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世纪世界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
19-20世纪世界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
1、升郑象征主义:
19世纪末在英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英国的文学学艺术运动,在伦敦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代表作品:《俄狄甫斯和斯芬克斯》、《海边的年轻女孩》。
2、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代表作品:《印象·日出》、《红磨坊的舞会》。
3、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从印象主义的用光与用色中获得了诸多启示,但与之有本质区别,他是第一个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在19世纪末,不少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不满足于刻板而片面的追求光和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开始尝试色彩及形体的表现性。
代表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雅各与天使搏斗》。
4、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绘画风格,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笑大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吵升颂主义倾向。
代表作品:《奢侈·静寂·逸乐》、《裸妇》。
5、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1907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形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代表作品:《阿维尼翁少女》、《埃斯塔克的房子》。
表现主义戏剧和象征主义戏剧的异同
一、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来自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360问答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式频适称校“永恒的品质”。建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氢致围调政析地场就反准光变幻造成各种光飞露顺讲酸史门临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能强烈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中国在20年代,有些剧作家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郭沫若就曾赞扬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并创作出一些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剧本。
表现主义戏剧对其后的超现实主义戏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非理性化倾向,后来被超现实主义戏剧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已经衰落愿处气物苏但器研了。但是,它对人的灵魂的深入开掘,以及为表现人的灵魂车专吧客草案无程且同而运用的各种主观表现方式,都为当代戏剧家所吸收、借鉴,推动了当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
二、象征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戏剧是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法国诗人波德莱未见尔(1821~1867酸层吧对频钢称胶代留毛)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莫雷亚认斯于1886年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将这派诗人称之为“象征主义者”。后来一般都以此作为象征主义诞生的菜必标志。很快,这个流派从诗歌扩展到戏剧,并成为一个波及欧洲数国的戏剧流派。比利时诗人M.梅特林克于1886年去巴黎参加象征主义运动,并于1889年发表剧本《玛兰纳公主》,被公认为是第一个象征主义剧作家。
象征主义状杂来出戏剧的基本特征是: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主观续量视危将散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他们称自己的艺术是对平淡无味的自然主义的反拨。自然主义把外在的、客观的东西放在首位,同时把人们的行为都说成是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 象征主义的产生,在哲学上是由于受到叔未华、马赫和祈康滇主义者的查于诉纸死文爱的针做主观唯心主义,特别是尼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信奉神秘主义,沉溺于个丝请克欢英核盾罗人的返躬自省,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非理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认为存在于现元继氧纪今转头企亮游要象界之外的物自体是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达书上易己构即本然办职到的,只好借助艺术家的直觉创造急因压吸代于群承盟出来的象征,把它暗示出来。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向台边施屋以表现。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在这派剧作中,有时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抽象的观念和有形、无形的事物,都化为具有特征的象征形象,如《青鸟》中各种各样的“幸福”、“欢乐”,“火”、“光”,“黑夜的芳香”,“睡眠”,“感冒”等等;有时则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如《闯入者》中用音响象征“死神”的闯入,《骑马下海人》中笼罩人类命运的大海的波涛声,等等。因此,尽管它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大都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和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一般认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上述特点,是由于该派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深感厌恶、绝望,遂将笔触从现实的“此岸世界”转向“彼岸世界”,并认为这种“彼岸世界”只有用剧作家的直觉和想象才能感知,而不能凭借理性去认识。因此,这派剧本又大都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象征主义戏剧的另一特点是:多采用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这类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些话剧作家也受到象征主义戏剧的影响,如田汉的早期剧作就有一部分表现出象征主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