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代服饰有几种风格

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
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与服饰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
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饰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服饰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特别是在女装方面。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的“裙撑架”,等等。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与服饰
“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的一种反驳。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质结合表现出来。因此,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感式”的服饰。这种服饰风格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与服饰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是指”绝对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塔特林派”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风格都源自20世纪初期的10年代,由苏联的艺术家所引导而成的。这些艺术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将之表现在几何式的抽象艺术之中。
这种艺术风格也深刻的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特别是在当时的苏联,将这种”几何抽象的艺术风格”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主张相互结合,表现在服装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设计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服装审美特色。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主张”精神的自动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逻辑的束缚,非自然合理的存在,梦境与现实的混乱,甚至是一种矛盾[怒放智能词语替换]的组合。
这种任由想象的模式深深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动出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
波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但确鼎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POP”是“Popular”的缩写,意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于“POP Art”所指的正是一种“大众化的”、“便宜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品化的”、“即时性的”、“片刻性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到服装领域中,体现在服装面料以及图案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服饰装饰图案的特点,在欧洲服装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性、冷峻、简约”的艺术风格。这种强调“单纯、简单”的观念,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时装界所追求表现的一种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求一篇关于美术

来自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各种风格中占主流地位的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义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补充渗透请,一起贯穿整个的人类艺术文明史。
于古典主义,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道出其精髓——“静穆的伟大360问答,高贵的单纯”。静穆之所以显得伟大,单纯之所以显得高贵,与古典主义的心理渊源有关,在古典主义者看来,装饰不仅是一种对于浪费的嗜好,而且是对理性的冒犯,一种不必要的市市装宣沿走司原冒犯——因为理性本事使室洋商压愿参今能够产生美。泛古典主义的现代服伯短积岩装设计,其总体风格也是反装饰的。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古典主义包括古希腊和罗马主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和盛行于19世纪前叶的新古典主义。
服装中的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挥附剧械无载古希腊,希腊人崇尚尊严和自然,认为生命的手富请掌价值在于自我的实现,古希腊的服装和雕塑一样,强调对人体自然美好的推崇。本身无形,但穿在人体上就随其身体结构自然造型,充分体现人体之美。基同和希玛申是希腊服装的基本形式,基同又分为多利亚式基同和爱奥尼亚式基同。古罗马服装上基本承袭了古希腊的基本风兴复格和形式,只是更强调地位和象征。与此同时,“缠身型”的衣服也发展到了最高峰。托噶和丘尼卡是罗马服装的基本形式。前者是由希玛申演变而来的,后者由爱奥尼亚式基同演化而来的。不管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握海格期,当时的服装都是遵循比例均匀、平衡和谐的法则,讲究整体效果,忽略细节刻画,摒弃繁杂装饰,并以悬垂性设计为主要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怀着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无风如维比崇尚与浓厚兴趣,将其文化艺术之准则冠以古典主义之都约未蒸然凯名,并使之复兴。
新古典主义在19世纪前期达到高峰。艺术家们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题材上捕捉到较步了时代的基本精神。拿破南间罗获多口宣微仑一世时期的帝政风学命体率草致歌息该上夫格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映射。其特点就是追求艺术形式的纪念性和宏伟性、严整性和序列性。女装多为及乳的高腰设计,线性具有明显转折的袒领,短袖,及地长裙,用料轻薄柔软,色彩素雅,装饰很空原府口阳值与少。裙装自然下垂形成丰富的垂褶,对于人体感的强调与古希腊服装非常相似。裙装以单层为主,后又出现采用不同衣料、不同颜色的装饰性强的双重裙,并把前中或后身敞开,露出内裙。男装也趋向简洁和整洁胶你通责美她教到严肃。
20世纪以来的现代服装设计史中,古典主义被宽泛的引申为最佳的、第一流的、有公认而无可争议之价值或地位的风格。用于服装,常指那些符合传统而依修黄觉行剂些非不那么时髦花哨的、不前卫的、非最新款式的衣饰。泛古典主义服装又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古典主义风格。
狭义的古典主义风格服装主要指继承了或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帝政风格影响的作品。20世纪前期的设计师如维奥妮(VIONNET)、格蕾(ALIX GRES)、伏契尼(MARIANO FORTUNY)和玛丽•麦克菲登(MARY MCFADDEN)的作品是其典型代表,他们的风格相对稳定,带有浓郁的古典雕塑风味和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保罗•波华亥于20世纪早期也有帝政风格主题的设计。广义的古典主义风格服装可以指任何具有简洁单纯的构思、典雅端庄的效果、稳定合理的设计的作品。它们可以被更加确切的形容为古典的或者是经典的。在女装中此类风格的代表如夏奈尔和瓦伦蒂诺的套装、特里瑞阿的那些深受维奥妮和格蕾风格影响的裙装以及巴伦西亚加和詹姆斯的比较简洁的夜礼服;另外,已故的比尔•布拉斯的传统男装风格的女服、诺内尔的实用服装以及卡尔文•克莱恩和DKNY的便装,也都可以视为古典的。就男服而言,英国传统的精致西服经常被视为古典的,典型如保罗史密斯,拉夫尔•劳伦的服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用古典加以形容。
如果说古典主义是理性的和思辨的,那么浪漫主义就是感性的、无所拘束的、想象力丰富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它具有较强的精神的、音乐性的和运动的因素。
由于王政复辟,人们的兴趣开始重新追求16世纪的豪华宫廷趣味。经过了17世纪巴洛克服装样式的,流动统一、强有力和跃动,18世纪洛可可样式的纤细和优美、富丽堂皇,也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简练朴素,浪漫主义时期的女性化风格主导了人们对服饰的审美。在服装史上,1825至1845年的欧洲风格服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尽管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但是人们依然惶恐不安,他们缺乏上进心,逃避现实,崇敬有诗意的空想世界。而浪漫主义服装则将人们 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时期的服装男性装扮呈现出令人惊讶的女性化的形象,通过服装手段追求类似女性的收腰、圆胸和丰臀的形体美好。这也是男装史上最后的绚丽辉煌。男装上衣的前襟线加长外凸呈柔美的弧线,双排钮的领位上移使得胸部线条明显,在上衣内穿上双层背心,加上领结或领巾、翻领,使得胸部隆起,腰部紧收。上衣下摆维度放大使得外展幅度增加、裤子在后腰部打多个碎褶,营造出臀部丰满的感觉。还有诸多讲究的发型、鞋帽以及精致的装饰品。而女装一般为强调细腰的X造型,饰带、花边、花结等复杂繁琐,是更加夸张矫饰的巴洛克服装的变异,因此也有人称其为蕾丝和塔夫绸堆砌的时代。紧身胸衣和裙撑卷土重来袖型明显复古,夸张复杂,甚至袖山部需要用金属丝定型或者用羽毛作填充物。领口多呈花边装饰,敞领低开露肩,高领为拉夫式轮状皱领。帽子多有装饰,阳伞有纤长细柄可以支在肩头,小折扇,大手帕。
20世纪也出现了一次浪漫主义运动,即泛浪漫主义。也被人们称之为伪浪漫主义。毕竟无法再回到那个绅士淑女矫揉造作的时代了。用一些柔和回转的线条加上轻柔垂悬的面料,有一点变化丰富的浅淡色调和循环较小的花卉纹样,再加上些许装饰,渲染出浪漫的感觉:还有女性内衣露出的精巧蕾丝、男士西服的轻薄面料和柔性肩领让人在怀旧的浪漫中呻吟流连。然而发展的道路并不那么容易。20世纪初期的服装中,“浪漫”已成了矫揉造作、过分夸张的代名词并从此背上恶名。直至60和70年代的少数民族风貌中有部分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而在70年代的西方,也曾经有以幽娴纤巧的长裙的女性化时尚,用碎花和碎褶营造出浪漫的气息,只不过其流行面积不大。1993年的服装界开始响起浪漫主义的声音,但是不久即落。到1997年亚历山大•麦克奎恩与约翰•加里阿诺为代表的设计师们纷纷推出了浪漫主义风格的服装,至1998年,新浪漫主义成为时尚的主流。
1997年及1998年的新浪漫主义服装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末那种追求装饰的人工主义,而是更趋向于自然柔美的形象、浅淡的色调、婉转的线条、轻柔的材质、表现的是一种怀旧的情节和田园风格,他与设计领域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相呼应,表现人们对现代工业所带来的那种单调冷漠、整齐划一的一种逆反心理,追求所谓唤起历史的回忆。随着西方简约和冷漠设计形式的淡出,继之而起的是充满装饰意趣和神秘魅力的东方风格,例如印度风格、中国风格和吉卜赛风格等。繁花似锦的装饰图案、缤纷跳跃的色彩、柔美轻巧的面料、异彩纷呈,金碧辉煌。古典浪漫主义的繁复细节全面复苏:泡泡袖、珠片绣、荷叶边、网纱、蕾丝花边,令人眼花缭乱。柔软、松弛、随意的线条,鲜红、橙红、粉红、天蓝、翠柳、明黄的明亮色彩、飘逸的轻纱、蕾丝、雪纺与绉纱,将女性的身体打扮得如鲜花盛开。
20世纪剧院浪漫主义创造特征或倾向的设计师代表有罗密欧•吉利好克莱拉•麦卡弟等人。另外库雷热是一个出色的但偏离了时尚主流的设计师,卡尔•拉格费尔德、麦克奎恩和加里阿诺的部分作品也常有浪漫的风格。在2002年以后诸多设计师和品牌均推出所谓后浪漫主义,其中包括以古典主义风格套装著称的瓦伦蒂诺等;罗伯托•卡瓦利的波西米亚风,多尔切与加巴纳的民族风,路易斯•威登的田园风,和马克•雅各布斯的女性柔情等。2002年以来的新浪漫主义服装,带来一种全新的浪漫妩媚、性感、柔软乃至奢华的气息,但它所表现的浪漫风格,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或者说是一种向最原始最基本的要素的回归。他瓦解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构建了属于自己时代的浪漫美学。
我整理的资料,打算做作业用呢,顺便给你看看吧 自己删减需要的内容吧

求那种欧洲宫廷束腰带裙撑的服装具体介绍~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你所说的应该是指十八、十九世纪的~~
近世纪服装编辑
近世纪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洛可可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把衣服分成若干个部件,各部件独立构成,然后组装在一起形成明确的外形。有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班牙风。
意大利风时代男装为普尔波万和肖斯的组合,内衣修米兹变短,英语称为夏次桐扮乱shirt。普尔波万衣长及臀底,系腰带,有圆领、鸡心领、立领、高立领。衣身向横宽发展,肖斯很紧身,穿半长靴,外穿大翻领嘎翁和曼特,装饰有假袖子和毛边装饰。女服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叫罗布,领口很大,胸口袒露很多,高腰身,衣长及地,袖子有紧身筒袖和莲藕似的袖子,在肘部、上臂部、前臂部有许多裂口,露出修米兹。裁剪上上下分离,是把整件衣服分成若干个部分构成的基本构想。女子外衣是曼特,色彩明快,高腰身,托裾,有装饰性袖子,曼特领子很大。高底鞋-乔品,16世纪后半叶,乔品被高跟鞋取代。
德意志风时代德意志风的局档主要特色-斯拉修装饰,即裂口、剪口。德国男服中,普尔波万与哥特式时代在构成上基本相似,有普利兹褶,立领、内衣领很高,有细小褶饰,这是大褶饰领的先兆。普尔波万此时称达布里特,外穿裙身茄肯,最外穿夏吾贝(法语的曼特),衣长及膝或踝,衣身、袖子很宽松有毛皮里子或毛皮边饰,大翻领,有假袖子。男子下半身穿膨臌起来的短裤-布里齐兹,中间用一块楔形布(科多佩斯)遮挡住裆部,后来发展成小口袋,装饰有斯拉修、填充物。德国女服初期模仿意大利,方形低领口,装饰着着带立领的小披肩-科拉Koller,后变成高领,科拉变成有碎褶的小领饰,是后来大领饰的先兆;最初袖子很大,后领口变小、袖子变瘦,袖子有斯拉修装饰;裙子用很多普利兹褶或穿好几层衬裙使量增大,再罩上有普利兹褶的围裙。女服腰节较高,窄肩、细腰、丰臀大裙子,腹部尤其宽大。
西班牙风时代西班牙服装的外观特征:威严、正统、沉着的单色,特别是黑色中洋溢着天主教的神秘主义和禁欲色彩。被称为填充式时代,表现为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装饰斯拉修。独立制作、独立使用的褶饰领“拉夫”非常流行。女服中裙撑“法勤盖尔”的发明和使用式女装下半身膨大化称为定型。与下半身膨大化相对,女子上半身盛行使用紧身胸衣“苛尔•佩凯”。 ①西班牙男服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填充物,普尔波万的肩部、胸部、腹部、袖子都使用填充物。袖子出现三中造型:帕夫•斯里布、“基哥”袖,莲藕状的比拉哥斯里布。②填充物还用在短裤布里齐兹上,使其臌起来。③肖斯分为上下两段,上部是离体形的奥•德•肖斯;下部是紧身的巴•德•肖斯。西班牙风时代,黑色十分流行。16世纪后半叶,出现男装女性化、女装男性化现象,男女内衣很接近,女性内衣增加裤子这个品种。

巴罗克时期
把这些部件完整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的、统一的基调,界限消失整体感增强,表现出强有力的、跃动的外形特色。巴罗克原意为:不合常规、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巴罗克风格的特点:①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②强调感情的表现,强调变化和动感,使用华丽的曲线装饰,人们崇尚变化,追求与众不同,装饰过剩。③在服装上,巴罗克样式表现为不拘泥于传统造型,自由地随意追求变化,专注于细节和技巧,比起裁剪、缝制的精致程度,更加重视衣服表面装饰-蕾丝、缎带、刺绣。
洛可可时期
男性力度被女性的纤细和优美取代,窄衣文化在服饰人工美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近世纪服装的共同特征:性别的极端分化,性差的夸张和强调,形成性别对立的格局。男子是雄大的上半身和紧贴肉体的下半身,重心在上半身,富有动感;女子上半身胸口袒露和紧身胸衣,下半身是膨缺差大的裙子,表现出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性特征,是一种静态。 [8]

5近代服装编辑
近代分为五个时期:① 新古典主义时期 (1789-1825)② 浪漫主义时期 (1825-1850)③ 新洛可可时期 (1850-1870)④ 巴斯尔时期 ⑤ S形时期 (1890-1914)。
新古典主义时期
新古典主义前期的男装:减少刺绣和装饰,面料由过去男女共用的华丽丝织物变成朴素的毛织物。(1)卡尔玛尼奥尔,原是意大利工人穿的茄克,驳头很宽、有挖兜和扣子。(2)庞塔龙-长裤,又叫“桑•克尤罗特”是对贵族穿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红、白、蓝三色条纹毛织物象征革命。与庞塔龙组合穿的有双排扣背心和红色无檐帽。(3)谬斯卡丹-灰色夫拉克,系绿色克拉巴特,下穿紧身克尤罗特和短靴,手持文明杖。(4)昂克罗瓦依亚布尔-长发垂下像狗耳朵一样披散着,或编成发辫戴上两角帽,穿巨大翻驳领、收腰紧身的双排扣大衣,卡拉巴特在脖子上围数圈,吊裤带吊着克尤罗特在膝下用缎带系扎,穿翻口皮靴或浅口皮鞋,手持文明杖。(5)夫拉克的两种形式:燕尾式和晨礼服。(6)贝斯特,有单排或双排扣,双排扣有翻领的条纹面料贝斯特常常翻出来压在外衣领子上。新古典主义前期的女装特点是:造型极为简练、朴素,与装饰繁多、矫揉造作的洛可可风格形成强烈对比;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然样式倾斜。帝政样式时代,拿破仑以罗马的共和制为理想,模仿罗马式,企图复兴罗马精神,着装上追求华美的贵族趣味。男装又回到路易十六时代,一般资产阶级仍是夫拉克、基莱、庞塔龙的组合。拿破仑对古罗马的崇拜主要反映在此时的女装上,时前一时期新古典主义样式的延续和发展。造型特点:强调胸高的高腰身,细长裙子,短帕夫袖(帝政帕夫),方形领口开得很大、很低。后来裙子变短下摆变宽,有褶、飞边、蕾丝的缘饰,领口方形为主,胸口袒露,肩部露的不多,沿领窝装饰叫“苛尔莱特”的领饰(两层或三层细褶),还有高领、拉夫领。玛姆留克-用细缎带把宽松的长袖分段扎成数个泡泡状的袖子。还有帕夫袖、长袖、波浪状的袖子。短帕夫袖用作礼仪服、长袖用于外出或家庭便服,衣服上的场合区分从此开始明确分化。 衣服重叠穿用,裙子流行两种颜色重叠。奇装异服-服装样式转换期的共同现象。裙摆量增加、波浪褶饰增多、增加别色布、加重裙子的重量和膨臌感,服装以白色为主,刺绣、边饰、领饰、肖尔使用浓艳颜色。浴衣、内衣,主要内衣有修米兹、派蒂科特、多罗瓦兹、庞塔龙、科尔赛特等。19世纪末女性作为外衣穿长裤。紧身胸衣,数层斜纹棉布缉合在一起或涂胶硬麻布做成的长及臀部的新型胸衣。在胸和臀部插入细长三角形裆布使合体,前面把乳房托起,腰腹部束紧、压平、背部中央用绳子扎紧。 [9]
浪漫主义时期
反对古典主义和合理主义,逃避现实,憧憬富有诗意的空想境界,倾向于主观的情绪和好伤感的精神状态,强调感情的优越,以中世纪文化的复活为理想。女装创造出一种充满幻想色彩的典雅气氛。受浪漫主义女装的影响,男装收细腰身、肩部耸起。 男装基本造型:夫拉克、庞塔龙、基莱的组合。浪漫主义时期的女装主要表现在非活动性的女装上,1822开始,腰线下降,1830年到自然位置,腰又被紧身胸衣勒细,袖根极度膨大化,裙子向外扩张,形成X型。浪漫的领型两种极端形态:高领口-大胆的低领口。高领口常有褶饰,还采用拉夫领、重叠几层蕾丝边饰的披肩领;低领口上常加很大的翻领或重叠数层的飞边、蕾丝边饰。这两种领形有时组合起来使用。具特色袖型,袖根极度夸张,袖根部使用鲸须、金属丝做撑垫或用羽毛做填充物。高领衣服多用羊腿袖,低领多用有斯拉修装饰的帕夫袖,还有袖山上重得数层蕾丝飞边的披肩式袖子,后来出现了袖根收紧,前臂张开的长袖。裤子的又一次闪现。1830年女装中又一次出现了长裤,紧身马裤、长统靴、羊腿袖男式上衣、男式卡拉巴特、高筒礼帽、鹿皮手套,这种装束是女装向富有机能性的男装靠拢的一丝征兆。也是追求浪漫主义风尚的又一个侧面。 [10]
新洛可可时期
出现了化学染料、缝纫机、纸样、高级时装店。男装朴素、实用的英国式黑色套装仍是上衣、基莱、庞塔龙的组合,不同的是用同色质面料来制作三件套,并确立了按用途穿衣的习惯,上衣有四种:白天的常服-夫罗克•科特,前门襟为直摆,双排扣,衣长至膝稍上,翻领部分用同色缎面。后变成昼间的正式礼服。又叫“普林斯•艾伯特•科特”。 夜间正式礼服-泰尔•科特,即燕尾服,枪驳头,前片长及腰围线,后片分成两个燕尾,衣长及膝。白天穿的晨礼服-毛宁•科特,来自骑马服,前襟自腰部斜着向后裁下去,腰部有横切断接缝,后片一直开到腰部的开禊,开禊顶端有两粒装饰扣,衣长及膝,袖口有四粒装饰扣。外出便装-贝斯顿,英语称为“拉翁基•茄克”(休闲茄克),就是中国人们所称的“西服”。腰部没有横切断接缝,稍收腰身,衣长及臀部,一般为平驳头单排口,也有双排扣,因宽松舒适在美国称为“萨克•科特”常与同料背心和长裤组合,被称作“塔翁•斯次”(town suit),也叫“比基耐斯•斯次”。双排扣基莱配运动形外衣,V形领口的单排口基莱多用于夜礼服,翻领多用于白天的礼服。华丽的刺绣被格料或条纹取代。女装推崇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样式,不追求机能性,裙子膨大化,出现新的裙撑-克里诺林。 [11]
巴斯尔时期
19世纪70年代,去掉了裙撑克里诺林,出现了合体的连衣裙式的普林塞斯•多莱斯(Princess dress),17世纪末、18世纪末两次出现过的臀垫-巴斯尔,又一次复活流行于70年代到80年代,因此,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人造丝、人造纤维问世。男装仍是上衣、庞塔龙、基莱组合的三件套形式。现代型的衬衣和领带,衬衣领呈有领座的翻领,领口有浆硬的袖克夫。克拉巴特分为大的斯卡夫scarf,和小型的耐克塔一(necktie领带),1890年耐克塔一变成今天领带的形式,系扎方法固定下来,这种领带被称作“夫奥•印•汉德(four in hand意为四头马车)。男装(包括女装)可是分化出市井服(逛街服)、运动服、社交服这些不同场合穿用德不同品种。女装除凸臀特征外,另一特色是托裾。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强调“前凸后翘”的外形特征,到90年代变为优美的S形。领子白天为高领,夜间为袒露的低领口。 [12]
S形时期
所谓S形,是指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要到下摆,裙子像小号似的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裙,从侧面看,挺胸收腹翘臀,宛如S形,故得名。因美国画家基布逊喜画这种样式,又叫基布逊外形。艺术领域出现了否定传统造型样式的运动潮流即“新艺术运动”,其主要特征是流动的装饰性的曲线造型,S状、涡状、波状、藤蔓一样的非对称的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目标是打破过去的传统,从历史样式中解放出来。男装仍是三件套形式,基莱有个小小的翻领,追求与上衣和裤子的同色、同质的统一美。庞塔龙,仍是宽松的长裤,1910年男装使用垫肩强调横宽,裤子在臀部较宽松肥大,裤口处收窄,呈倒三角形,但1914-1915又流行宽裤口。衬衣和领带十分讲究。衬衣领有硬立领和翻领,硬立领前面有小折角。女装进入一个从古典样式向现代样式过渡的重要转换期。巴斯尔消失,外形变成纤细、优美、流畅的S形。1908年,女装向放松腰身的直线形转化,裙子开始离开地面,露出鞋。紧身胸衣在构成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自文艺复兴以来,历时300余年,一直到19世纪,少女穿紧身胸衣称为“科尔赛特教育”。女装向S形转化时,紧身胸衣也随之变长,拼接布片的数量减少,臀部插入弹性布,上部越来越短,终于乳罩应运而生,紧身胸衣从此上下分离,科尔赛特变成只负责整理腰、腹、臀的内衣。 [13]

3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