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高更的早期风格

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
高更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由于厌倦城市生活,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风习和艺术,高更不顾一切,远涉重洋到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上去生活和画画,直到去世。高更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描绘了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作品用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高更的艺术对现代绘画影响极大,他被称为象征派的创始人。
向往远方与留恋异国情调
高更似乎总是响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这种感情,最终在他的一种救世的信念中具体化了。也许所有同时代的艺术家的感情,都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高更在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对于绘画本质的信念,他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他不断地运用绘画和音乐的类似性,把色彩的和谐、色彩和线条当成抽象表现的形式。比起大多数同辈艺术家来,他的探索甚至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东方、古典前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现代原始主义的根源,发现他向往获得一种表达方式,以抛弃西方传统的习惯势力,回到史前人类和野人的真理中去,从而达到真理。
在一幅表现马提尼岛的风景里,那强烈的色彩已经超出了描绘性色彩的正常体现的范围,热带岛屿对他的吸引是显渗型而易见的。他于1888年返回阿望桥时,画的《布道后的幻象》这幅画体现了这种态度。这是一幅惊人的作品,由红、蓝、黑和白色组合而成的一幅图案。弯曲起伏的线条,产生了拜占廷镶嵌画似的效果,表现了布雷顿农民的宗教幻想。这是综合主义新信念的文献,它影响了纳比派和野兽派这样比较年轻的派别思想。也许他最大的独创,就是在主角们进行搏斗的占优势的红色色场中对于色彩的任意使用。这幅画是第一个完整的色彩声明,把色彩本身当成表现目的而不是对自然界的某种描写。就此而论,他标志了西方艺术史中的一个伟大的解放运动。而且,就绘画手段的抽象表现而言,高更把空间压缩到使背景中占优势的红色夺目、跳跃,超出了前景中几个紧靠着的农民的头。
高更所发展的塔希提绘画,在造型空间探索上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一致性。艺术家的想象中充满了多种不同的概念,有视觉的和象征的,每种概念都有最适于它的造型的表达方式。因此,《敬神节》在某些方面便成了传统的风景画,宽激是在深度明显地缩短中构成的。画中的人物,表明了使他入迷的从古埃及到当代波利尼西亚的各种非西方的影响。那个“神”是艺术家想象的产物。高更很注重主题的神秘性和当地人对神的虔诚,但他全神贯注的是曲线线条组成的红色、蓝色和黄色形状产生的神秘感受。那种线条爬满了画面。
《两位塔希提妇女》则又是一番情景,它是赞美感官之美的简短赞美诗。在从黄色到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的色彩结构中,现出两位妇女的轮廓,象低浮雕一样出现在背景上。虽说是线造型,但人物头部和手臂却是以微妙的明暗变化来表现的。在这幅作品中,煞费苦心杜撰的神话已踪影全无,艺术家的造型结构理论,服从于表现主题的极端快乐,虽然色彩的和谐和从前的作品一样可爱,绘画的空间和从前一样封闭而有限制,然而这个有立体感的人物浮雕般的投影,与古典浮雕的新古典神态,拉上了关系。
《塔希提少女》描绘的是这个岛上劳动妇女生活的一个场景。画面中心两个坐在海边沙滩上的塔希提女人形象,给人以一种平衡、庄严感。为了突出这种特定的风土人情,高更采用的是近于古埃及壁画的平涂手法,故意显露单线平涂的稚拙结构形式。画上的两个人物极富东方色彩的趣味。大面积平涂色块的装饰画法,使土著人民在强烈的阳光下晒成的棕赭色皮肤,与鲜艳的裙子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高更把这里的热带原始园林简化,然而强化了气氛。这幅画上的异国情调,浓郁的自然景物,没有透视感,没有色彩的层次,充满着主观的装饰味道。
反对印象派那种纯客观主义
高更在巴黎时就反对印象派那种“纯客观主义”。他强调绘画应抒发自己的感受,让主观感觉控制画面。西方评论家称他的画法为“景泰蓝主义”——大胆的单线平涂色,黑线勾边。自从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摄慎喊袜影术后,绘画上要求革新的呼声更为强烈,对法国古典主义那种细腻的油画描绘方法,几乎一致表示唾弃。画家们要求在画面上寻找新的艺术语言。他们认为,画面上的物象不应与实际对象完全相似。凡以线条、色彩和体块组成的形象,应有画家自己的情感形态。一句话,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 这一幅《塔希提少女》就具有上述这种单纯的原始之美的特点。在这里,透视远近法没有了,色彩是经过整理和简略了的,人物也缺乏立体感,但这一切所构成的色调是令人兴奋的。它的装饰性带来了一种粗犷的部落生活气息。海岛上的浓郁色彩和土人们的纯朴劳动生活与性格,确实给高更的画面带来了特殊的风采。

《高更GAUGUIN》:从业余画家到后印象派巨匠

                                                  思衣谷

以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来自的《日出•印象》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因为其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频带居气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自然是西方绘画掉渐包轻感权题高试触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那再然后呢?是的,在印象派之后我们看到的西方绘画中进入了后印象派时代,其中后印象派三大巨匠文森特•梵高、塞尚和保罗•高更便是其中的代表。而这里就是要介绍高更的绘画作品。那就是由香港高色调出版有限公司编着的《高更GAUGUIN》了。

说到高更之前,我们是有必要先了解后印象派画风的,后印象派与印象派的本质区别是,后系胡简振民论望题印象派第一个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后印象派不满足于刻板而片面的追求光和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开始尝试色唱彩及形体的表现性。简而言之,即使色彩+形态感的表现。

一般而言,艺术家是很讲究天赋的。而这里,介绍的高更侧重点去说明后天因素也是可以成就以为伟大的画家的。在《高更GAUGUIN》这本书中的第一章不务正业的股票经纪人中,,我们读到了他8岁的时候就对学习不感兴趣,一度还想离家出走,幸好被肉店老板抓了回来,由此可见高更的人设并不是学霸,说不定还是学渣,起码是一个叛逆的家伙。但他还是在360问答母亲的看管下,进入了奥尔良天主教修道夫望希封专扩确表春测举院学习,因此他学到了哲学和神学的知识,也就大大培养了他对人精神的世界的敏锐感觉,而之后对他将绘画作用于主观思子爱注想的表达,是很有启发性的,如他后期的成熟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福跳验判程剂社《黄色基督》等就是了。

后,他还当过船员和海军,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从军的苦闷军旅生活,他是不务正业地搞素描,这是可以大大锻炼了他以后学习会绘画的基本功的。之要过毫重际复务后他在23岁做了股票经纪人,但也不放弃对绘画的热爱,一直都是不务正业的纸区势指滑经逐散乡交状态。自从1873年11月22句城日,他和梅特—索菲•迦德结婚,就正式学习绘互严序画,开始了他业余画画的时期。后来他遇到贵人毕沙罗,在毕沙罗的帮助下,也通过自己的刻蒸起液喜展合苦学习画画,而参加独立画家入婷甚握主才钟点吧展,第五、六届印象派画展。

与很多画家的成听长之路一样,在第五届印象派联首负洲展上,他的作品《雪下的花园》被批评与毕沙罗的《轮研认剧义盐雪中的蓬图瓦兹兔场》是十分相似的。这使得高更自尊心大受打击,但这没有打垮高更,反矿映消备资便而让他越挫越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为证明自己是专业画家而努力,在他学画时期诚然是写实的描绘风景,在学习毕沙罗,塞尚等前辈后印象派画风的画法,在他们的基础上尝试了创新,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正如你看到的一样,他做到了,而且做到非常出色,成为巨匠。

此书的亮点在于编者收录了关于高更的书信和艺术评论,这就更为立体地给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有血肉的高更,从而颠覆了读者对高更的刻板印象。如在他任职股票经纪人时期的书信,就表达了他与妻子的美好爱情历程,也抒发了对孩子出生的喜悦之情,家庭的美好生活,也自然影响了高更爱家庭生活的绘画思想。如《圣克卢森林内景》系列,就体现愉快的气氛,也是高更妻子珍藏一生的作品,有着她与高更的幸福回忆。

而在艺术评论中,作者就收录了《现代艺术》的文章《评德加雕塑《年轻舞者》和高更油画《裸体习作》(节选)》,就说明了高更对画女性的不同其它画家的特色,因为在高更的女性画作,更为写实,因为高更一反常态,侧重画出了女性的赘肉,因为器官下压而出现的皮肤皱褶等这些细节,这样的人体模样是描绘着石膏模样的身体,这无疑是一种现代艺术启蒙之作

在这个时期,他还是学习塞尚的画作,如在《樱桃和焦糖》,局团就体现了他学习塞尚那种使用稍微倾斜 的笔触来描绘水果的景物。而体现高更创新之作的是《杨树风景画》了,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那种与传统风景画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对称,不桐档橘平衡的构图,这就体现了高更对扭曲形态的特殊迷恋,这种创新的画法,无疑是后印象派艺术的风格。

后来来到第二章四处漂泊的实验画家,则说明了因为有着四处漂泊的经历,使得他的作品是糅合了很多元素的。有了厚积薄发的经历,在1882-1887年是属于他的探索时期,这里面就体现了他追求情感交织的色彩好作品。这个时期,他摆脱了印象派的风格,而蠢樱产生了对原始种族的兴趣,为他今后的艺术方面指明了道路。这个里的个人情感就是家庭,正如上文提到高更是热爱家庭生活的,因为家庭元素的情感在作品中会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这就提到了《睡着的克洛维斯》就画了他小儿子在家里熟睡的场景,这幅画展现了平凡又陌生,既真实有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十分有作者的思想色彩的,那就是对20世纪的展望。当然也为他第第一儿子做了雕塑,体现了他出色的雕塑水平。

在探索时期,他的《马提尼克来回的行人》就说明了他追求原始种族生活的写实兴趣。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他开始利用条状色块来装饰画面,如白色的树与白色的羊,红色的泥路和穿红色衣服的水果搬运工,这样的色彩搭配,特出的一种非常好的装饰性。这也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追求,在尝试成功后,他就一发不可收地关注了这种原始种族的画风。

这自然在此书的第三章内容中,体现了风格自成一派的艺术家先锋。在一些具有象征性的图案和以平面色块,蓝黑色的轮廓线为基础的装饰性风格,成为了高更的油画的重要标志。而大洋洲塔希提岛充满原始气息的热带风景,为他的画作增添了独具魅力的多彩作品。其中的代表作就有《带光环的自画像》,这幅画侧重的是以漫画元素而去展现了高更艺术优越性的作品增添了讽刺、挑衅和傲视群雄的个人主义色彩。

另外在其代表作之一的《黄色的基督》,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我们是可以看到高更将耶稣的形象作为画面的分割线索,布列塔尼的秋天景色衬在后面。整幅画在明朗柔和的黄色基调中渗透出一种凝重忧郁的情绪。三位虔诚的农妇神情木然呆滞。画家想借基督受难来比喻自己为艺术殉道的悲壮情怀,同时也在《有黄色基督的自画像》则表达了高更以坚定的眼光对画画的信仰忠贞不二,同时以展开双手的耶稣是可以保护他的形象出现。

而来到关于塔希提的画作,其中《在露兜树下》画中,高更就以下陷的红褐色土壤上掉落着黄色与红色交织的棕榈叶,塑造了一种炎热的感觉。当然《黑猪》《餐食(香蕉)》等也是可以反映塔希提充满原始气息的热带风景。

而第四章就说到了成熟时期的作品,他就古老的神话、神秘的宗教和丰乳肥臀的妇女呈现在一幅幅色彩浓郁的优化中,也在木刻画上继续发展这种风格的绘画。其中有名的代表作就是《阿雷奥依会的胚芽》就说明高更以明亮、扁平和非自然色彩的运用,以及对还原纯粹的主题的兴趣,把塔希提买描绘成了一个前现代的悠闲之地。当然还有《午休》《国王的妻子》等。

而第五章就说到了高更有着逃离现代文明的不羁灵魂。这是他晚期的作品,都是透露出一种多元宗教的哲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这是高更画过的尺寸最大,最负盛名的作品,这是一幅富有神秘色彩的,富有哲学性的画,尤其表现在最左的老妇,昭示着她是这个故事的终极者。这幅画是非常有《福音书》的味道的。

本书再现了后印象派巨匠、现代艺术启蒙大师——高更,充满争议的艺术人生。内文划分高更五个人生阶段,精选私人书信、珍贵访谈和评论文章,搭配人生足迹地图、朋友圈,完整呈现高更的创作历程。收录200多幅高清油画、木刻版画、草图和多部雕塑、陶艺作品,配套70张9色色谱,感受高更伟大的艺术力量。

画家高更一路来都是主张艺术家不仅要表现客观自然,而且还要探求思想中神秘的内心。于是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形式美感以及音乐性、节奏感的平面化艺术魅力,有着我们看到的强烈地追求“综合主义”的的色彩装饰感魅力,以及对原始自然神秘主义有着原始性与神秘感,还有多元宗教哲学象征性特点,如此形成了一个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从业余画家到后印象派巨匠了。

4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