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别说明巴洛克美术和洛可可美术的艺术特点

嘿嘿,我把刘萍老师上课讲的代表艺术家及其主要的代表作品给你~~!
巴洛克:
鲁本斯——《下十字架》《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玛丽.美第奇的生涯》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宫女》
伦勃朗——《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戴金盔的男子》

巴洛克时期影响法国设计的艺术家

雕塑家、建筑家贝尼尼——《圣女德列萨》

罗可可美万育块答等兵术:
华多——《热尔桑画来自店招牌》《发舟西苔岛》
布歇—告题—《浴后的狄安娜镇请议待陆装已》《蓬巴杜夫人》
弗拉戈纳尔——《秋千》

巴360问答洛克美术特点
巴洛克(Baro角太斯que)这个词语的意大利语义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葡萄牙语义是很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人们借用巴洛克这个词来嘲弄具有这种风格的艺术。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伟大艺术风格之一。
巴洛克艺术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巴洛克艺术的重要特点:
1、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是一种激情的艺术,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到选岩这品识音衣简读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成的综合手段。
6、它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华结活粒殖
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是:弗•波罗米尼和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贝尼尼的重要雕刻代表作有:《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女德列萨》等。

罗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一些不严格遵循法国古典主义法则的因素而产生的,它并不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必然后果。
罗可可,是贝壳工艺的同义语,由此引申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它反映出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氢顶便,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路易十四时代的官方古典主义以庄严、华丽、沉重的外貌、深刻的思想为其特征;而罗可可及其传统以艳丽句混九、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表现在建筑艺术上是造型的比例关系偏重于高耸和纤细,以不对称代替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与方向多变的曲核错术选命儿破垂气汽线和弧线,排斥了以往那种端庄和严肃的表现手法。在室内常用大镜子作装使在衣材具龙初露块世饰。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花束、弓箭和箭壶以及各种贝壳图案。色彩明快,爱用白色和金色组合色调。在室内装饰和家具配置上,造型的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研五造型优雅和安逸等特点。

被誉为“法国绘画之父”的画家是

普桑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与伦比。《阿卡迪亚的牧人》为其重要代表作。
普桑出生在法国西部诺曼底的莱桑德利,一个退役军人经营小土地的家庭。家境贫寒,父亲希望自己的独生子能当上律师,可是儿子却迷上了绘画。18岁时结识了来故乡教堂作画的外地画家昆廷·瓦连,更坚定了他学画的决心,不久来到巴黎出入于迪南·埃尔的画室,还结识了比他小8岁的画家尚帕涅,并同在卢森堡作画。29岁时为巴黎圣母院画了《圣玛利亚的安眠》,作品风格明朗、典雅而获得好评。这期间有幸结识了意大利诗人马里诺,并为诗人的诗文作插图,在诗人的影响下,他决心到意大利罗马去,这时正好而立闹锋之年。30岁以后的普桑艺术活动主要在罗马。1624年春天,画家先到威尼斯,尔后来到罗马,他悉心研究古罗马艺术和拉斐尔的作品,波伦亚学院派的艺术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个时期的创作,既有巴洛克的倾向,又具有提香的色彩,还带有学院派影子。36岁的画家生了一场大病,多亏一位面包师家庭照顾而康复,病愈液运晌后娶了比他小18岁的面包师女儿为妻,过着平静的家庭和艺术创作生活。
普桑在36岁到46岁这十年的时间里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据说这期间他经常与友人到罗马郊外旅行,发思古之幽情,创作一些情感高雅的宗教、神话故事和文学题材的画,他的很多名作是在这时期创作的。普桑在年轻时代曾钻研过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通晓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诗文、数学、解剖学和透视学,博学对他日后的偏重于理性的古典主义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在他创作的《花神的凯旋》和《阿卡迪亚的牧人》这段时期里,普桑为古典的理性所支配,将古典的形式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他常常在创作过程中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从而不使人物为感情而动,并尽量求得画面统一、和谐、庄重、典雅和完美。
46岁的普桑收到路易十三和首相黎世留的邀请信,以宫廷首席画家和高薪请他回巴黎为王族服务,回国后受到热烈的接待,住进宫里豪华宅邸,但是失去了艺术上无拘无束的创作自由,他自己说过“像绞索一样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宫廷的礼节、专横的制度和命令,同行的嫉妒和阴谋等等割断了他艺术的翅膀,这使他十分后悔回国。他说:如果我在这个国家留下来,我就会变成一个拙劣的画家。一直忍受到1642年首相黎世留去逝,他乘机请假回罗马,借故看望有病的妻子,这一去决不再回巴黎,与妻为伴,不求名利,潜心作画,又过起那野鹤云间的自由生活。画家以很大的精力集中于风景画的创作。在他62岁时还拒绝了罗马的圣路悄枯加学院的院长之职。
17世纪60年代,普桑已临晚年,逐渐失去作画的能力,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没有度过一天无痛苦的日子。”临终前说道:“上帝答应我快要去了,因为生命的折磨对我是太沉重了。”1665年11月19日71岁的大师逝世于罗马。
普桑的艺术生涯几乎是在意大利度过的,他的一生有过欢乐,也有过绝望,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里,他始终是理性的。普桑的理想是崇高的,但和严酷的现实是矛盾的,他虽然未能直接用艺术去揭示社会矛盾,而是采用寓意和曲折的古典艺术表现去谴责一切非理性和丑恶现象,决定了他艺术的积极意义,但毕竟是远离祖国的现实,他的艺术创作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的艺术对后代的法国画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塞尚就说过:“每次我从普桑那儿回来,我便更了解我是谁。”
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通常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构图的完美,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3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