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年5月18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父亲也是一名建筑师。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来自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别人合作创立了协和建筑师事务所,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乎改呼限某意换导皇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瓦尔360问答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扩展资料:

人物生亲变染停才轻真平: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1年,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补离笑觉成员,同时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30 年密斯·凡德罗接任格罗皮乌斯的校长职务重衡亚简干自渐,迁校柏林。

1933 年学校被迫关闭。离开包豪斯之红压布破实声支后,格罗皮乌斯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尤其是研究居住建筑、城市建设和建筑工业化问题。

1969 年去世,享年 86 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豪斯

求推荐关于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艺术、建筑的书籍或资料吗?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伏敬是一橘陆场由小一批俄国知识分子发动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俄国的革命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家希望为建立一个新的俄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早的设计之一是由佛拉基米尔·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具有象征性。

1918-1921是俄国历史上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阶段。列宁对于艺术创作没有任何干预。因此各种各样的艺术团开始大量涌现。

1922年建筑家李西斯基开始从事构成主义的探索,把绘画上的构成主义因素运用到建筑上去。他用俄语“新艺术”几个字的缩写“PROUN”来命名这种新的设计形式。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政府鼓励与西方联系,一批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家到西方旅行交流,把俄国构成主义观念带到西方,由此,俄国构成主义探索开始为西方有所了解,尤其对德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1923年,有两个重大的事件促进了现代设计观念,特别是构成主义的发展。其一是国际构成主义大会的举行,两位当时重要的构成主义大师前来参加,一位是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和另一位荷兰“风格派”组织者西·奥·凡·杜斯伯格 他们带来了各自对于存粹形式的看法和观点,促进了新的国际构成主义观念的形式

其二是苏联文化部在柏林举办的苏联新设计展览,这次展览让西方系统地了解到俄国构成主义的探索与成果更重要的是对设计观念后面的社会观念、社会目的性也有所理解。格罗皮乌斯因此改变了包豪斯的教学方向,抛弃无病呻吟的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提出“不要教堂只要生活的机器”的口号,这是包豪斯自1919开创以来的第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主义建筑的缺伍慎基本原则。

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