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国以来有过哪些红色经典的话剧、歌舞剧啊?

1、《江姐》

为纪念建党90周年,重温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缅怀他们的革命精神,广东潮剧院一团复排了经典潮剧《江姐》,并于18日上午进行连排。该剧再现了革命先驱江姐的英勇事迹,把她为革命理想献身的精神传递给了新一代的年轻人。

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江姐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故事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她的英勇事迹也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江姐》由潮剧著名梁兆剧作家郑文风、王菲、谢吟、何苦根据小说《红岩》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由陈华、张伯杰、杨广泉作曲,吴峰、麦飞导演,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演,70年代由汕头地区青年实验潮剧团复演。

后有广东潮剧院二团、潮州潮剧团演出《江姐》,先后多次的复排,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该剧历经几代艺术家的锤炼而成为潮剧经典剧目。

2、《红旗谱》

2014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编排大型枝首红色经典话剧,该剧由北方演艺集团副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钟海先生亲任执导,邀享有“中国第一农民”之称的著名演员、电视剧版《红旗谱》朱老忠的扮演者吴京安倾力加盟,并且还有十余位国家一级演员的演出。

3、《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诞生的。

《红色娘子军》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芭蕾艺术领域融合了中西文化。《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有《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

4、《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橡搭租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5、《大别山人》

楚剧《大别山人》是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简称“八艺节”)献礼剧。写的是革命战争时期,一对恋人桂英、王福信守一句“不死就回,不死就等”的生死诺言,演绎了一曲革命老区大别山人在爱情、亲情和友情等感情纠葛上的传奇故事。

3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