程。新的美学观念和音乐思维层出不皇察确新已李略背穷。从20
年代初到久奏超50年代,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大的一
种音乐流派。
新古典主义在美学思潮上,不但否定浪漫主义音乐
的标题性和主观系大收销据话仅根性,也否定后期浪漫主义及其引江察绿声考跳手养斯伸出来
的表现主义那种夸大的幻想和表现。新古典主义主张音
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中立”
或“艺术至上”的立场;创作应该回到“古典”中去,
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那里有音乐的纯粹的美
(不混杂诗或绘画等);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
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
现出来。
作为体系论犯高才岁怎与而对后世有影响的新古典主义,以意大利
作曲家F.布索尼和俄国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
布索尼认为音乐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
而古典的对位手法以及帕攻斯们分认边述他械蒂塔、大协奏曲、托卡塔、帕
萨卡里亚和里切尔卡等古典形式是实践这种理论最好的
途径。斯特拉文斯基于1927年在英国杂志上刊登了“回
到巴赫”的宣言后,掀起了新古典主义的热潮。
新古典主义早期的典型创作是布索尼的《喜剧序曲》
和绝矛《钢琴小奏鸣曲》,但最典型的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
舞剧音乐《缪斯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诗
篇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
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的宗教题材,在音乐上则
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并以现代的技法与之相结合,从
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的音乐风格。
由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对许
多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都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六人团的A.
奥涅格早期所写的《弦乐四重奏》和《第一小提琴奏鸣
曲》以及后期的《室内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
曲》、《阿卡依组曲》等作品,在音乐的观念和结构上
都有明显的新古典派特色。他的交响曲的深刻内容和高
雅而富有理智的表现方法,都反映了古典的特色。六人
团的另一作曲家D.米约,早期作品虽有后期浪漫派的影
响,但其中的《钢琴奏鸣曲》(1916)、交响组曲《普罗
德》、钢琴曲集《巴西的索达多》(1919~1920)、六
首微型的《小交响曲》以及中后期的《春天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单簧管、钢琴组曲》(1936)、
《法国组曲》、第14~16弦乐四重奏,还有许多交响曲
和钢琴协奏曲,都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的特征。F.普朗
克中期的许多作品,例如《法国组曲》(1936)、《两架
钢琴协奏曲》、《g小调乐队协奏曲》(1939)、《钢琴与
管乐六重奏》、《钢琴、双簧管与大管的三重奏》都可
以纳入这一范畴。
德国的P.欣德米特虽被称为新客观主义的代表,在
和声理论上建立了新的体系。但他从没有远离传统的调
性与和声组织,他用新鲜而精密的对位法技巧,写了许
多现代化的赋格。他擅于把古典的体裁形式和新的音乐
语汇结合在一起。
匈牙利的B.巴托克与Z.科达伊都是新民族主义者,
前者应用民族的音乐主题,但并不是简单地搬用,而是
把调性、节奏、曲调等要素加以分解,细致地融合到自
己独特的音乐语法中去。他的《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
钢片琴所写的音乐》(1936)、《两架钢琴与打击乐器的
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管弦乐协奏曲》均系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之作。而科达
伊在应用玛扎尔民歌的同时,力求使语言和曲调密切结
合,平易近人。例如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加
兰塔舞曲》、《管弦乐协奏曲》、第一、第二弦乐四重
奏、《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为其代表。
苏联的С.С.普罗科菲耶夫、Д.Д.肖斯塔科维奇则把
现代的、民族的、社会性意念的东西和古典的严肃的理
性的思维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扩充了新古典主义音乐风
格的范畴。
法国作曲家拉韦尔尽管有非常富于色彩性的配器,
大量应用古代与西班牙、中国、阿拉伯、希腊等异国情
调的调式、避免自然音阶和空四、五度音程而自成一家。
但他那巧夺天工的手法,明确的主题性,古典的三和弦
的和声体系,以及对古典形式的尊重,也可以归入新古
典主义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