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賞析唐韓滉五牛圖

【名畫賞析】唐 · 韓滉-《五牛圖》

字太沖,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畫家、宰相,太子少師韓休之子。韓滉善《易》與《春秋》,好鼓琴。能書善畫,長于隸書;章草學梁侍中,草書得張旭筆法,亦工篆草。該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紙絹畫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寶”,這樣一幅《五牛圖》,憑何成爲了“鎮國之寶”?《五牛圖》是唐代韓滉所作,這位唐代中期的著名政治家,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代,從地方官一直做到宰相,熱衷畫牛這等尋常家畜,和當時以畫馬著稱的韓幹,合稱:“牛馬二韓”,因此出自他手的《五牛圖》自然身價不菲。此圖問世後,至五代時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後藏于北宋宣和内府,南宋時轉入皇家内府,明時又轉到著名收藏家項元汴手中。入清以後,此圖進入乾隆内府,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這件稀世珍寶從此落入外國人手中。之後在周總理的親自指示下,高價買回,經過故宮博物院的多年精心修複才重見天日!除了以上兩點,《五牛圖》最大的特點,也是它最出衆的地方就是,韓滉畫的不止是牛更是人!五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據說,韓滉在畫《五牛圖》的時候是以他家五個兄弟的性格特點爲模型所做。 畫中的牛從右至左一字排開:黃牛在荊枝上擦癢花牛揚首低鳴醬色牛張口吼叫,直面而來另一黃牛舔舌回視最後一頭牛的頭上還束有“絡頭”,這是由于牛在古代有時用作乘騎《五牛圖》的珍貴還在于,中國古代留存今世的多爲花鳥人物,以牛入畫,且如此生動者,《五牛圖》堪稱孤品。整幅畫面除一頭牛右側有一小樹外,别無其他襯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各自精彩。




26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