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画家乌格罗油画绘画作品赏析


乌切罗的作品详情

1436 年他受佛罗伦斯当局的委托,画英国佣兵霍克武德[Sir John Hawkwood]骑马像壁画。这一壁画现今仍保存于佛罗伦斯主教堂。这幅画首度呈现出对新前缩法的刻意探讨:前缩法的用意在于使眼睛产生错觉,以为作品上的塑像是真实的。事实上乌切罗并不曾把透视法完全的发挥出来,这是由于他把底座和骑士像分别经由两个全然不同的视点加以处理的缘故。在他的作品中,这种不协调情形是很常见的。 1431 年左右他已陆续为同一教堂画过几幅《创世纪图》[Creation]。 1443 年,他在绘制主教堂钟面文字盘四周的四位预言家时再次使用了前缩法。 1445 年,他为佛罗伦斯圣母堂的绿色回廊画了举世闻名的《大洪水》[the Deluge]。 《大洪水》把透视法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麦第奇家族[the Medici]所作的三幅《圣罗马诺的战役》[The Battle of San Romano]画中也可看到前缩法的影子,不过这些画更重视装饰性,这种装饰性在其晚期作品中更为显著。《圣罗马诺之战》(作于1455年)的内容并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佛罗伦萨市与邻邦进行的一种区域性战争的一个场面。画家借这个题材是要表现他所钻研的复杂的透视关系,如图右侧两骑兵交战时的前后距离,地上丢盔落枪的透视位置,画面左侧集中的骑马人物前后关系,倒在地上的战士的透视缩短形象,背景与近景之间的透视距离,以至连战士的长矛的不同角度都一一被他作为透视的研究对象。类似《圣罗马诺之战》的画他一共画了三幅,其中有的以长枪的倾斜度来展示透视关系,有的从马的后臀蹶起与其身子的透视比例作了深刻的描摹,目的尽在追求透视法。当然,这样孤立地研究透视,势必忽视了形象的生动性,以致画面的真实感都丧失了。形象显得刻板、生硬,人物缺乏立体感。 这种实验所造成的缺陷,是当时探索绘画技法所不可避免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的,但它要经过反复的失败过程,专求形体与空间透视的精确,势必忽略了人物运动的连续性,结果是舍本求末。这些只能在进一步完善解剖知识、色彩学知识的情况下求得解决。但乌切罗的绘画实验,对于后世画家重视绘画的透视学是有一定意义的。绘画技法的改进正是在这些前人的失败基础上达到的。 乌切罗的三幅《圣罗马诺之战》,集中在1455-1460年间完成,这一幅是他实验的首幅作品,约183×320厘米,另一幅(一长枪杆戳地,右侧一匹马的后腿蹶起)有182×323厘米,均作于板上。此幅画现藏于伦敦国立画廊,其余分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3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