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号》是傑克遜·波洛克在1948年(35歲)時創作的行動畫派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抽象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第一号》的尺寸172.7 x 264.2 cm,使用布,油畫,目前該藝術作品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保管。
《第一号》
《第一号》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第一号》
藝術家名稱:傑克遜·波洛克
館藏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共有73件藏品)
第一号是傑克遜·波洛克在1948年(35歲)時創作的行動畫派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抽象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第一号的尺寸172.7 x 264.2 cm,使用布,油畫,目前該藝術作品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保管。
1950年的夏秋之際,随着這幅大型藝術作品《第一号》(1950年,第31号)的完成,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的藝術生涯也達到巅峰。這與他獨創的“點滴畫”(drip-painting)息息相關,波洛克直接将畫布釘在地闆或者牆上,然後用鑽有小孔的盒子、棍棒或畫筆把顔料直接滴濺、潑灑在畫布上,面對畫布,盡情揮灑。完成的“畫作”,因顔料的滴灑而創造出縱橫交錯的線條和畫面,波洛克甚至還将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這些材料摻入顔料中。他的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與傳統意義上的繪畫背道而馳,畫作成爲畫家個人的情感宣洩,它已經脫離了繪畫的範疇。這種創作方式被稱爲行動繪畫或抽象表現主義。波洛克随着繪畫的過程在畫布四周走動,在決意落筆的那一刻進入繪畫。如畫家所言:“一旦我進入繪畫,我意識不到我在畫什麽。隻有在完成以後,我才明白我做了什麽。我不擔心産生變化、毀壞形象等等。因爲繪畫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試圖讓它自然呈現。”《第一号》也是由“滴畫法”完成,巨大的随機性中同時具備潛在的律動感,堅硬的筆觸與柔軟的揮灑并在,從呈現的結果去想象完成的動作。人們站在畫前,當所有視線被藝術作品覆蓋時,似乎會産生一種眩暈感。出于不同于常規的繪畫方式,波洛克在之後的創作中,開始用編号來标記自己的藝術作品,希望觀衆能“被動地接受這幅畫提供的意象,而不要先入爲主地帶着主觀印象去尋找主題。”藝術作品價值:波洛克藝術生涯巅峰制作;完全摒棄傳統繪畫方式,揭開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序幕之作;波洛克“點滴畫”代表作之一;沒有形象,完全由顔色構成的全新的油畫藝術作品;創作本身也是畫作的一部分;
《第一号》藝術家簡介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又譯傑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運動的主要力量。他以他獨特創立的滴畫而著名。
他生于懷俄明州的科迪(Cody),1929年移居紐約,進入藝術學生聯盟,在托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門下學習;1938年到1942年間,爲聯邦藝術工程工作;1943年開始轉向抽象藝術。1950年代到1960年代,他通過“文化自由議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受到中央情報局的支持。
1947年傑克遜開始使用“滴畫法”,取消畫架,把巨大的畫布平鋪在地上,用鑽有小孔的盒子、棒或畫筆把顔料滴濺在畫布上,稀薄的顔料借助噴霧器;作畫時和畫布的接觸不固定在一個位置,而是在畫布四周走動,或跨越過去,使構圖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認;以反複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畫面上線條縱橫曲扭,色彩變幻無常。在其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