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莫里哀经

1925年3月4日,保罗·莫里哀诞生于法国南部马思圣街15号旧港尤波而附近。在四兄弟之中,他排行老幺。他的父亲除服务于当时的邮局之外,也从事业余的音乐活动。 4岁360问答时,保罗·莫里哀开始弹奏钢琴;5岁时,他的音乐才华受到家人的注意。 10岁开始进入马赛国立音乐院研习4年正统音乐,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马赛音乐院毕业之后,保罗-莫里哀立志要成为古典音乐会上的钢琴演奏家。 后因迷上当时流行的爵士乐,而改变此雄心大志。 17岁时,其自组乐团开始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奏。 他的音乐才华被巴克雷|(Barca)唱治理几乱其也操片公司总裁发掘,邀他为该公司旗下的首席歌星,担任录音伴奏。 曾分别为法国著名的歌星夏而-亚兹变乐模误个庆离纳弗(C.Aznayour斗德)、米洛依-马缔欧(M.Mathieo)、达莉妲(Dida)及莫利斯-西瓦利耶(M.Chevaier)…等作曲、伴奏。 除为歌星伴奏外,他也通创吗深脚举略叫华写过多首当时曾流行的歌曲,如《怀念的约会》(Rendez-Vous A位表u avandou)、《赌命》(Sur Ma Vir)、《浪漫行程》(a ongue Marche)…等 1963年与法国另两位情调音乐乐团指挥法兰克-波赛而(Frank Pource)及雷蒙-鲁菲而(Raymo并三施握nf efevre)合写了一首著名的流行曲《天涯海角永相随》群这识成代宗龙问封随(I Wi Foow Him),述后来由小莅姬-玛琪(itte Peggy March)唱红,风靡一时互赵势铁克水团试落。96年,此歌再度出现在喜剧片《修哪回料准活变连析获袁娘女也疯狂》中,重燃热门。 1965年离开巴克雷唱片公司,同年正式组成了一支象征着他个人的大乐团-述-e Grand orchestra De Pau Mauriat。 1966年,保罗·莫里哀与法国飞利浦唱片公司签订长期合约。此后他的一系列演奏录音正式由飞利浦唱片公司(总公司在荷兰)向全球发行。同时,他最灿烂的音乐生涯也由此展开。 1967年,他将一首欧林及象示伟强洲电视网歌唱大赛(Euovisio Contest)的第四名歌科延才几曲《爱情是忧郁》(Love Is /'Amour Est Bue)改编灌录成演奏曲后,收录这首乐曲的该张专区活集唱片也在全球各地创下了销汽高垂题袁考育量六百万张的辉煌纪录。从此,保罗·莫里哀扬名国际。 1968年,《爱情室候探按缺逐身亲医武是忧郁的》冲出欧洲大陆,风靡全美,连续6周蝉联美国Biboard热门歌曲排行榜第一名。2月,保罗·莫里哀应邀参加美国最具权威的电视节目《苏利文剧场》(Ed Suivan Show)的演出。同年并获法国ACC唱片大奖。 1969年保罗·莫里哀首度率团前往日本公演,他那清新鲜明的瑰丽音色立刻席卷整个日本乐坛。自1971年起,保罗·莫里哀每年都率团前往日本公演,至1998年止,他已经连续第22次率团赴日公演。 1970年应墨西哥质告集容突终划娘双乐迷之请,灌录了《爱情海的珍珠》(Peneope),同时也风靡全球。 1绍975年保罗·莫里哀率团首度前往韩国汉城公演,对亲耳听到的韩国民谣《阿里郎》非常喜爱;1976年在巴黎专属录音室Studio Des Danes完成了这首韩国民谣的演奏录音,题名是(Eastern ove Song)。 1976年将他每年访日公演时的印象化作音符,由他自己谱曲、编曲兼指挥,在巴黎完成了一张《日本纪行》(ove Sounds Journey)的录音专辑。 1979年保罗·莫里哀将日本的一些流行歌曲改编灌录成一张《日本流行歌曲演奏专集》(Message D' Amour)。 1981年保罗·莫里哀亲自担任日本版画家池田满寿夫所执导的电影(Roma Daa Finestra)的全片配乐工作。 1982年在巴黎专属录音室灌录了一首台湾校园民谣《龙的传人》,除首张华语乐曲世界级大乐团演奏之外,更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阵“保罗·莫里哀”的狂飙。 除此之外,保罗·莫里哀也为香港女歌星雷安娜谱写了一首港剧的主题歌《痴情劫》。 1982年该团钢琴手杰拉而-冈比斯(Gerard Gambus)离开乐团,另寻独立。从此编曲工作完全落入保罗·莫里哀一个人的手中。 1983年12月11日及12日保罗·莫里哀首度率团赴台湾地区公演。 保罗·莫里哀旅行公演的足迹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 1984年他演奏了齐豫的《橄榄树》。 1985年再次赴台访问,带来了黄莺莺的《只有分离》。 1986年他为台湾乐迷写了一首创作曲《台北之歌》(Song For /Thinking Of You)。 1987年他推出三部不同主题的专集《小夜曲》(Serenade),《伊比利亚》(Iberia)、《长记我心》(Remember)。 1988年推出《法国金曲集》(Best Of France)。 1990年,台湾当红歌星童安格演唱了保罗·莫里哀的创作曲《爱的主题曲》成为当时热门话题,此曲至今仍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班机上作为安全须知安全短片的背景音乐使用,估与原曲名称(PM Eastern ove Song)有关。 同年还推出一张保罗·莫里哀乐团自身的名曲回顾专集(Retrospective),用全新的编曲手法改编演奏了过往二十年乐团的招牌曲目。 1991年出版了保罗·莫里哀乐团生涯纪念的音乐会集锦《金色音乐会》(God Concert)以及一张收录改编12首台湾地区流行曲的专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包括标题曲及《大约在冬季》、《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91年起,他暂停对日本的巡回演出,专心录音工作和享受晚年。 1992年爵士乐名曲改编集(Nostaiazz)。 1993年为飞利浦灌录最后一张唱片《激情》(Emotion)。正式告别当时宝丽金集团。签约日本玻丽佳音(Poy Canyon)。此时正值保罗·莫里哀灌录了第1000首曲目。 1994-1996年陆续出版《电影金曲集》(Soundtracks)与《恰克与飞鸟名曲改编集》。 1996年2月美国( Biboard杂志)出版特刊《保罗·莫里哀30年乐坛成就特辑》。保罗·莫里哀乐团于96年两度访日演出,回馈乐迷三十年的支持。 1997年,保罗·莫里哀再度访日。在28个城市作了36场公演,这也是他三十年间第21次在日本公演。访华事宜在继续洽谈中。 1998年,保罗·莫里哀宣布正式告别演出舞台,并与乐团接班人Gies Gambus同台指挥。音乐会定名为《再见音乐会之旅》(SAYONARA Concert Tour)。在横滨及东京,保罗·莫里哀见到了邀他访华的中国乐迷徐毅,再商访华行程。 1999年,保罗·莫里哀开始了退休生活,而乐团也暂休一年准备新世纪的出发。 2000年12月8日,在结束日本巡回之后,乐团首度巡回出访中国内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面对失败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曾提及,他的儿子保罗因为患有双相障碍而被一家医院的精神病房接收。达利欧和保罗的母亲,以及保罗三人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反复折腾,保罗时而出现极度的躁狂,时而陷入极深的抑郁。达利欧频繁的和看护保罗的人交流,以便弄清楚他的状况,以及应该怎么办。

这场灾难最终的结果是极好的,由于保罗得到的帮助和他自己的优秀个性,他度过了这场磨炼,而且变得更优秀。文中并未详细记叙达利欧具体做发哪些努力,在保罗经历磨炼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本书前文中所述达利欧所经历的一切:

从大学开始,达利欧就对金融产生出深厚的兴趣,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搭喊灶国不再遵守允许以美元自由兑换黄金的承诺,从这次事件开始,在几十年里,他不断目睹,就在决策者即将让货币币值的前夕,他们还在信誓旦旦地承诺不会这么做,于是达利欧学会了,当政府决策者向你承诺他们不会允许货币贬值发生时,不要相信他们。他们越是坚决地做出这样的承诺,局势也许就越严重,因而货币贬值即将发生的概率也越大。

但是这一次尼克松总结讲话所导致的美元贬值并未渗饥导致股市大跌,反而是上涨了约4%,这样的结果大出达利欧的意料之外,于是他开始用心研究过去的几次货币贬值,然后搞清楚了事态发展的原因及逻辑关系。

这次事件让达利欧明白:你最好弄明白其他时间、其他地点、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事,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不知道这些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而且一旦发生在你身上,你将不知道如何应对。

1975年,达利欧创办桥水,此时他做的是追踪市场动态,帮助客户打败市场。在这个时期,他开始设计机器化的市场模型,通过各种数据分析,理解其中关系,得出用来建立模型的决策规则。

这些模型让达利欧赚到了许多钱,但是一次“绝对不会赔”的押注,让他个人损失了约10万美元,相当于他当时大部分的个人财富净值,并且也给他的客户带来了损失。不断真切显现的最痛苦的教训是,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定的,总是存在会给你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即使在看起来最安全的摆渡中也是如此,所以,你最好总是假设自己没有看到全部。

这个教训在很多方面改变了达利欧做决定的方式,而这些改变对于达利欧的成功至关重要,在犯下许多其他错误之后,达利欧才彻底改变了他的行为方式。

1982年达利欧迎来了人生最惨重的失利。1982年8月墨西哥对其债务违约,很多其他国家很有可能会步其后尘,作为少数预见到这一情况的人,达利欧自信地宣称,美国正在走向一场大萧条,依据这样的判断,为了对冲规避最不利的可能性,他开始买入黄金和国债期货,这是一种押注于信贷问题加剧的风险控制方式。

但是达利欧大错特错,在接下来的18年里,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史上最繁荣的无通胀增长时期。

在众目睽睽之下犯下如此大的错误,对达利欧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不仅是声誉方面的,他几乎失去了之前创造的一切。

通过冷静的分析,达利欧找出导致他崩盘的错误:

第一,离谱地过度自信,并放纵自己被情绪左右;

第二,再次领会到了研究历史的价值,所有的事情不过是“旧事重演”;

第三,把握市场的时机是多么困难。

“即使在我一败涂地之后,我也明白,我必须追知扮求这种伴随着各种风险的精彩生活,因此我的问题是如何‘穿越这片危险的丛林’,而不在途中被杀死。回头来看,我的一败涂地是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因为它让我变得谦逊,而我正需要谦逊来平衡我的进攻性。我学到了一种很好的恐惧犯错的意识,这把我的思维定式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了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这一次的惨痛失败所带来的教训之后,达利欧学会了: 在面对两个你都需要但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东西时,你需要耐心地做出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你将摸索出如何尽最大可能让二者兼得,几乎总是存在着一条你还没有发现的有利的道路,所以你需要不断找下去,直到找到它,而不是满足于最初你显而易见的那种选择。

尽管这个过程很艰难,但他最终找到了一条鱼也熊掌兼得的道路——“投资的圣杯”,这也正是桥水成功背后的秘密。

达利欧有一种可贵的品质,无论遇到任何挫折,他所做的不是消极、躲避、逃避责任,而是正面的面对事实,积极应对,直面挑战,不仅找到相对应解决办法,甚至会让之前每一次的失败都成为他之后无巨大成功的原因。

无论是一些较小的失败,或是1982年的灭顶之灾,以及儿子保罗的双向精神障碍,都是如此。

达利欧说,与失败比起来,我对乏味和平庸的恐惧要严重得多。对我而言,很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这就是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的原因,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面对失败。

3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