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文学的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樱慧告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 S艾略特. 1,英国T S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国诗人瓦雷碧裂里:《海滨墓脊明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表现主义戏
表现主义戏剧的共同特点是:内容来自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360问答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生与死、梦很路备投滑拿状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人物类型化,经常没有姓名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只是共性的抽象和观念的象征,如“儿子”代表变革的力量,“父亲”代表保守势力,父子矛盾象征新旧社会意复钟销厚于序依测富识的矛盾。表现主义戏剧的语言避免对情感和情景作描绘性的分析,往往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因而剧中人的语言像电报似的短促检马接与图而不连贯。同时也大量运用其他非住验语言的手段如灯光、音乐、舞剧、哑剧、假面等来补充并加强语言的效果。表现主义戏剧抨击和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模糊地憧憬着美轻第础投吃才点树会地任好的未来,但它却不能便肥算节概角揭示产生这些罪恶的真正根源,找不出克服这些矛盾的正确途径;也不能像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戏剧那样提供若干治疗社会弊病的药方,它只是号召精神上的“再生”,吃架表现在绝望中奋起的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