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義詩歌的開山鼻祖是誰
1857年,法國年輕詩人波德萊爾發表的《惡之花》是象征主義的開山之作。《惡之花》象怪物似的出現在法國詩壇上,成爲法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一件令人矚目的大事。波德萊爾成爲文壇泰鬥後,以他爲中心的一種新的文學流派也迅速形成。而且,由于他的重要追随者魏爾倫、蘭波和瑪拉美的出現,這個新的流派在19世末;即1886-1891年左右達到昌盛時期。如果、再細看一下,前期象征主義又可以分爲3個階段:波德萊爾以前爲萌芽期象征主義。這個時期裏,有法國第一散文詩人貝爾特朗;散文家奈瓦爾、詩人洛特雷亞蒙和美國著名詩人和作家愛倫·坡。他倆的詩和詩歌理論都曾高啓對波德萊爾以及後來的一大批象征派詩人的創作發生過作用,但還算不上真正的’象征主義詩歌。第二個階段是波德萊爾時期。波德萊爾不但是象征主義的鼻祖;也是整個現代派文學的先驅,我們把他這一個階段稱爲先驅期象征主義。第三個階段是繼波德萊爾之後出朝的3個重要詩人:蘭波、魏爾倫、瑪拉美時期。我們稱這個時期爲正統的前期象征主義時期。由于他們3個人的努力,象征主義到19世紀末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潮。法國的拉弗格、歇尼埃和上面提到的莫雷亞斯等詩人都先後加入到象征主義行列。用象征主義手法創作了大量詩歌,形成了一種要淹沒已基本解體的浪漫主義的聲勢和與還在流行的帕爾納斯派相對抗的格局。19世紀90年代後圓銀,象征主義詩歌又開始向西歐、北美各國傳播,在那裏找到了許多知音。‘那些人又成了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後期象征主義的中堅。但是,在‘法國,高峰過後,前期象征主義随即開始衰落。1891年,,象征派“文學宣言”的作者莫雷亞斯首先宣布脫離象征派,而提倡一種所謂“羅曼派”的文學,試圖恢複他的先祖希臘羅馬古代文學的傳統。接着,蘭波、魏爾倫、瑪拉美分别于戚腔如1891、1896、1898年過世,其他許多象征派詩人也紛紛選擇新的發展方向,不再遵循象征主義藝術标準。前期象征主義作爲70個文學流派,到19世紀末實際上已經解體。但是,前期象征主義作爲一種文藝思潮,:其影響已在法國深深紮根。而且由于瑪拉美等著名詩人的作用,象征主義在19世紀末開始越過法國國界線,向西歐、北美擴展,到上世紀20年代,又興起了後象征主義。
狹義象征主義的代表人物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