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歌与诗经和什么为代表
一派以《诗经》为大宗,一派以《楚辞》为代表。
先秦的诗经、离骚、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汇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巨流。
先秦诗歌有两大派系,一派以《诗经》为大宗,一派以《楚辞》为代表。至于散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歌谣,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或接近《诗经》,或仿佛《楚辞》,两种体式并存。究其原因,盖古代歌谣本来大体相同,但由口头歌咏进而到书面记录时,或忠实于原型,则错落而近于口语,其体式有如《骚》;或略加提炼,则整齐而便于传诵,其体式有如《诗》。例如,以惯例衡之,楚国的《子文歌》,理当为《骚》体,但见于《说苑》者,竟为典型的《诗》散升体;燕国的《易水歌》,理当为《诗》体。而载于《史记》者,竟为典型的《骚》体。甚至同一首歌谣,见于此书者近《骚》,见于彼书者又近《诗》。如鲁女的《黄鹄歌冲早老》,其记录于《列女传》者,为语言错落并每句有“兮”的《骚》体;然记录于《艺文类聚》者,则又为严整的四字句并省去“兮”字的《诗》体。由此观之,古代歌谣实为《诗》《骚》的共同源头,特因书面的记录之异,出于同源而演为二体。
而且,《诗经》之集结与演变,则除由口头到书面,已经过一番提炼之外,更加以配乐原因,节奏益求整肃,字句益趋简括,从而形成了基本上每句两个节拍的四字句式。
《楚辞》。楚辞为浪漫主义代表,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大部分作品,其作品想象丰富,内容奇幻,故为先秦诗歌浪漫主义巅峰之作;《诗经》为现实主义代表,收录各国民歌等303篇,如《硕鼠》等,讽刺意义较多,有的直接描写民生疾苦,故为先秦诗歌睁雹现实主义代表。
先秦两汉诗歌的代表作?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朝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它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包蕴万千的气势,《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作品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