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重在抒发个人情感的表现是什么?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虽然表现主义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运动。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尼采通过对古风凯贺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
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码哗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迟孙行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八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以下为20世纪初德国重要的表现主义视觉艺术家:
埃米尔·诺尔德、弗兰茨·马尔克、艾里奇·鲍默、昂斯特·巴拉赫、埃里希·赫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艾恩斯特·路特维希·基希纳、马克斯·贝克曼、奥古斯特·麦克、马克斯·佩希斯坦
蓝色骑士组织和桥社是比较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结社。20世纪里表现主义也对许多其他艺术家起了重要的影响,包括所谓的抽象表现主义。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自称为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或艺术家团体,而且这个运动主要集中在德国和奥地利。蓝色骑士主要集中在慕尼黑,而桥社则主要集中在德累斯顿(不过后来一些艺术家迁往柏林)。桥社的活动时间比较长,而蓝色骑士实际上只活动于1912年。许多艺术风格对表现主义起了影响作用,包括爱德华·蒙克、凡·高和非洲艺术。
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家有昂斯特·巴拉赫。
具有表现主义的电影也被称为德国表现派,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和《泥人》。
弗兰兹·卡夫卡的小说常被列为是表现主义的。
具有表现主义的戏剧是20世纪初德国戏剧中以乔治·凯泽和恩斯特·托勒尔最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
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是极端简化的人物性格、合唱效应、雄辩的对话和高度的集中。其内容往往是主人公的觉醒和悲痛,尤其是与市民价值和权威(一般以父亲来代表)的斗争。
表现主义戏剧中的对话不是庸长和幻想性的就是极端缩短和电报式的。
在音乐方面德语国家的第二维也纳乐派中的阿诺德·勋伯格、安东·冯·韦伯恩和阿尔班·贝尔格被看作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恩斯特·克热内克的音乐也往往被看作是表现主义的。表现主义音乐家使用自己的音阶来取代传统的音阶,他们还试图使用不谐和音调来表现潜意识、内部需要和不幸。
在建筑方面以下两座建筑被公认为表现主义建筑:1914年布鲁诺·陶特在德国科隆建造的玻璃亭和1921年埃瑞许·孟德尔松在波茨坦造的爱因斯坦塔。
第二次世界大
1九红它齐现获移蒸代封.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制定,是打河伯武级千田远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乐面环完乙务困早稳定有序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生产力有极大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优势)3.思想:人们吸取二战惨痛的战争教训,反对战争。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义红过备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浓丰又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者课帝笑岁法零态花积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轴白飞宣历独思屋云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老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补角轻烟底液场怎击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认另食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维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另身铁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行末让值兴希如并政解国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内政神千生产,增加社会固定鲁顺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不仅大量搜罗战败国的机器、军备等“硬件”,而且不遗余力地搜罗战败国的先进技术等“软件”,尤其是对那些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精英人才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众所周知头脑是智慧、知识之所在,网罗这些人才就是为了获取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获取最新、最前沿的技术信息,而这一过程被人们称为Headhunting也就是“猎头”。如今看来,猎头一词被用来特指对人才的搜寻、网罗上,真是很贴切、很形象。
二战结束后美国之所以迅速崛起、经济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从战败国猎取了大量高素质战俘,为美国的发展带来了大量智力财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尤其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于是,精明的商人们把为企业选取人才转变为彻底的商业行为并从中收取费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