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名家和其優秀作品

汪 成 瓊 作 品

汪成瓊(海陶):
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世界藝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宜興徐悲鴻藝術研究會理事
1970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固始縣,自幼受家庭影響,熱愛美術與攝影。1990年開始研究紫砂陶刻及制壺藝術,由于具有較好的美術基礎,很快出類拔萃,成爲陶都新一代知名的制壺及陶刻藝人。
壺藝作品以光貨爲主,注重造型及嘴把搭配,在平穩中求動感,流暢中求曲變,傳統中求新意,小品中求大氣,大品中求細膩,使用中求美觀,文雅中求情趣。裝飾上以陶刻爲主,用刀多變,富書畫韻味,對陳鴻壽(曼生)、瞿應昭(子冶)、吳漢文(企陶、岩知)、任淦庭(缶石)等刀法有較深入的研究,主張“刀随筆意”。山水、花鳥、人物俱佳,尤喜動物,“趣味小品”堪稱一絕,有“陶刻虎王”之美譽。作品融書法、繪畫、雕刻、詩詞、金石、陶藝等多種藝術于一體,博得行家及國内外各界人士的一緻好評。《世紀雄風》紫砂藝術盤入選96中國國際陶藝研讨會,并在第四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上榮獲“金獎”;《百虎壺》、《山林之王》、《君子壺》等分别在前三屆中國國家級工藝大師精品展上榮獲“銀獎”;《十二生肖壺》在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上獲“銀獎”;《八仙品茶壺》、《竹林七賢》等分别在第六屆2000'現代生活精品博覽會、中國紫砂藝術精品展上獲“金獎”,并多次爲國家領導人和知态辯名人士設制紀念品。作品及簡友閉歲曆先後編入《中外名人好睜辭典》、《宜興當代陶藝名家集》、《中國專家大辭典》、《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百年(人物篇)》、《陶魂》、《宜陶人》等大型辭書。2002年經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評審委員會評定,由文化部藝術家服務中心頒發“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證書”。

作品賞析

名稱:百 虎 壺
該作品在第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大師精品展上榮獲“銀獎”。 名稱: 百虎壺

簡介:該壺造型似一座高山,嘴、把與壺身線條流暢,柔中見剛,有大氣感;壺的子(即壺鈕)爲一隻雕塑的紅色卧虎,一副唯我獨尊的王者風範、壺身刻者一百隻各具形态的老虎。這些老虎有的溫文爾雅,如友閑聊;有的威猛雄憾,正氣凜人;有的母嬰相依,柔情似水;有的雄視萬山,欲震百邪。如分類則有上山虎、下山虎、跳澗虎、爬山虎、坐虎、卧虎、泳虎、睡虎、鬥虎、奔虎、飛虎、捕虎、壯虎、瘦虎、幼虎等;若論神情則有雄視的、遠眺的、長嘯的、舔毛的、嬉戲的、打哈欠的、飲澗的、食肉的、賽跑的、形态各異,變化多端。山澗、樹木、雲霧穿插其間,再加上段泥壺身,黃底黑面更顯耀眼。遠看俨然是一副意境深遠的古畫山水。整副畫面構圖完整、構思巧妙、老虎造型準确、形神兼備、畫法娴熟、刀工精到。集書畫、陶藝、雕刻、泥塑等多種藝術與一體,不失爲一件具有實用、欣賞及收藏價值的紫砂藝術珍品,該作品在第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大師精品展上榮獲“銀獎”。著名書畫家張繼馨先生專爲之題詞“紫砂碧玉百虎壺”,還有藝術家贊之爲“陶中瑰寶”、“壺之掇英”等。

名稱:首 相 壺(竹鶴長春)

容量: 大:800cc 中:380cc 小:200cc
簡介:該壺是紀念“中日邦交三十周年”爲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設制。作品以竹爲題材,以鶴爲裝飾,正面刻“竹鶴長春”,邊款“小泉首相雅品,宜興徐悲鴻故居陳列館贈,海陶特制”,底刻“中日邦交三十周年紀念”,構思巧妙其意義深遠、做工精細其内外光潔、裝飾得體與寓意相連,不失爲壺藝之珍品也。

名稱:竹 林 七 賢

2002年6月“中國紫砂藝術精品展”獲“金獎”。
容量: 大:800cc 小:350cc
高度: 13cm

簡介:魏晉時期有稽康、阮鹹、向秀、王戎、山濤、阮籍、劉伶等七人,才高識淵、胸懷大志,但生不逢世,勿能報國,因憤世而隐居山林。他們在竹林中,吟詩作賦、彈唱對弈、品茗飲酒過着悠閑自得的安逸生活。後世之人稱之爲“竹林七賢”。我對“竹林七賢”的了解不是太深,據說是稽康善琴,自作“廣淩散”妙曲,後被曹操诏見,因不願爲曹操彈曲而被害。“廣淩散”曲因此失傳。成爲千古遺憾的絕曲。山濤會做生意,發了大财,後将全部家産濟貧而退居山林。劉伶以飲酒聞名于世。向秀悟出了不少世态哲理。阮籍愛酒善歌。阮鹹善彈琵琶。七賢中王戎年紀最輕。我作“竹林七賢”紫砂茶具,運籌以久,隻因種種原因,未能動手。曾有七壺組一一列之設想,終未采納,後繪圖十餘張得此樣。作品“竹林七賢”一壺六杯,七件爲套,以突出“七”字。壺嘴、把、的子及杯子的把都爲竹子,并配以高檔的柱子的錦盒,這錦盒又可作竹子“茶海”使用,處處不離竹子。這當然便成了“竹林”了。用料上我采用了蟹黃段泥,以突出畫面的醒目與古雅。該壺容量約800cc,高約13cm,嘴至把長約18cm,杯子口徑6.5cm,杯高3.8cm。一壺茶水去掉茶葉所占的容量正好裝滿六杯。造型上,壺身似一段竹,杯子爲縮小的壺身的一部分,這樣壺與杯子造型便協調統一了。在裝飾上我依然采用傳統的陶刻裝飾方式。正面刻畫,圖中撫琴暢彈、神情自得者稽康;介然不群、以傲憤世者山濤;閉目神思、超然心悟者向秀;嗜酒而立、引吭高嘯者阮籍;手執玄樂、任達不拘者阮鹹;執酒笑談、與世無争者劉伶;悠閑自在、身心無任者王戎。在人物之間穿插了竹林,并落刻小款爲序,以調整畫面的結構。畫中人物形神各異,線條傳統,畫法閑熟,刻工精到,新意十足,古味不減,既富變化又有統一。最後我在壺的另一面刻上草書字詞句“南畝耕,東山卧,世态人情經曆多,閑将往事思量過,賢是他,愚是我,争什麽?”以示七賢等人與世無争的悠閑心境。詞意、畫意與壺意相呼應。縱觀整套作品,茶壺與杯子造型統一;草書中多變的線條與人物衣紋線條相協調;黃條與黑畫形成了色彩上的對比;詩、書、畫、壺與寓意緊密相切。這些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該作品完成之際,正趕上2002年6月“中國紫砂藝術精品展”在蘇州舉辦,托人帶去,竟獲“金獎”。雖然如此,爲求更完美,還望各位師友提出缺點和建議,不盡感激。

名稱:八 仙 品 茶 壺
該作品在2001年10月“第六屆2000’現代生活精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容量: 大: 800cc 小:350cc
高度: 13.8cm

簡介:中國民間關于八仙神話傳說很多,諸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慶壽”、“八仙醉酒”等。一些工藝品、藝術品市場上也常出現以八仙爲題材的作品和圖案。但“八仙品茶”卻從未有過,我作“八仙品茶壺”主要是爲了贊頌茶文化,在吃茶、品茶的同時增添一些吉利祥和的神話氣氛,以增加藝術的感染力。我把壺的造型設計成梨子形,壺嘴爲雞頭形,寓意爲吉利。壺鈕爲梨子的柄,壺把爲梨子的枝幹,這樣不但與壺身協調了,而且意義相連;壺高13.8cm,嘴至把長約18cm,容量約800cc。在用料上,我選蟹黃段泥,畫面更顯耀眼,并具有古色古香的中國畫的韻味。蟹黃泥是用紫砂三主色(拼紫泥、清水泥、段泥)之一的老段泥,加上天然石磺(亦爲紫砂原料)練制而成。這些礦料都是手工精選出來的,屬真正天然紫砂泥。在裝飾上,壺中刻的八仙人物形态各異,鐵拐李腰系葫蘆,載歌載舞;韓湘子凝目吹管,心神入境;漢鍾離手搖葵扇,悠閑自得;何仙姑捧杯而坐,聆聽蕭音;張果老背帶魚鼓,欣然揮手;藍采和扛籃而立,鶴伴其後;呂洞賓把盞品茶,回味清香;曹國舅懷抱拍闆,舉杯欲飲。地上擺着兩杯清茶,供八仙品用,清香四溢,嘯鳴鶴舞,整幅八仙都陶醉在祥和雅樂的氣氛之中。圖中人物,線條傳統,刻工精細,在刻劃時我着意增添了線條的粗細、深淺、虛實的變化,許多地方采用了破皮平刮(亦深亦淺)的方式,以增加畫面的墨潤感、層次感和色彩的對比度,最後我用傳統的書法,在壺的另一面刻上自作的“八面品茶”詩一首,“八仙醉雲端,異香繞額面,早知有此物,何必瑤池宴。”以頌揚宜興紫砂茗壺烹出的新茶的美味清香。該壺無論是取材、選料、造型、做工、書法、繪畫、刀法、印款、還是寓意都是以傳統爲主,并且以壺爲主線,緊密協調,屬真正的“傳統中創新”,達到了我心中預想的滿意的藝術效果,很榮幸該作品在2001年10月“第六屆2000’現代生活精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名稱:五 虎 嘯 谷

容量: 大:800cc 中:380cc 小:150cc

簡介:該壺身似一隻黃色老虎,造型傳統,嘴把與壺身相接自然,線條流暢,柔中見剛,因壺身刻着五隻各具形态的老虎而得名,既有圓玉之柔潤,又有虎威之氣度,反面書法刻詩“從來戰鬥與龍争,草澤誰甘困不鳴,漫道封候班定遠,還須入穴建功名”。傳統的詩詞、傳統的書法傳統的畫面與傳統的造型相互協調映襯,使詩、書、畫、壺融爲一體,不失爲“傳統中創新” 的壺藝珍品。

16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