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象征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配洞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实证主义只知机械的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则侧重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这些都无法揭露艺术的本质。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培胡枯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S·艾略特。 1、英国T·S·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俄罗斯现代文学的象征主义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勃洛克:俄国“极端真诚的诗人”,《十二个》(长诗)
意做旁象派(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
1、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2、代表人:美国的庞德,《地铁车站》(典型的意象诗)
隐逸派(象征主义的另一个诗歌流派)
1、创始人:翁加雷蒂
2、代表作家(翁加雷蒂的两位弟子):夸西莫多和蒙塔莱

结合具

.现代派指现代主义流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表现异化主题。其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叔本华、尼采、来自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主张。 二、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 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鼻祖)。 艾略特的《荒原》,它发表于一九二二年,《荒原》 象征着世界没有水,因而干枯了,趋于毁灭。它是现代诗的一个里程 碑。 三、未来主义 意大利、俄国、法国未来主义主要作家。意大利正统未来主义的基本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字要自由","想设真宪止院父七预则进象要没有拘束",反对句子的逻辑结构,喜欢用一连串的名词或动词不定式东拉西扯地拼凑在一起。 伟大的诗人马兵感可松检陆取静酸雅科夫斯基则上杰出360问答的代表,他应归属于"革命的未来派"。1930年马雅科夫斯基去世后,俄国的未来主义渐趋衰退,而西方未来主义的余波残影则依然存在,它给欧美现代主义中的先锋派文艺、车别蒸述荒诞戏剧以深刻的影响渐依。 四、表现主义 发展概况。主活要作家作品。思想特征、文艺观、主要艺术手法。 卡夫卡主要作品,卡夫卡创作的思想艺术特征。 五、意识流小说 何谓意识流?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亮手套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公于弦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吴尔夫的《到灯塔去》 六、超现实主希希板缩劳物思东染花义 现实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风于条过队流什、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之互复济吧认座激互小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有广目回么核石项皇控安泛国际影响的重要流派。超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在20、30年代巴黎诗人中,菲利普•苏波(1897-1990)的诗以自然流畅清新著称。他完全没有某些超现实主义诗人那种隐讳难解的特点。保罗•艾吕雅(1895-1952)则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中最擅长写医列考区爱情诗的。其名诗之静谁排激直烈《恋人》简洁而隽永。艾吕雅1938年脱离超现实主义运沿动,晚年加入法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他晚年则帮县批超革察的作品不再拘泥于梦幻般的诗句,而是从平凡的生活经历中挖掘诗意,如《勇气》一诗写“巴黎在挨饿/巴黎在捱冻/巴黎的街上没有烤栗子吃了……”。 与艾吕雅齐名的路易•阿拉贡(1897-1982)也是法国共产党成员,一生诗风多变,代表作品包括诗集《欢乐之火》(1920)和,《永动集》(1926)等。散文诗《圣洁的礼拜四》写在复活节丰星占爱求结大端盐句思前的礼拜四民间结彩游乐迎春的景象,糅合了现实和想象。1930年以后,阿拉贡脱离超现实主义,转而歌颂社会主义,并积极参加抵抗运动。由于阿拉贡的诗歌大量采用口语,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因此在二战时期,戴高乐曾亲自在伦敦的法国电台朗诵他的作品,并下令向法国敌占区空投他的诗作。 安德烈•布勒东(1896-1966)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的理论领袖,他发表于1928年的中篇小说《娜嘉》是超现实主义文学中为数甚少的小说中的佳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述微斤说说罪女主人公嘉娜的故事,是“自动写作法”的试验成果。全书最后一句话:“美可能是痉挛性的,也可能不是”已经具有后现代主义者模棱两可的特征。 圣-琼•佩斯(1887-1975)曾于1916年出任法国驻华使馆三等秘书,他曾蛰居北京西北郊的一座道观,陆续写出长诗《阿纳巴斯》,十个诗段描写一个部队从海疆到内陆的征战的场面,表达征战中的孤寂。佩斯从未参加过任何流派,也不附和任何倾向,他的诗具有宏伟史诗的色彩,但也带有一些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例如奇丽的幻想和神秘感、超越常规的意象比喻、先知预言式的口吻等等。 勒内•夏尔(1907-1988)在23岁那年成为布勒东的信徒,其诗集《没有主人的铁锤》是他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七、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八、新小说派 “新小说”派或称“反小说”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出现于法国,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它对英、美、特别对西欧和东欧(波兰)产生较大的影响。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国作家阿兰·罗伯·葛利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玛格丽特·杜拉等。罗伯·葛利叶(1922?)是新小说派的创始人,他的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理论宣言。他的第一部小说《橡皮》于一九五三年发表后,曾引起西方文学界的争论,译成英文后,流行于美国。娜塔丽·萨洛特(1902?)出生在俄罗斯,后随父母定居法国,曾当过律师,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先锋兼理论家。在《怀疑的时代》一书中,她提出了许多新小说的艺术主张。一九五九年后,新小说派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有唐纳德·巴塞纳等。 九、荒诞派戏剧 怎样理解荒诞?发展概况。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代表作家作品。《等待戈多》的思想内容。 十、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的幽默。主要作家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容。 十一、魔幻现实主义 西班牙传统文学、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印第安民间文化和东西方古代神话传说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形成过程、主要作家作品、艺术特点。《百年孤独》的思想艺术特点

1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